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飛
【摘要】基于對我醫院實際用水情況的調查分析,發現其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所以,需要加強用水管理,促使設備的更新,給出可行性的建議,也促使節水效果的發揮和實現。
【關鍵詞】醫院;節水管理;建議
近年來,隨著江蘇省醫院后勤委員會對醫院節能減排的重視,醫療衛生事業得到積極發展,給醫療工作也提出較高要求。但是,實際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為就醫建設環境提出較高要求,保證用水節水管理工作的控制,促使其問題充分解決。在本文中,基于調查情況的分析,結合不合理問題給出有效的管理建議。
一、醫院用水問題分析
在醫院建設初期,自來水管道應用的材料多為鐵管,這些管道在實際操作和連接的時候不合理,很容易帶來明顯的滲水、漏水現象。同時,由于一些管道被嚴重腐蝕,也會導致管道存在嚴重的滲漏現象,自來水管的壓力較高,也會增加管道易滲漏破裂現象。
對于原有的便槽沖洗水箱,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是定時沖洗的,尤其是公共廁所便槽的應用,在夜間和白天人數不同,如果定時清洗一樣,將帶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情況。所以,一般情況下,需要加強不同情況的嚴格控制,以免帶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情況。
住院病區的公用開水爐的用水也存在問題,有很多醫院附近的居民會到病區開水爐打開水,而且每次都是好幾壺水,這不光是用水沒控制住,開水爐能耗也存在一定問題。
病房內的衛生間用水,病人真正的用水很有限,往往都是護工和病人家屬會毫無節制地用水,一人住院全家都在醫院洗澡的情況大有人在,護工也會每天都在病房衛生間洗澡。
對于醫療區內和室外公廁,在這些公共用水區域,各個人員之間都非常復雜,使用手動沖洗閥門在很大程度上會帶來明顯的被盜現象、一些人也會忘記關掉水龍頭,這些情況的產生都將帶來嚴重的水資源流失現象。
對于一些老式的設備,尤其是鍋爐使用的通風除塵裝置,每天在應用的時候,將消耗大量的自來水,該裝置要能達到節水目的,需要馬上淘汰。
二、醫院節水管理工作中的建議
(一)避免“跑、冒、滴、漏”現象的產生。為了給予問題的解決,需要引進大量的供水設施,并在期間加強維護和保養,確保其在正常的運行情況下,還需要重視自來水管的缺損情況,對已經嚴重腐蝕的管道進行定期更換。比如,安裝PPR塑料管道,其使用年限將達到30年以上,改造后也會發揮良好的節水效果。
(二)節水技術的有效應用。對于原有的便槽沖洗水箱,需要進行定期沖洗工作,特別是在病房中,廁所人數多,如果無法沖洗,將帶來很大問題,但夜間人員少,沖洗的次數頻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安裝便槽智能沖洗節水器,通過紅外線的方式,實施自動進水,避免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在完成改造工作后,醫院每天的節水數量不斷降低,其發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十分明顯。
(三)開水采用刷卡。每個住院病人打開水需辦理水卡,每張卡每天可免費打開水5分鐘,5分鐘大概能打兩三壺開水,滿足正常病人使用。醫院附近居民沒有水卡則無法打開水,這樣就避免了用水和開水爐的能耗浪費。
(四)病房衛生間淋浴采用智能水控一卡通系統。每個住院病人洗澡需辦理水卡,每張卡每天可免費洗澡20分鐘,滿足正常病人使用即可,這樣就大大限制了護工及病人家屬在病房濫用水的現象。智能水控一卡通系統設計遵循實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等原則:1.實用性。是設計工作中的主要目標,在具體設計期間,能滿足具體需求,也會保證實用原則的發揮和實現,且功能完善,兼容性強,使用戶更方便地實現各種功能 并且便于掌握。2.可靠性。智能水控系統要達到更穩定、安全運行,能達到故障問題的有效檢測和修復工作。3.安全性。智能水控系統能在很大程度上達到多個手段的安全控制,基于對安全管理體系的應用,同時數據加密方式,能避免數據受到破壞,也能避免不良信息的進入。4.經濟性。智能水控系統充分考慮到單位的經濟承受能力,選用先進的設備進行最佳性能組合,利用有限的投資構造一個性能最佳的系統。
(五)因地制宜,促使智能節水器的應用。在醫院區域外,尤其公共廁所,使用人員較為復雜,原有的沖洗閥、手動閥被破壞,常常存在長流水的現象。通過現場的調查和分析,可以對這種情況積極改善,比如:分體式紅外線智能節水器,能避免上述不良情況的產生,因為其內部安裝了紅外線智能節水器,獲得的效果好,能加強問題的詳細解決。
(六)恒壓恒流自動節水閥的安裝。該裝置在實際工作中,是對水壓進行調節,給予水流通道大小、水壓情況大小的調節。因為水流量、流速不受供水水壓的影響,能確保水流的穩定運行,同時,在醫院內的人員流動較大,人員成分較為復雜,使用這種裝置,飛濺小,手感舒適,不僅存在良好的降壓效果,也會對用水器進行保護。
三、總結
綜上所述,要實現醫院節水目標就必須要借助先進的節水技術,才能實現節水新突破。除此之外,人力的投入也是不可避免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羅云霞,毛躍紅,利婭等.關節鏡手術中的防水管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123-124.
[2]李旭.醫院建筑給排水系統節水體系構建[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