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雪
摘 要:為了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善于提問。提問有“直問”和“曲問”之分。所謂“直問”,是指疏通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的提問。所謂“曲問”,是指有一定難度和深度、富有思考性的提問?!爸眴枴焙汀扒鷨枴币惶孢M行,對成績差的學生可多用“直問”,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可多用“曲問”。這樣,便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全班學生都能得到口語訓練的機會。
關鍵詞:閱讀教學 訓練 口語 復述課文 想象補充
一、回答問題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是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常用的而又是極其重要的方式。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其目的不僅在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其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而且在于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善于提問。提問有“直問”和“曲問”之分。所謂“直問”,是指疏通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的提問。所謂“曲問”,是指有一定難度和深度、富有思考性的提問。“直問”和“曲問”要交替進行,對成績差的學生可多用“直問”,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可多用“曲問”。這樣,便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全班學生都能得到口語訓練的機會。
在口語訓練中,培養學生準確培養學生準確完整地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回答問題主要毛病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準確,二是不完整。為此,首先必須要求學生準確地回問題,也就是說,要他們扣住問題的中心,答在點子上,而不,答非所問,或者以甲代乙,或者畫蛇添足。其次要求學生完整地回答問題。就所答內容來說,是全面的,而不是以點代面,這者以部分代整體;就所用的語言來說,在結構上是完整的,毛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耙宰x代說”,是學生回答問題時常常出現的現象。“以讀代說”,就是學生以朗讀課文有關部分代替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從培養學生讀的能力著眼, “以讀代說”未嘗不可。但從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來看,這一做法未必見佳。讀和說既互相聯系,又有嚴格區別。如果回答問題時能做到改讀為說,把課文中的有關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恰當地表達出來,這對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很有好處的。有些文章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學生回答問題時往往運用“我”的口氣進行敘述。如出現這一現象,教師也要給予糾正,要求他們用第三人稱作答。
二、評述重點詞句
文章里的重點詞句,是指那些能夠突出中心想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對這些詞句進行評述,不僅有助于他們理解內容,受到思想教育,而且有助于他們進行口語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者寫秋色用了這樣的句子:“秋天,,樺和柞樹的葉子變黃了,楓樹的葉子火一樣紅,松柏顯得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教學中,有位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進行評述的:想一想,這兩句話里,哪些詞句用得好,為什么好,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思考片刻后,便-一說開了。有的說,“楓樹的葉子火一樣紅”這句話寫得好,它好象讓我們看到,楓樹的葉子紅得象火一樣,通紅通紅的;有的說,“更”和“蒼翠”這兩個詞語用得好,它說明秋天到了,松柏不怕寒冷,反而長得郁郁蔥蔥,驕傲地挺立著;有的說,“飛舞”這個詞兒選得好,它似乎讓我們看到,樹葉在林間飄來飄去,象在快樂地跳舞似的。經過評述,學生不僅進一步理解了這兩句話的含義,而且使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一次切實的訓練。
必須指出,引導學生評述的詞句,要有助于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掌握,同時要考慮這些詞句有無豐富的內涵,學生評述時是否有話可說。其次,要善于引導啟發,調動學生評述的積極性。
三、復述課文內容
復述是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有效形式。總的來說,復述有詳述、簡述和創造性復述之分,但它的具體形式卻多種多樣,現試舉幾種。選擇重點段、節復述。有些記敘文篇幅較長,情節也較復雜,可選其重點段、節指導學生復述。這種復述可在一個重點段、節講讀結束后進行。改變人稱復述。這種復述要求把第一人稱的課文改用美三人稱復述,或者把第三人稱的課文改為第一人稱復述。自者較易,后者較難。這兩種形式的復述,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改變結構復述。這種復述,就是要學生不按照課文原,的順序進行復述,而是按照教師指定的順序進行復述。指導學生復述要加強計劃性,一學期復述幾次,要通盤,慮。至于采用何種形式,得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麗
四、依據教材,想象補充
以教材為依據,引導學生想象補充,可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一位教師教《驕傲的孔雀》一課,在小結課文時,提出“孔雀受到花喜鵲的批評以后會怎么樣”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補充發展課文的情節。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有的說:“孔能受到了花喜鵲的批評,一定會慚愧地低下頭,紅著臉說:“喜鵲妹妹,我錯了!""有的說:孔雀一定會對喜鵲說:“喜鵲妹妹,謝謝你對我的幫助,我再也不驕傲了?!院?,他們成了一對好朋友?!?/p>
綜上所述,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完全可以貫串在講讀的過程之中,而且能與講讀緊密結合起來。只要堅持嚴格要求,學生的說話能力一定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 陳瑤.課堂觀察指導.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 劉鳳霞《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2013年
[4] 呂艷輝《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