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地作為農民自古以來賴以生存的根基和基礎,對于農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從我國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農民、農業的相關利益在法律范圍內得到了最有效的保護,幾十年的社會發展中農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卻愈發薄弱,導致土地經濟管理中產生了很多問題,本文旨在對土地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各項問題經過合理的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有效提高土地在農民生活中的地位。
關鍵詞:農村土地;經濟管理;解決策略;問題
我們都知道土地作為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固定收入,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隨著現代化農村建設的推進與實施,出現了很多土地經濟管理上的問題,如大部分農民進城打工,導致農村土地荒廢,無法提升土地經濟效益等嚴重問題,對農村與城市平衡發展起到了阻礙效果。那么面對這么多的農村土地經濟管理問題,如何才能有效解決農村土地發展中存在的各類影響整體經濟發展的問題呢?這是所有農業經濟管理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目前我國農村土地經濟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新農村土地改革時,國家將土地合理分配到各家各戶,保證了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但由于土地改革制度的種種限制和制約,在此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使用、管理上的問題,很多普遍問題因為傳統思維模式變得根深蒂固,很難拔除。首先國家在土地產權方面劃分不清楚,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規,致使很多農村出現土地私有化,卻沒有人檢舉揭發,導致系列違法行為發生,此類事件嚴重影響國家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規定。
同時,很多基層農村土地管理者對于國家政策和規定不重視,在實施中沒有認真對農民群眾進行土地管理方面的規劃和指導,致使農村中存在個人占用集體土地、私自在耕地面積上搭建建筑物或住房、過分掠奪開采土地資源等現象頻繁發生。而且由于大多數農村壯勞力外出打工,導致土地出現荒廢、板結的現象,非常不利于后期重復利用。其次,很多基層土地執法部門因個人能力不強或存在人情意識,整體執法力度和效果不佳,對法律規定外的行為不進行嚴格處罰,進而使農民缺乏遵紀守法的行為意識,在土地經濟管理中發生各種問題。
二、針對農村土地經濟管理的分析與對策
(1)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和規定
只有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土地管理制度問題,才能做到土地經濟管理有法可依,有效的保證農民土地方面的合法權益。而相關制度的落實需要多項部門緊密配合才能實現,因為我國基層農村的個數龐大,在管理時無法兼顧,所以在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時,可提倡全體農民參與到土地使用、管理的監督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和規定辦事,對舉報的農民給予物質獎勵。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規定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只有每個人都在合法情況下進行生產,才能從產量、質量等方面提高農業發展水平。
(2)增強農民守法意識
我國農民整體文化程度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較低,所以導致部分農民不懂法,甚至出現藐視法律的現象。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很容易按照自身想法對土地做出一些違法事件而不自知,比如私自更改土地結構、擅自進行違規建筑搭建、私自進行土地轉賣的現象。所以加強全體農民的守法意識對于農業整體發展有好處。而且農民可以從法律中學習到相關知識,保護自身土地的合法權益,對待他人掠奪、破壞私有土地可進行舉報和上訴等。有效提升農民的守法意識可以制止很多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保證農業環境處于一個健康、純凈的發展環境,這對于國家土地的利用和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3)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法
作為土地管理者,應當嚴格執行各項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以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態度處理各項土地問題。首先從執法者自身做起,不斷提升自身執法水平和能力,熟悉各項政策法規,保證在執法過程中態度嚴謹、服務熱情,帶給廣大農民群眾一個良好的執法印象。但對于觸犯土地法的行為絕不容忽視,應堅決避免發生袒護行為,即使在執法過程中存在相關的裙帶關系,也應當按規定嚴格執法??傊?,在執法過程中執法者應當加強力度,樹立執法典型和模范先鋒,提升執法者自身的業務能力,確保各項土地執法工作順利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地土地經濟發展中人人做法律范圍內的事,對違法行為堅決杜絕和舉報。
(4)吸引農民開展新型農業發展道路
面對眾多農民外出打工導致土地嚴重荒廢的問題,國家應當大力扶持與支持,而且各級土地管理機關應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農民開展新型農業發展道路。在新時代改革過程中尋找新思路、新方法改善傳統農業模式,發展現代化新型農業,將農業朝著智能化、機械化方向努力發展。鼓勵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土地經濟建設中,以土地為基礎發展高產量高質量的農業生產,帶動本地經濟發展,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現代化農業建設應當以土地為中心,加強農村土地經濟建設管理,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民加入到新型農業發展道路中,而作為新型農業應該把土地整體利用起來實現大規模、大面積的生產生活,這不僅能提升農民自身收入,而且能推動全國三農問題的發展,對于國家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提升都有很大好處。
面對國內如此多的土地問題,各級土地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完善土地經濟管理制度和規定。在提升自身執法能力的同時,加強對全體農民的守法意識教育,確保在農村土地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進行高效生產。同時,提倡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新型農業建設中,把握土地在農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將土地作為農業發展的根據地,全方位發展農村土地經濟建設,進一步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姚超.分析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山西農經,2018(17):56-57
[2]馬向東.農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15):215
作者簡介:王海宇(1976.06-),男,漢族,遼寧省朝陽縣人,專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