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了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與貨幣政策及區域銀行流動性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理論分析的方法考察國庫現金管理對銀行流動性的影響關系,并且通過分析貨幣政策對銀行流動性的影響,發現貨幣政策與商業銀行流動性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不同貨幣政策工具對商業銀行流動性影響的效果是不同的。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從改變銀行存款總量、資產負債結構及與政府債券的疊加效應三方面影響銀行流動性。
關鍵詞: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市場利率;區域銀行流動性
一、引言
國庫現金管理是指在確保國庫現金支出的前提下,實現國庫閑置現金余額最小化,投資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財政資金管理活動。實施國庫現金管理是深化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客觀需要,也是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手段,同時也是提高國庫閑置資金運用效率的高效途徑。近年來,隨著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實現省級全覆蓋,其操作規模與頻率逐年遞增。因此,研究分析省級國庫現金管理對本轄區銀行流動性的影響以及如何與貨幣政策操作相協調等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操作對銀行流動性影響的理論分析
(1)從宏觀角度分析
1.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實行國庫現金管理操作,實為降低國庫庫存,即將國庫資金存入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或進行國債提前回購時,則相應減少政府存款,對貨幣供應量起擴張作用;國庫定期存款到期時,則相應增加政府存款,對貨幣供應量起收縮作用。隨著國庫現金管理規模的擴大,再加上銀行存款的乘數效應,對貨幣供應量(M2)的影響會非常巨大。對貨幣政策調控來講,在國家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時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總體上呈凈投放,國庫現金管理與公開市場操作方向一致,對貨幣政策調控效果起疊加作用;在國家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時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總體上呈凈回籠,國庫現金管理與公開市場操作方向相反,對貨幣政策調控效果起沖減作用。
2.對市場利率的影響
從中央國庫實行現金管理以來國庫定期存款中標利率與貨幣市場主要利率(shibor利率、回購利率、央票收益率及國債收益率)的對比發現,國庫定期存款中標利率與貨幣市場主要利率總體走勢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已成為市場利率的重要指標。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操作過程中,由于各省市利率市場機制對于存款利率上浮有一個上限規定,并且資金成本遠低于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導致大部分銀行投標利率按照利率市場機制規定的上浮上限進行投標。
(2)從微觀角度分析
關于商業銀行流動性的一般性解釋:銀監會在2009年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指引》中,將流動性風險定義為:商業銀行雖然有清償能力,但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以應對資產增長或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因此,商業銀行的存貸款狀況等與其流動性密切相關。
1.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對銀行存款總量的影響
首先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通過改變銀行存款總量影響流動性。理論上,當國庫庫存通過現金管理投放到商業銀行時,國庫現金從中央銀行流入商業銀行,直接增加了商業銀行存款,增強了商業銀行微觀流動性。同時,在其他外部條件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增加的存款使得商業銀行增加貸款規模,并在此過程中通過乘數效應增加貨幣供給量,進而進一步影響銀行流動性。當現金管理到期收回時,國庫現金從商業銀行流入中央銀行,相當于央行貨幣回籠,銀行存款減少,銀行微觀流動性降低,商業銀行緊縮信用收回貸款,銀行整體流動性降低。
2.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對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影響
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通過改變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影響流動性。地方國庫現金管理中,通常要求商業銀行提供一定比例的國債(105%)或地方債(115%)作為質押品。銀行為參與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需購入國債和地方債。隨著國庫現金管理操作規模增加,銀行購買的國債、地方債數量也會相應增加。在銀行資產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銀行對債券資產的需求增長,就會導致銀行資產中可用于放貸的資金量減少,使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發生變化,限制了銀行貸款擴張能力,影響銀行整體流動性。
3.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與地方政府債券管理疊加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
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與地方政府債券管理,均會導致大量資金在人民銀行與商業銀行間流動,因此兩者如不能協調配合其疊加效應將對商業銀行流動性形成新的沖擊。具體表現為:一是地方政府高負債和國庫資金高存量并存。一方面受地方政府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不斷增大影響,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持續膨脹;另一方面由于預算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地方政府收支常年順差且支出預算執行不到位,國庫資金存量不斷累積。二是債券資金與現金管理資金的同向流動可能加劇市場資金波動。在沒有建立協調機制、兩者分別獨立操作的情況下,在同一時間點可能同時出現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和國庫現金管理的回收,或者地方政府債券的兌付和國庫現金管理的資金同向流動操作,會造成地方法人銀行,甚至是全國性商業銀行資金劇烈波動,對流動性形成沖擊。
三、結論建議
(1)綜合協調性和安全性因素,確定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規模
從安全性因素上看,在確保財政正常支付的基礎上,暫時“閑置”的國庫資金均可用于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因此,現金管理規模的確定,應充分考慮庫存余額變化情況,同時,增加3個月以內的超短期操作及活期品種,避免出現因大規模現金管理,庫款余額大幅減少,導致無法履行正常國庫支付的風險。
(2)參考中央國庫現金管理模式,提高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收益
從目前操作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央國庫現金管理的中標利率遠高于地方國庫現金管理。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利率數倍于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利率上限需受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上限的限制。因此,在綜合考慮資金收益性和地方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基礎上,建議參考中央國庫現金管理操作模式,抽取部分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額度在公開市場上進行利率招標,規避地方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限制,提高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收益。
(3)切斷現金管理與地方債捆綁,實現債務成本與規范性雙贏
建議切斷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操作與地方債的捆綁,在評分體系中更多選擇代表商業銀行安全性及穩健性的指標,如資產規模等,提高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招標評分體系的科學性。同時,在頂層制度設計有所革新的情況下,可采用創新的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工具,如:以地方財政歷年結余形成的中長期閑置資金,投入城投基金或產業基金,以利息收入或分紅收入實現收益;或者通過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將閑置資金投入PPP項目,實現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直接匹配。
(4)推動頂層設計協調創新,消除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制度障礙
目前,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操作工具僅限于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且期限限制在1年期以內,不利于通過自身長短期限配合,以及與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相機抉擇”,來熨平國庫資金在人民銀行與商業銀行間的波動。同時,缺乏創新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操作工具的支持,難以實現與中長期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需求的對接,不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債務成本。因此,建議推動頂層設計的協調創新:短期來看,做好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財政操作,與央行貨幣政策管理間的協調,避免對商業銀行流動性形成沖擊;長期來看,研究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創新工具可行性,在確保資金安全性和收益性基礎上,逐步修訂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相關制度,為實現有效管理商業銀行流動性和地方政府債務成本提供工具支持。
參考文獻
[1]吳金友.中央國庫現金管理中標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關系的實證分析[J].中國貨幣市場,2011(8).
[2]付英俊、李麗麗.國庫現金管理對貨幣供給和利率影響的實證研究[J].財經縱橫,2017(6).
[3]吳曉靈.流動性過剩與金融市場風險[J].中國金融,2007(19).
[4]廖乾.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與地方債發行的協調配合研究[J].上海金融,2017(12).
[5]陳建奇,張原.國庫資金轉存商業銀行對貨幣供給政策的影響[J].金融研究,2010(7).
作者簡介:董善雷(1994年-),男,民族:漢,籍貫:甘肅省張掖市,學歷:碩士在讀,單位:重慶工商大學,研究方向:金融與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