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苗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小學教育事業以及制度的不斷改革,小學教育作為學生教育中最為基礎的階段,對學生未來全面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而小學數學在整個小學教育階段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太過于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輕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在數學知識上的實踐探究能力和創新探索的精神,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發散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靈活的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從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高,為學生未來全面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從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在教學過程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制約著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1.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平時課堂作業的完成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會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不到發展,學習和解決問題上的創新精神也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很多學生在學習上就會比較被動,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而且教師在課堂上往往都是采取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學生很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互動當中.
2.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脫離也是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制約著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還使得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提不起興趣,這樣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讓原本氣氛活躍的數學課堂變得沉悶乏味,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也會大大地降低.
3.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的重點和針對性有待加強.課堂上提問的目的應該是一種檢驗學生對基本的數學知識以及是否熟練掌握數學技能的教學手段,但是很多教師由于在課前對要提問的問題并沒有進行細致的準備,所以在課堂上的大部分提問都是以隨機的形式來進行的,想到什么就問什么,沒有一定的提問重點和針對性,這就會使得學生難以掌握數學知識點,無法在學習過程中發散自己的思維,在解決問題和回答問題上就容易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策略
(一)聯系生活,優化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實用性較強和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起來,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樂趣,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重要性,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比如,在進行除法運算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假設你們的美術老師前年已經40歲了,已知老師有個女兒,老師的年齡正好是女兒年齡的倍數,且倍數不超過6,請問老師女兒現在可能是多少歲?”這樣與實際生活相關的題目不僅可以讓學生復習乘法運算,并從乘法運算過渡到除法運算,還能夠幫助學生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的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滲透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并不只是讓學生單純地去理解一些數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看待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而課堂教學活動作為組織和實施滲透核心素養的主要陣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設計一些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題時,要圍繞著核心素養來開展教學活動.
比如,教師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章節的教學時,就可以通過簡單的建模教學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和創新的精神,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去驗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還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提高其應用數學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促進他們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推動課堂教學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信息媒介素養也逐漸成為小學教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且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也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輔助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重視和興趣,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還有利于將抽象復雜的數學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直觀,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復雜的圖形和數據中發現數學規律,從而加深學生對相關數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更加快速有效地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比如,在進行“分數除以整數”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作課件,通過課件的演示清晰明了的展示分數除法和分數乘法的聯系,將“圖形”和“公式”對照起來進行分析和講解,在課件演示中學生能很清晰地看到哪一部分表示的是34,哪一部分是34的13,這樣利用幾何直觀的方式,實現“34÷3”到“把34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34的13”再到“34×13”的順利過渡,使學生能夠形象而深刻地理解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同時也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養成畫圖來表示數量關系的習慣,提升學生看圖、理解圖的能力,提高他們圖形思維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他們全面發展,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起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