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為為
.
摘 要:現階段,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進行經營規模的擴大,首要任務就是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資產的統一配置,以達到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的目的。而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在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資產的統一配置過程中具有業務特殊性,會計處理是核心方法之一。本文通過分析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方式方法和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對象,并給出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相關研究
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是在企業出現重組或注銷等組織架構調整時,將該企業的國有資產無代價的分配給其他企業,根據國家《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管理暫行辦法》和《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工作指引》等的規定,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適用對象是政府機構、國有企事業單位和獨資公司等。
一、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方式方法及對象
按照國資委《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管理暫行辦法》和《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工作指引》等國家部委指導文件的詳細規定,對于不同類型的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應該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處理。具體分析如下:
(1)國有實物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方式方法
我國對于國有實物資產的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相當謹慎,一般來說,實物資產無償劃轉在國有企業的會計賬目中應該在一級科目“資本公積”下設置二級科目“無償調入(調出)固定資產”,明確“借”與“貸”方向,理順“增加”與“減少”關系,用以核對計算該類業務。
在國有資產無償劃轉順利完成后,完成實物資產接收的企業要按照國家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與指導意見,完善會計賬目,按照“借”與“貸”的屬性關系,分別增加“固定資產”與“資本公積”兩個科目:
借:固定資產 貸:資本公積—無償調入固定資產
如果在進行固定資產轉移的過程中產生了人工或者運輸費用,那么會計賬目應該進行如下處理: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或者是:
借:固定資產 貸:庫存現金
以處理不同支付方式產生的費用支出。
而調出方企業的會計賬目也要相應的進行調整與記錄,具體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而無償劃轉的固定資產要進行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具體如下: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如果在進行固定資產清理的過程中產生了人工或運輸費用,則會計處理方式同轉移過程中產生人工或運輸費用的會計處理方式。最后,再將“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產生的余額轉入“資本公積”科目。在進行實物資產無償劃轉的會計處理時,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是基本方法與上述內容相通,還是要遵循會計處理謹慎細致的原則,按照國家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與指導意見,妥善進行國有實物資產無償劃轉的會計處理。
(2)股權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方式方法
在“三去一降一補”工作中,有關企業集團出于深化國企改革或去產能、調結構等原因,按照國有資產監管部門有關規定,對所屬的子公司的股權進行集團內部或者集團之間的無償劃撥,導致對被劃撥企業的控制權從劃出企業轉移到劃入企業。對于這類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會計處理,舉例說明如下:
甲、乙、丙都是國有獨資公司,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100%的股權。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通過股東大會并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決定將其持有的乙公司股權的100%無償劃轉給丙公司。被劃撥企業乙公司按照國有產權無償劃撥的有關規定開展清產核資審計,經審計凈資產為800萬元,該金額得到國資監管部門批復。
甲公司會計處理為:
借:資本公積800萬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800萬元
(若批復明確沖減資本金的,應借記“實收資本”科目)
丙公司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800萬元 貸:資本公積800萬元
(若批復明確作為資本金投入的,貸記“實收資本”科目)
上述例子為100%股權轉讓,不存在剩余股權。如果是部分股權轉讓,從而出現了剩余股權,則要在部分股權轉讓完成后,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具體規定與要求,完成會計處理方式方法有成本法向權益法轉換或者是由權益法向成本法的轉化。
二、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改革建議
(1)完善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相關制度?,F階段,我國對于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相關制度不夠細致,有所欠缺,現行制度與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趨勢有所脫節。為此要完善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相關制度,為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制定相關的法律依據,細分贈與、分立等業務處理模式,明確要求對于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業務進行時要進行信息和流程的公開。除此之外,現階段我國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方法多樣,其中存在規范與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相關制度的缺失與不完善,雖然會計處理方法的多樣性能夠更好地反映國有資產調配情況,解決多樣性問題,但是不利于統一管理和審計,存在巨大地安全隱患及流失漏洞,為此通過完善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會計處理的相關制度,可以為業務的開展提供科學統一的解釋與指導意見。
(2)建立針對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有效監督管理機制。對于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缺乏有效監督機制的狀況問題,要特別強調通過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予以解決,對資產無償劃轉的全過程要進行有效的全覆蓋式監督控制。一般這個監督控制的過程可具體劃分為前期、劃轉過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首先,前期要著重做好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可行性評估,對劃出資產企業的發展前景、市場壓力、財務狀況、債權債務、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診斷,避免盲目決策而造成不必要的國有資產流失;其次,在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實施過程當中,可以引入第三方專業中介機構,委托其出具資產評估報告、清產核資審計報告、盡職調查報告、法律建議書等相關證明材料,按有關規定和相關程序進行層層審批,對資產劃轉協議、審批程序等進行監控,確保全過程的合法合規,以降低法律風險;最后,依然不能放松對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監督管理工作,嚴厲杜絕通過無償劃轉侵吞、私分、貪污國有資產的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要規范信息披露工作,做到信息的公開透明,確保國有資產無償劃轉行為的全過程在陽光下進行,并建立相關社會監督舉報渠道和平臺,確保整個過程得到有效的全程監督與控制。
隨著我國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為適用市場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需求,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將越來越頻繁,而與之相應的會計處理是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方法與憑證,雖然現階段在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會計處理相關制度與規范方面稍顯粗糙滯后,但相信隨著不斷地調整,國家對于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將越來越重視,出臺的相關會計處理制度與規范將越來越科學細致,具有更高地參考和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向雁翎,郭玲.論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會計處理及國企改革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下旬),2018(2):167-170
[2]馬君俠.鐵路企業內部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問題淺析[J].財會學習,2018(23):194-195
[3]董曉燕.國有企業無償劃轉案例分析[J].青年時代,2018(29):266-267
[4]陳若谷,吳瀟怡,吳浩榮,于一.關于國有企業集團內部資產無償劃轉涉及流轉稅問題的建議[J].財會學習,2018(17):174-176
[5]楊秀.國有企業內部重組會計與稅務處理研究[J].時代經貿,2017(33):1
[6]郭丹梅.淺議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J].商場現代化,2017(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