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宏天
【摘要】一直以來,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想當然地認為小學數學只是抽象的符號、冰冷的數字、嚴謹的概念、固定的公式和“耀武揚威”的習題.殊不知,正是這種“想當然地認為”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事實上,數學課堂原本應該是一種文化、一種歷史、一種有源頭、有來龍去脈的思想的傳承.基于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地滲透五彩繽紛的數學史,讓學生在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遇見”多姿多彩的數學史,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數學史中習得形形色色的數學知識.
【關鍵詞】數學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416《數學史滲透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系列論文之一).
“數學史”,顧名思義,就是指數學發展的歷史.具體來說,就是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數學史不僅追溯數學內容、思想和方法的演變、發展過程,而且還探索影響這種過程的各種因素,以及歷史上數學科學的發展對人類文明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等.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的數學史,主要表現為在數學發展過程中滲透一些淺顯易懂的數學知識,比如,數學故事、數學人物、數學問題、數學常識以及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等,以此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以此為課堂增值,以此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下面筆者將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淺顯論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史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深度挖掘是前提
數學發展的歷史是波瀾壯闊、源遠流長的.幾乎在每一項數學知識背后都蘊含著豐富的數學史.這些數學史并不是星羅棋布地出現在小學教材之中,而是有待于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去深度挖掘.教師深度挖掘數學知識背后的豐富數學史是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恰如其分、潤物無聲地滲透數學史的必要前提.
“乘法口訣”既是小學生學習乘法的重點,也是小學生學習乘法的難點.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乘法口訣”這部分內容興趣,教師可以嘗試將與這部分內容相關的數學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如,在我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乘法口訣了.那時候的乘法口訣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的,所以人們把乘法口訣叫作“九九歌”.
這些與教材內容相關,與學生認知相符的數學史不僅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以此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巧妙融入是關鍵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時候,教師如何巧妙融入是關鍵.何謂巧妙融入?就是說,趣味盎然的數學史應該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知識目標無縫對接,即讓學生在了解趣味盎然的數學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達成知識目標,在探究課堂重難點知識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了解多姿多彩的數學史.
課堂是由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構成的.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巧妙融入數學史,說到底,就是要將在課前深度挖掘地數學史恰如其分、潤物無聲地滲透到形形色色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去.
還是以教學“乘法口訣”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自主閱讀活動.自主閱讀活動的主題內容就是我國古代的“九九歌”.在自主閱讀活動中,教師還要適時地融入一些乘法口訣的內容,如,“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以及八八六十四等”.
因為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巧妙地融入數學史,所以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遇見”了多姿多彩的數學史,在多姿多彩的數學史中“相識”了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
三、核心素養是歸宿
當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廣大教師追求的共同目標.讓學生走進波瀾壯闊的數學史有助于發展他們的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史應該要本著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或者說,教師要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最終目的.
鑒于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時候不僅要立足于教材教學內容,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也要著眼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教學“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就首先拋出了一個數學問題:陽陽和爸爸一起幫助外婆摘蘋果,陽陽一分鐘摘8個蘋果,爸爸一分鐘摘16個蘋果,那么,陽陽和爸爸十分鐘一共能摘多少個蘋果?
在解決這道題目的時候,某學生列出來一道綜合算式,即“8+16×10=”.因為這道算式中沒有括號,所以按照運算法則,應該首先計算乘法,最后計算加法.但是,這道算式的準確計算順序應該是首先計算加法呀?
于是,在這樣的情境中,教師就引入了“括號”的由來:圓括號是公元17世紀荷蘭人吉拉特首先提出的.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了解豐富的數學文化.
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以核心素養為歸宿,那么,就能夠更好地發揮數學史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方面的作用,就能夠富有成效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史能夠切實改變當下小學數學課堂中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能技法輕思想方法,重“孤軍深入”輕“前后統整”的弊病,從而打造一片“數學史和現有數學知識教學”深度融合的新時空,以此鍛造孩子、滋養孩子.
【參考文獻】
[1]岑春豐.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以“圓的認識”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7(11):37-38.
[2]向慧.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的調查及有效策略的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2016(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