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波
摘 要:我國作為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一直是我們國家急需要解決的一件事情,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因此,解決好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這樣有助于促進農村的經濟建設,調動勞動力向城市化轉移,充分協調城鄉之間的關系,更好的解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分析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農村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問題,導致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而且,非農就業的比例明顯上升了。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充分挖掘農村內部就業的機會和潛力,要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在農業和農村內部的就業能力,這樣能夠有效的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當前農村勞動力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地區的農村都出現了勞動力剩余的情況,勞動力就業問題變的十分的嚴重,而且一些情況正在阻礙著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因此需要對此進行重視。
(1)城鄉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影響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速度。城鄉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中國很重視工業的發展,所以城市化進程速度并不快,城市化建設有利于促進服務行業的發展,而很多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化轉移的主要地點行業就是服務行業;第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之間身份的差異變的越來越大,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需要面臨很大的風險,從根本上影響到了人力資源的配置。第三,農村勞動力缺少知識和技能,崗位競爭能力很弱,而且由于城市很多行業出現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崗位競爭就開始變的異常的激烈。
(2)農村勞動力的待遇和權益問題與實現穩定就業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很多農民工來說,自身的權益始終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老板拖欠工資,強制加班以及沒有按照規定簽訂勞動合同等,直接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二、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的措施
(1)要積極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法律法規。對于大部分的農民來說,土地就是生活的全部,為農民提供生存的保障,因此,首先就要完善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要將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轉變為永久性的土地承包經營,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統一的土地管理體制,要實現對土地的保護。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建立多種承包經營模式,這樣能夠加快農村的產業轉型,能夠進一步的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的效能。其次,要完善土地的征用制度。規定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農民可以將土地作為資本直接參與到股份合作中,能夠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紅,這樣能夠有效的解決農村勞動力對土地資源的依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存進土地的自由流動,而且能夠讓更多的農村勞動力投入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中去,能夠有效的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不僅如此,要積極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要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從而為農民提供良好的保障,能夠有效的提升農村勞動力的身體素質。
(2)要積極擴大農村內部就業的空間。要加強地方農業經濟的建設,要以農業龍頭為引導,促使農業的整體發展,能夠將一些零散的個體戶集合起來,從而形成農業的生產、銷售的一體化,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產品的利潤,還能夠為農村勞動力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能夠有效的擴大農村的就業規模,促使更多的農村勞動力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問題,能夠幫助農民獲得更多的收入。不僅如此,要積極建立一些農村經濟的合作組織,由合作組織進行牽引帶頭作用,將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一整條產業鏈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經營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農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3)要對鄉鎮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鄉鎮企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還能夠有效的解決很多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因此,政府部門要對鄉鎮企業進行大力的扶持和幫助,要重視農業的生產和發展,要從根本上提升農產品的價值,從而能夠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對于一些經濟發展迅速的鄉鎮,還要特別重視非農經濟的發展,比如運輸業、制造業、旅游業以及服裝業等,通過重視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能夠對農村的就業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解決農村勞動力的問題。除此之外,要積極調整鄉鎮企業的發展目標,進一步完善鄉鎮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要鼓勵鄉鎮企業之間的合作,能夠有效的提升鄉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擴大了對農村勞動力的需求,從而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成為了我國急需解決的事情,需要政府部門完善制度,促進產業調整,從而擴大農村內部的就業空間,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峰.中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
[2]劉艷.河北省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7):145-146
[3]沙占華.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研究[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09.20(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