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辰
[摘要]本文以提高高職院校投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根據企業崗位要求,結合畢業生就業狀況及職業發展需求,并適應行業企業對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明確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力求為高職院校投資理財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關鍵詞]高職院校;投資與理財專業;調查
投資與理財專業是高職金融類專業群的核心專業,對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研究,是高職院校金融類專業群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選擇的重要依據。因此高職院校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調研概要
(一)總體思路
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最終是為社會服務的,人才質量的優劣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必須能真實反映專業相關崗位的現狀和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調研內容
投資理財專業所涵蓋的行業,投資理財相關行業的現狀和展望,企業人才結構現狀與人才需求狀況,職業崗位對從業人員的知識及能力要求,畢業生就業狀況及就業崗位發展調查分析,畢業生對培養過程的意見和要求,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質量反饋。
(三)調研方式
根據調研對象的特征,為保證調研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本次調研采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電話訪談,焦點組訪談,文獻、網站評閱,現場調研,專題調研等方式進行。
(四)調研范圍及對象
調研的范圍主要包括國家級、省級、縣級行業協會,區域內對口企業,區域內相關產品銷售市場,省內各市人才交流中心,省內同類院校。調研的對象主要有行業專家、行業協會及管理部門相關人員,相關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相關崗位的現場管理干部,專業歷屆畢業生與在校生,專業同行。
二、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需求調研過程
(一)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的行業分布
只有了解所培養人才的未來流向,才能明確調研的對象、內容和目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必須了解該專業的畢業生將來適合于從事哪些行業的工作。投資理財專業畢業生的去向主要是金融行業。金融行業又分為銀行業和非銀行類金融業。此外,各類現貨大宗商品交易所(海西商品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等)及其分支機構,雖然目前尚未劃歸金融業領域,但此類機構也大量錄用投資理財專業人才,主要因為其業務主體(客戶)、交易方式(網絡、電子交易)、行情分析技術等均與證券交易大同小異。
(二)投資理財相關行業的現狀和展望
我國居民的理財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并且投資理財品種的日益豐富,投資機構不斷增多,投資群體快速擴大。在這個居民投資意識的轉型期,能否適時把握居民的理財投資傾向,成為各大金融機構業務能否深入開展的關鍵所在。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證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120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02.84億元,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l049.48億元,占比39.42%。投資理財信息咨詢服務企業發展迅速,在向社會提供信息咨詢和服務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綜合理財人員的短缺。通過對我國投資理財行業的現狀分析發現,現在國內理財業務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綜合素質高的理財人員。
(三)金融人才結構現狀與人才需求狀況
金融人力資源的年齡結構明顯年輕化。統計數據顯示,年齡處于45歲之前的金融從業人員年齡占比均大于70%,小于30歲的金融從業人員年齡占比由21.7%增大到317%,增幅明顯。而30~45歲之間的金融從業人員年齡占比由63.5%減小到45.1%,減幅明顯。金融人力資源的學歷結構比例情況是:大專以上高學歷人才不斷增加,低層次人員比例不斷減少。
(四)金融人力資源的專業技能水平
從我國金融人力資源專業技能來看,我國市場需求現狀如下。
(1)互聯網金融人才呈現“搶手”局面。21世紀是互聯網時代,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適應金融機構特殊內容的電腦軟件程序設計師,網絡管理、系統維護、網上交易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競爭勝負聚焦在人才的爭奪與自主創新戰略上。無論是在傳統金融業還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集金融業務知識、網絡信息技術、市場營銷技能等多種知識技能于一體的互聯網金融營銷復合型人才都呈現“搶手”局面。
(2)國際化金融人才急需,證券行業尤為迫切。隨著中國加入WTO,金融機構跨國經營的趨勢出現。中國的金融機構與跨國金融機構展開激烈競爭。這需要有既通曉國際金融法則又熟悉本土金融企業運作的國際化人才。另外,在金融機構中能夠熟練運用外語的比重還較低,且營業柜臺工作人員的外語水平不高。
三、調研結論
經過上述調研及其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行業業態的多樣化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投資理財行業業態多樣化,新的崗位層出不窮,對高職院校所培養人才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有相應的、基于數字技術的、持續改進的動態人才培養模式。
(二)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需要一定的前瞻性
新的就業、創業形式要求投資理財專業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應重點對二級專業結構及其課程結構進行調整。這種調整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應在投資理財專業增設互聯網基礎知識及其應用課程。
基金項目:本文是重慶財經職業學院校級教改項目重點課題“高職《金融概論》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實踐(J18003YFB)”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