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經濟發(fā)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成就,實屬不易。展望未來發(fā)展,任重道遠。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未來發(fā)展所面臨的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既包括來自國內的風險與挑戰(zhàn),也包括來自外部的風險與挑戰(zhàn),然后對這些風險與挑戰(zhàn)開展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提出防范之策。
【關鍵詞】中國經濟 債務 房地產 【中圖分類號】F202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讓世界所稱道的就是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成為一個在世界上處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的國家。如果按照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在從新興市場國家到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過程中,有許多風險需要加以防控和管理,稍有不慎,其發(fā)展趨勢就會發(fā)生逆轉,給其發(fā)展造成巨大的不利影響,這樣的例子世界上并不鮮見。從我國的具體情況來看,有些風險是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共通的,但也有一些其它特定的風險。
必須承認,中國目前的金融體制與制度、金融市場發(fā)展、金融衍生工具等各方面,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們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和促進金融改革開放。鑒于中國金融的市場化還不夠,金融改革開放的核心和重點要根據現代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其市場化水平。要打破金融壟斷、更多地開放金融業(yè)務與金融市場、加快推進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進等問題,都與市場化直接相關。
推進金融市場化風險性很高,如果盲目推進,就會出大問題,反而拖累整個經濟發(fā)展,甚至造成整個社會發(fā)展失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很大程度上與泰國政府當時率先對外開放金融市場密切相關,同時伴隨著經濟結構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隨之出現金融危機的馬來西亞、印尼等也都與其金融市場開放過快、金融風險管理水平不夠、本國的外匯儲備較少等因素相關。1999年初,由于巴西貨幣雷亞爾快速貶值而引發(fā)了由貨幣危機導致的金融危機。之后,阿根廷政府于2002年初放棄比索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引發(fā)了阿根廷金融危機。
基于這些相關國家的經驗,促進金融改革開放成功,需要平衡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金融改革開放的力度;二是本國經濟發(fā)展的水平與階段;三是國家金融管理當局和管理者在特定時期的金融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簡言之,就是要使這三者在一定階段保持一致的水平,也就是說,金融改革開放的力度不能太超前于另外兩方面的發(fā)展階段,否則就容易出現金融風險失控的情況,最終帶來金融危機。當然,金融改革開放也不能太滯后于另外兩個方面的水平,否則就會阻礙整個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fā)展。一般而言,金融改革開放的力度應該是適度超前于另外兩者,并積極引領另外兩個方面的改進與發(fā)展。
不少新興市場國家都出現過債務危機,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許多國家因為債務危機而使其工業(yè)化發(fā)展和整個經濟發(fā)展受挫,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倒退,個別國家的工業(yè)化發(fā)展水平幾乎倒退到了原點。即使是發(fā)達國家,如歐盟國家,由于債務危機,導致其經濟發(fā)展在危機過去整整十年后仍未完全恢復元氣。俄羅斯、日本也在有些年份出現過因債務危機而導致經濟衰退的情況。
我國目前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明顯的債務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政府、企業(yè)、居民家庭都有債務;二是這三個方面的負債量都比較大;三是由于居民家庭買房而導致其負債年限比較長,一般都在10年以上,因此這一債務壓力短期內難以減輕。在存有巨大債務的情況下,如果經濟增速下降過快,就很容易出現債務危機,尤其是在目前家庭居民負債占比已經比較高的情況下,一旦在“穩(wěn)就業(yè)”方面出現問題,形勢將會更嚴峻。
房地產業(yè)與金融和債務兩個方面密切相關,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相伴而來的就是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爆發(fā)。20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后,導致其隨后20多年的經濟發(fā)展一直處于低迷狀態(tài);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也是與東南亞幾個國家尤其是泰國的房地產泡沫及其破滅直接相關聯(lián)的;2008年發(fā)源于美國并蔓延至整個世界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最先也是由房地產泡沫破滅引起的。
中國從1998年開始推行住房市場化政策,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房地產業(yè)已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如果我們用住房空置率來衡量的話,即使按照保守的數據估測,中國目前也已經超過10%;更有實證研究表明事實上已超過20%。從部分發(fā)達國家的情況來看,美國的住房空置率一般在2%左右,歐洲國家像德國、法國等都在10%以內,日本稍高于10%。一般而言,如果住房空置率超過20%,說明風險已經很高了。2014年以來,我國本來是要加大房地產去庫存力度的,但由于同期推出了棚改計劃,隨著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不斷提高,購房者增加,并且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延伸,從而帶動了一二三四線城市房價又一輪普遍、大幅上漲,同時也刺激了房地產投資,因此總體空置率并沒有下降,目前這方面的風險仍然很高。
2018年以來,中國發(fā)展所面臨的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比較大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貿易摩擦。同時,現存的國際貿易體系及其規(guī)則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未來發(fā)展的壓力。加上宏觀層面的逆全球化、民粹主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浪潮,不僅只是勢力抬頭的問題,而是影響力呈增加之勢,以及美聯(lián)儲的升息政策可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國資本的外流,人民幣的幣值穩(wěn)定問題也將承受不小的壓力。
此外,“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多來,目前已得到了超過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充分肯定與積極參與,倡議已經變成行動,隨著項目的落地及竣工,“一帶一路”倡議對促進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出于各種目的,美國、歐盟、印度等國家或經濟體對“一帶一路”倡議及其建設事業(yè)仍存有不同意見。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十分現實的態(tài)度,既要從機遇角度來看待與繼續(xù)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同時也應特別重視對“一帶一路”建設的風險防范,包括可能由此而引發(fā)的債務、地緣政治等方面的風險。
中國經濟發(fā)展到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就,實屬不易。展望未來發(fā)展,任重道遠。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未來發(fā)展所面臨的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既包括來自國內的風險與挑戰(zhàn),也包括來自外部的風險與挑戰(zhàn),對這些風險與挑戰(zhàn)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提出防范之策,做到胸中有數,進而逐步降低和化解這些風險,促進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努力在新時代再創(chuàng)中國經濟發(fā)展新輝煌。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教授)
【參考文獻】
①胡必亮、唐幸、殷琳、劉倩:《新興市場國家的綜合測度與發(fā)展前景》,《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