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瑋瑋

【摘 要】目的:探討細節護理在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62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為研究對象,為患兒實施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依據患兒受到護理服務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用細節護理,對比兩組方案實施情況。結果:干預后,兩組所得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分數值高于干預前所得數值,觀察組所得數值高于對照組所得數值,觀察組所得不良反應發生率數值為9.68%低于對照組所得數值35.48%,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細節護理在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細節護理;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2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為常見危險性疾病,致殘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患病后,患兒會產生神經發育障礙,生長發育變得極差,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細節護理在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62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為研究對象,為患兒實施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依據患兒受到護理服務不同分為兩組,每組患兒31例,其中,對照組中17例男,14例女,37-42歲,(39.22±0.25)歲平均胎齡;觀察組中18例男,13例女,37-41歲,(39.24±0.23)歲平均胎齡。兩組在年齡、性別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本研究患兒均需要滿足WHO中關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診斷標準[2]。排除患兒家屬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做好患兒各項檢查工作,為患兒實施血糖維持、通氣支持等,將肛溫控制在36.7℃-37.5℃;在患兒出生6h時間內,放置好紅外線輻射臺,將亞低溫治療儀放置在頭部,探頭置于鼻咽,依據患兒溫度變化,調整參數,鼻咽溫度在33-35℃,肝溫在34-35℃。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執行原有護理操作。
觀察組用細節護理,措施為[3]:①掌握患兒病況,依據治療流程,做好所有的設備及物品準備工作,在完成這些前期準備后,詳細為患兒家屬講解疾病、治療及護理措施等方面知識,提升患兒家屬認知度,與護理人員一起為患兒提供優質護理服務。②密切觀察患兒各項指標,為避免患兒誤吸,為患兒選用鼻飼管喂養,根據患兒身體素質,逐漸增加奶量,確保患兒營養物質攝入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干預前后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分數值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根據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分量表評估新生兒行為神經功能,評估內容為主動肌張力、行為能力、一般反應、被動肌動力、原始反射五個部分,評估所得分數數值超過35,表示患兒行為神經功能正常,評估所得分數數值低于35,表示患兒行為神經功能異常,評估所得分數數值越高,患兒行為神經功能表現越好,評估所得分數數值越低,患兒行為神經功能表現越差[4]。不良反應:血小板減少、電解質紊亂、肝功能異常、感染。
1.4 統計學處理 將各項數據輸入SPSS19.0統計軟件中,所得數據平均值用()表示,檢驗用t、χ2值,計數用百分比%表示,所得P值<0.05,所得數據擁有統計學比較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分數值情況
干預后,兩組所得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分數值高于干預前所得數值,觀察組所得數值高于對照組所得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所得不良反應發生率數值為9.68%低于對照組所得數值35.48%,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作為典型神經內科病癥,多見于新生兒群體中,受到多方面因素負面影響,使得患兒腦部組織形成缺血、缺氧病變,患病后,常見癥狀為意識障礙、口唇發紺、癲癇等,應重視;臨床上,針對該疾病的治療,多選用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方案,在為患兒實施該方案的同時,患兒受到的護理服務非常重要,能對治療效果和預后產生直接影響,兩者之間呈正比關聯性;細節護理作為科學化、人性化的干預措施,依據治療流程,為患兒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應用價值非常高,值得選用[5]。
綜上所述,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為常見危險性疾病,致殘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患病后,患兒會產生神經發育障礙,生長發育變得極差,細節護理在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新生兒行為神經功能,細節護理值得在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應用。
參考文獻
吳耀勛.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效果[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160-162.
王芳.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臨床療效[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6):3654-3655.
趙德寬.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的臨床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4):118-120.
劉冬麗,余鳳娟,李耀澤.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3):120-121.
唐萍,馮歡歡,劉鶯.選擇性頭部亞低溫治療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血清氧化應激因子及神經評分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0):5005-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