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顥
摘要:時代不斷變遷與發展,當前互聯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家庭中,漸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便利與快捷。但與此同時,互聯網的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成為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中,我們對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了當前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 ? 信息安全 ? 問題 ? 對策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空前發展的世紀,各種新奇的科技產物也隨之誕生。互聯網,這個新世紀的代言詞之一,擁有著強大的獲取信息、保存信息的能力,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互聯網帶來的社會變革使各種信息的數據與數量都空前增加,互聯網網絡技術也成為人們獲取新聞資訊、便捷支付、即時通信的主要途徑。隨著互聯網應用在各大領域行業涉及范圍不斷加深,其影響力也不斷擴大。考慮到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便利性和經濟效益,多數行業都進行了積極嘗試和探索。各行各業的應用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大數據,目前我們經濟社會信息發展的大數據特征日益明顯,我們不僅僅停留在可以從網絡中獲取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通過整合或分析等手段創造出相應的價值。但是目前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實際應用經驗不足,導致互聯網信息安全方面存在很多隱患。酒店數據泄露事件在這幾年頻發,所折射出的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不斷引起公眾的關注與討論,一些企業或機構的信息和數據丟失使計算機網絡處于異常甚至癱瘓的狀態,對各種隱私信息帶來了嚴重的威脅[1]。因此,探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對于社會和個人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今,互聯網技術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應用,其所隱藏的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的焦點。目前,網絡信息安全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綜合類學科,所需知識涉及應用數學、數論、計算機科學、信息論、網絡技術等多種領域。從理論定義上講,互聯網信息安全是指某個網絡環境內的數據能夠保持準確性、完整性、可使用性,能夠不被無權限者竊取。可以從物理安全層面和邏輯安全層面分別理解互聯網信息安全的定義。物理安全淺顯易懂,就是指用于實現互聯網技術的設備和硬件沒有受到破壞;邏輯安全較為抽象,是指信息始終具有完整性和可使用性。綜上,互聯網信息安全可以理解為計算機網絡系統沒有因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外在人員的攻擊而使系統軟件、硬件和數據遭到破壞和丟失[2]。互聯網信息的安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傳輸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信息傳輸的保密性、信息傳播的可控性等。
(一)網絡黑客的攻擊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網絡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機,產生了某些掌握高超技術的技術人員非法入侵網站、數據庫、服務器等問題。非法入侵網絡的人通常稱為黑客,他們通過使用不正當手段對一個特定的計算機網絡發起攻擊,從而非法獲取大量的個人信息,給用戶的隱私帶來威脅。此外,病毒攻擊也是人們使用計算機網絡最大的安全隱患。病毒是一種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程序漏洞竊取計算機網絡企業和用戶信息的惡意程序,具有破壞性、潛伏性、觸發性等突出特點。計算機網絡病毒的攻擊會使得計算機網絡中企業和用戶的賬號信息遭受竊取。更嚴重的是,病毒非常難以清除,即使編寫者也難以預估其對計算機網絡的危害。因此,病毒始終是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的重要對象。
(二)網絡程序漏洞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同樣遵循科學規律,也需要從初級到高級、從基礎到完善的過程。所以很多計算機網絡存在著技術漏洞。此外,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是人為編寫的網絡程序,可能包含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條代碼,代碼中存在缺陷和漏洞是不可避免的問題。這些網絡漏洞數據安全造成很大威脅。由于網絡漏洞的不可避免性,因此對該問題的解決需要編程者不斷進行改進,彌補漏洞。一旦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出現了網絡漏洞,就可能會被不法分子發現并進行攻擊,大范圍地影響計算機軟硬件設備,導致使用計算機網絡的企業和用戶賬號處于危險之中,對系統中的數據造成威脅和危害[3]。
(三)人為操作失誤
黑客與病毒帶來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攻擊僅僅是外部威脅,目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很多問題往往是由內部人員的操作失誤引起的由于個人原因而導致的操作失誤。在計算機的使用中,其具體的運行狀態都是通過人為的具體操作來實現的,在操作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會受主觀意識的影響,可能會出現操作不當的情況,甚至由于在操作過程中不注重觀察細節,忽略計算機中的一些安全提示,同時在設置一些密碼或口令時由于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均可以給計算機的安全問題留下隱患。并且,盡管計算機、互聯網對大眾并不陌生,但也有很多人只是簡單了解其功能操作,對網絡的性能存在較大的認識局限,因此在操作時很可能發生錯誤,造成信息泄露的風險。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對大眾進行計算機知識普及進行解決。
(四)網絡安全意識不強
在人安全意識不夠強的時候,就很容易埋下隱患,比如忽視對計算機的殺毒、維護;不加分辨地安裝陌生程序等。這些完全由人引發的安全問題最容易發生,也很有可能引發更大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4]。并且用戶通過網絡發布信息,從而使得信息能夠被搜索引擎搜到。在該過程中,用戶發布的信息也可能包含了很多個人信息,這些私人信息在網絡上的快速傳播,就會導致出現嚴峻的網絡安全問題。更嚴重的是,大部分互聯網用戶都沒有繃緊網絡信息安全的弦,存在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比如在進行網購時,輕易填寫了真實的個人信息;或登錄網站時,注冊賬號需要姓名、電話、郵箱,甚至身份證號,導致了個人信息的泄露。
(一)加強安全防護措施
如減少個人失誤的產生(可以通過強化管理流程等)、強化防火墻、強化相應程序系統。防火墻技術就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技術。防火墻,顧名思義,就是用將危險抵擋于外部的技術和方法。在網絡技術中,防火墻是指能夠對局域網絡內部環境進行保護的技術。防火墻在實際應用中,既可以限制外部網絡對內部網絡的隨意訪問,又可在內部網絡訪問外部存在不安全信息網絡時進行控制。所以說,防火墻能夠將很多病毒和木馬程序攔截在局域網之外,避免局域網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脅。
(二)加強自身安全意識
解決互聯網時代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首先需要用戶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在上網的過程中要避免個人信息的泄露,不登錄非法和釣魚網站;其次對需要獲取個人信息的網站提高警惕,涉及到銀行賬號和付款等交易時,則應反復確認,不輕易付款,以減少個人的經濟損失。即使在個人信息泄漏時,也應及時拿起法律的武器進行自我保護。如今,網絡下的信息和資源魚龍混雜,只有從自身內部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信息安全。
(三)學會使用第三方殺毒或優化軟件
如使用殺毒軟件,電腦優化軟件等。如論文第二部分所述,病毒和木馬是影響互聯網信息安全的主要隱患。所以首先,要定期對計算機進行病毒查殺,查殺工具可以使用一些商業類的殺毒軟件,比如360安全衛士、騰訊電腦管家、金山毒霸、瑞星殺毒、小紅傘殺毒等等。這些市面上常見的殺毒軟件能夠有效分辨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為計算機提供干凈可靠的運行環境。其次,對于很多新購置的外部硬件設施,或者是來源不明的設施,在使用前都必須先進行病毒和木馬的查殺。第三,還有一些病毒通過電子郵件附件的方式傳播,因此要慎重下載、運行郵件中的附件,最好使用殺毒工具對其進行查殺后再打開查看。最后,計算機操作系統也會與時俱進,不斷提供補丁程序。最好及時進行系統升級,更新、修補系統自身的安全漏洞,能夠大大降低計算機遭受網絡病毒和木馬攻擊感染的概率。
互聯網技術促進了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網絡安全給個人信息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目前的網絡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黑客入侵、自身安全意識、系統完善程度、個人操作失誤等方面。互聯網的安全的保障是這個時代所必需的,所以這就也需要我們去加強安全意識,并需要在相關法律法規的監管下,運用各種網絡技術來對互聯網信息進行保護。
參考文獻:
[1]張莉萍.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分析[J].現代信息科技,2017,(01):109.
[2]馬月生.淺談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其防護策略[J].信息記錄材料,2018,(10):106-107.
[3]吳雪梅.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電腦迷,2018,(10):26.
[4]李淑渝.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及防范對策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09):8+10.
(作者單位:煙臺開發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