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祚河
摘 要:林業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產業,不僅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而且還具有環境保護的功能,強化營林育林經營管理至關重要。對此,本文首先對營林育林工作的意義進行介紹,然后對營林育林技術進行分析,并對營林育林經營管理要點進行了詳細探究。
關鍵詞:營林育林;意義;技術;經營管理
林業是我國可持續發展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保護生態環境、凈化空氣質量的功能。在營林育林、植樹造林的環境中,要求做好以撫育、保護等為主的經營管理,構建完善的森林生態系統,拓展森林資源。因此,對營林育林技術經營工作要點進行深入研究意義重大。
一、營林育林工作的意義
在世界經濟發展程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碳排放量逐漸增加,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明顯,環境保護已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國也積極構建碳排放交易平臺,為促進營林發展構建了符合時代需要的機制。通過加大營林育林工作投入,能夠為我國經濟總體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為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二、營林育林技術
1.苗種基地建設。在營林育林中,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良種。現如今,我國東北地區的種子園建設已進入第二代發展階段,而有些營林企業的落葉杉和云杉種子園依然停留在初級階段,有些闊葉樹種子園甚至處于起步發展狀態,與林業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多不足。由此可見,我國種子園發展水平很難滿足營林生產用種實際需要,這樣就會造成營林經營樹種單一、樹種更新速度緩慢、樹種品質無法保證等問題。對此,為了有效提升森林生態功能,應盡量選擇水土保持能力比較強、生長速度較快以及品質較高、符合市場需求的樹種。常綠闊葉的水土保持能力比較強,對此,可重點培育和發展珍貴闊葉林基地,在充分發揮其保持水土、保護環境的同時,促進林木良種化發展,滿足營林發展對于良種市場的需要。
2.封山育林,增強森林保護性能。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條件適宜的山區,實行定期封山,禁止墾荒、放牧、砍柴等人為的破壞活動,以恢復森林植被的一種育林方式。其投資少、見效快、用工少、效益高。對提高森林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都起著非常積極的影響。通過封山育林形成的林分植被種類增多,生物多樣性增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強,森林病蟲害減輕,林分質量提高。封山育林是改善林分結構、林內氣候和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天敵繁殖,不利于病蟲滋生發展,極大地減少病蟲害發生,增強森林保護性能的有效途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地封育區立地條件、林種、樹種和封育類型不同,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封山育林的成林標準。
3.營造混交林,構建良好的森林環境。混交林是兩種以上樹種所構成的林分。其中每種樹木在林內所占成數均不少于一成。林中如樹種搭配適當,可提高林分的生產率和穩定性,林木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生長比較迅速,病蟲害、火災的發生和蔓延較輕,且能提供多種多樣的木材和其他林產品,防護作用較強。因此,人工造林應該混交,一般混交森林凋落物層能夠形成腐殖質層,其很快就會分解。由于昆蟲的種類普遍較多,雖然說有些昆蟲并不會對樹木造成很大破壞,但是補充宿主卻能在無形中抑制一些寄生性,其將形成一個良好的森林環境,并且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因此,營林技術應該適用于樹的各種育種措施,尤其是增強對物種的抵抗力。同時也需要基于森林實際合理選擇樹種,可以多多引進一些外來物種。需要注意的是在混交時應該提升方法的多樣性,如:株間混交;行間混交;帶狀混交;塊狀混交;植生組混交。如:紅松與核桃楸、紅松與水曲柳等混交;杉木與馬尾松、杉木與臺灣相思、馬尾松與荷木、馬尾松與椆木等混交。
4.有效改善樹立生長條件。在日常培育樹木時應該保持良好的林中環境,林中環境好了,樹木才能茁壯成長。同時還需要及時清除樹木周圍的雜草,及時為樹木松土,除草能夠破壞害蟲的發育環境,而松土既能確保土壤中養分的均勻,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樹木根部的生長。另外,還需要緊密結合樹木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使用肥料,其根本目的是給樹木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提升樹木的抵抗能力。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切忌隨意盲目地選擇肥料,必須有針對性地選擇,確保肥料是無污染和無公害的,反之,就會嚴重破壞森林的生態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機率。對于一些僅僅是部分遭遇了病蟲害的植株,我們切忌連根拔除,而是應該把這些壞死的部分剪掉,這樣就有效避免了病蟲害對植株的影響,并且在無形中加快了樹木的更快更好成長。
三、營林育林經營管理
1.科學規劃。為了促進我國營林發展,應建立健全完善的、國家層面的規劃綱領,不僅需要統一全國營林規劃建設,同時還應兼顧地方特色,符合時代發展實際需要。現如今,在制定營林發展規劃大綱時,要求適當增加了林業生態建設所占比例,對營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進行動態化調整。另外,政府有關部門還應有效落實簡政放權政策,為林區自主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以外,還需要注意,改革當前的林業經營管理模式,并倡導承包經營制度,為林場發展建立健全經營責任制,加強監督問責,促進營林管理水平的提升。
2.營林管護。在營林育林和經營中,強化管理至關重要,通過植樹造林、擴增森林資源,可促進營林可持續發展,對此,必須加強營林育林管護經營,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加強營林管護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教育,可提升人民群眾對于管護森林資源和營林撫育重要性的認識,宣傳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到營林造林和撫育管理中,為營林育林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第二,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管護經營責任制,并將其落實到營林經營管理中。通過簽訂責任狀,可將森林管護責任落實到戶和人,進而形成經常化、制度化的管理形式。第三,建立營林檔案。在營林經營管理發展中,要求明確森林類型,確定營林撫育的區域分布情況,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營林育林監測固定樣地,對營林撫育情況進行監測和評估,總結營林育林經營經驗,促進營林育林經營水平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營林育林技術經營工作要點進行了詳細探究。森林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資源,現如今,人們對于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程度越來越高,基于此,必須積極應用先進的營林育林技術,并加強營林經營管理,進入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宏偉.分析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11):266-266.
[2]顧佳佳.關于森林經營分類與森林培育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7(19):125-125.
[3]葉劍鋒,周亞瓊,魏軍魁.封山育林工程管理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14):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