曹月琴
摘 要:2019年1月1日,在全國的醫院開始正式實施我國的新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該方案的實施對全國醫院的財務管理有重大影響,醫改的核心——公立醫院,其財務管理遭遇巨大挑戰,目前衛生健康財務領域關心的重要問題是公立醫院現行會計制度能否與政府會計制度實現順利對接。本文把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針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努力方向提出建設性建議,期望為公立醫院完善現代醫院財務管理制度以及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銜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正文
公立醫院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質的國家設置的事業單位。公立醫院在日常經濟運營中具有三大顯著特點(其與一般性質的事業單位相比):一是市場依賴性強。醫療收入是公立醫院主要收入來源,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收入占比相對較少,而一般事業單位的財政補助收入比例較高。公立醫院的市場依賴度高,在實際運營中較容易受市場影響。二是經濟體量大。許多公立醫院收支規模及資產總量可和大中型企業相比較。三是財務管理要求高。公立醫院的主要收入具有明顯的經營性收入特點(與一般事業單位相比),醫院進行可持續經營,必須強調成本控制及運營效率,對財務管理層面的要求更高。
一、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況與存在的問題
醫改以來,公立醫院作為醫改的核心及重點,其在新財務管理理念的探索上,或是其新財務工具的使用、內部財務制度的設立上,整體都呈現出一種日益科學化、專業化、規范化趨勢。公立醫院在事業單位中有較大可能率先實現多樣化戰略柔性財務管理,但部分公立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因地區發展不均衡):
(1)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參差不齊,預算管理水平不高,預算約束性較弱
目前,許多醫院的預算管理還沒有具體的行動,編制的預算數據大多數對于精細度和前瞻性缺乏,對現實發生的經濟活動既無指導性,也無約束力,一部分基層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尚未開展。
(2)成本管理水平較低
基于人員素質及信息化手段滯后,現今,許多醫院在成本管理還停留在成本核算層面,還不能有效的實現成本控制及業績評價。部分醫院在成本核算依然處于“初級階段”,無法按照診次、床日、項目、病種等進行精細化核算,并沒有讓成本管理對醫院經濟行為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業財一體化水平較低
大多數公立醫院財務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只專注財務專業領域,對財務工作和業務部門的協調、業務前端的延伸等并不重視,有著很強的傳統分工思想,致使大多數經濟管理的財務數據參考性較低,財務監管力度不足。
二、會計制度改革影響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幾個方面
(1)會計核算形式的變化
1.權責發生制度實施是財務會計核算更好發展的需要,在預算的過程中,則需要結合數據調查以及整理的情況總結經驗,評估及預測核算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即將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進行適當整合,因會計核算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作用,“平行記賬”核算形式的出現則是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最大創新點。
2.相較于其他政府部門,公立醫院因其具有公益性的特征,日常資金流量大,業務活動復雜的特點,權責發生制度更加適用于其會計核算。把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結合在一起,使得可以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進行財務處理。在進行財務處理時,用固定資產折舊舉例,科目核算公立醫院使用政府補貼,之前的《醫院會計制度》應用“待沖基金”,科教項目收入構筑固定資產等。執行這兩項制度的醫院會計制度科目在目前階段還不能實現無縫對接,這對新制度對醫院會計核算能力要求更高。
(2)會計管理的內容改變了
醫院會計制度中的會計要素主要包含這幾種:資產、凈資產、收入以及負債等。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大背景下,需要對常規會計內容以及預算收入、預算支出以及預算結余等進行管理。此次《政府會計制度》中,負債類內容中,在取消了“應付社會保障費”、“應付利費”的基礎上,增加了“預計負債”、“應交增值稅”、“應付利息”等。財務會計類科目設置,資產類取消了“應收醫療款”、“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統改稱為“應收賬款”,增加了“應收利息”、“研發支出”等科目。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對預算會計類科目進行了細致劃分。在政府預算會計管理模式下,公立醫院要實行全面預算,進而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需要的整體實施效果。
(3)財務報告發生了變化
會計報告的信息發生變化,根據現如今的醫院會計制度要求,公立醫院財務報告由會計報表、財務情況說明書以及會計報表附注組成。醫院會計主體應當根據相關規定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比正在實行的醫院會計制度多了決算報表和合并財務報表。
在財務報告中,應該對資產負債情況、收入情況以及現金流情況等較為明晰,然后需要將整理這些數據,可視化完整的報表。政府決算報告具體包含決算報表及其他應當在決算報告中突出的相關資料、信息。會計報表中則主要包含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總表等內容。政府財務報表中對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數據資料、信息的要求更高。
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公立醫院強化財務管理的對策措施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公立醫院可以通過創新財務管理理念,提升財務人員專業素養構建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開發升級財務信息系統;加強財務預算管理、財務成本管理體系建設等方式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以此來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1)創新財務管理理念,提升財務人員專業素養
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人員明確新舊制度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轉變傳統財務管理理念,轉變以前的記賬習慣。應當以“雙系統”、“雙基礎”作為行為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建設的準則,分別對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兩項內容進行研究。需要具體的數據信息進行評估,清晰現今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需要具備一定的風險防控能力。
(2)醫院應構建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方案實施后,公立醫院需要根據新的制度和實際情況等開發強化當前公立醫院內部的財務信息系統,將精細化管理理念用到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去。公立醫院新的財務信息系統需滿足政府會計制度“雙系統”、“雙要素”、“雙基礎”的設計要求。具體講來,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這些實施系統的開發:1.根據《政府會計制度》,設置適用于公立醫院的會計科目。2.增加預算會計體系,結合現實需要對系統進行設計如功能經濟分類、支出經濟分類等體系。3.采用“平行記賬”的方式,整合兩套會計系統。4.增添兩套報告系統,為不同需求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3)醫院應加強財務預算管理
公立醫院需將政府會計制度與醫院會計制度進行對比分析,明晰他們在會計要素、明細科目設置中的不同,根據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核算的具體要求,梳理出新舊制度之間科目轉換對照表,對內容進行整合,轉換各會計科目的上期期末余額之后,應設置新制度的期初余額,然后再就末級會計科目的期末余額進行細致分析(輔助核算等,應該按部門、項目等進行核對)。確保數據信息沒有錯誤,轉變新財務管理制度的科目,以實現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強化公立醫院內部預算管理體系。
(4)公立醫院需要對預算管理工作加強重視
公立醫院要進一步提升預算編制的質量,加強醫院內部的預算管理及成本控制管理。通過強化預算執行與控制意識與財務支出管理模式透明公開來顯露預算信息,因此使濫用各類財務資金的可能性變小了,為公立醫院實現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奠定基礎。
四、結語
總的來說,《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于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公立醫院的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受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影響,需要在對單位會計核算形式的變化、會計管理內容的變化、財務報告變化細節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創新財務管理理念,提升財務人員專業素養;構建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加強財務預算管理等方式,不斷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質量,最終實現現代公立醫院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美蘭.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分析[J].產業創新研究,2018(12).
[2]許晶晶.淺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8(15):151-152.
[3]王勇.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7(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