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 宿振偉
【摘 要】仡佬族民間信仰體現了仡佬先民的悠久歷史。仡佬人祭祖、祭神,沖儺等祭祀活動,體現了仡佬人不怕困難,開拓創業的信念和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探索和發揚仡佬族民間信仰, 可以促進貴州民族地區旅游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貴州仡佬族;民間信仰;現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C9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8-0233-01
仡佬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目前主要聚居在貴州省境內。遵義市的務川和道真縣是主要聚居地區,其余則散居在廣西、云南、四川等省區。淳樸、勤勞的仡佬人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而在仡佬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內容就是其民間信仰。仡佬族的民間信仰簡單說來是指普遍流行的各種形式崇拜,民眾在不同的節氣舉行儀式祭祀內心的“神靈”。
一、貴州仡佬族民間信仰的類型
總的說來仡佬族民間信仰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祖先崇拜、自然神崇拜以及圖騰崇拜。
(一)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存在于仡佬族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是貴州仡佬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各地的祖先崇拜也不盡相同。例如,竹王乃仡佬族祖先神,所以仡佬人形成了崇敬竹子的風俗。在道真的梅家寨,仡佬人如生育男孩,父母會將胎盤和雞蛋殼一起埋入竹林里,希冀得到竹王的保佑。而務川的仡佬族則崇拜“寶王”。“寶王”是務川仡佬族開采朱砂的祖先,是仡佬族人心中的財神和保平安神靈。
(二)自然神崇拜
仡佬族俗語:“吃哪山的水,變哪山的鬼,以祭山為大。”山神、水神、火神、雷神等均是仡佬族信仰的神靈。貴州多地仡佬人聚居區至今仍存有大量的山神廟和土地廟。每到農歷節氣,民眾都會帶著各種祭品來廟里供奉祭拜,祈禱神靈保佑平平安安、五谷豐登。此外,還有動植物崇拜。貴州仡佬族尤其崇拜神樹,每一個村子都有神樹,不能砍伐。
(三)圖騰崇拜
竹為仡佬人最廣泛的圖騰。凡是仡佬人聚居的農村,在屋外都要種竹子。此外,在仡佬人聚居地都立有竹王廟,重要節日都會舉行祭拜。而在貴州務川、石阡等地的仡佬族則把鷹作為圖騰崇拜。
二、貴州仡佬族民間信仰的祭祀類型
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歷史演變,仡佬族人形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祭祀行為,他們通過具體的祭祀行為而表達自己的信仰,同時通過祭祀和日常生活的結合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仡佬人的祭祀活動漸漸演變成傳承本民族文化的一種特有方式。
(一)祭拜祖先。每當農歷傳統節日,仡佬族都要舉行祭拜祖先儀式,向祖先供奉祭品,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二)祭拜神靈。祭拜神靈是仡佬族人通過祭祀各種神靈從而祈求保佑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
(三)祭拜圖騰。例如貴州鳳岡地區的仡佬族就祭奉“蜘蛛神”。這里的人們特別愛護蜘蛛,從不傷害它們。每逢大年三十,民眾們都會聚集在山巖下的石洞前,擺放祭祀用品,然后燒錢化紙,在族長帶領下跪拜,并焚香禱告。
三、貴州仡佬族民間信仰的傳承價值
(一)仡佬族民間信仰傳承了這個古老民族的智慧,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現如今凡是仡佬人聚居的地方,當地的自然環境基本保持了原來面貌。
(二)仡佬族民間信仰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仡佬族寶貴的民間信仰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歷史證明很多散居的少數民族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基本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本民族精神文化以比較穩定的形式傳承下來,例如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三)保護和傳承仡佬族民間信仰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日新月異的今天仡佬族民間信仰文化也在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如何在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又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充分發掘貴州仡佬族民間信仰旅游價值不失為一條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熊大寬.仡佬族文化百科全書〔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2.
[2]翁家烈.仡佬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貴州通史》編委會.貴州通史簡編[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
[4]張曉輝.李天元 .仡佬族—貴州大方縣紅豐村調查[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 ,2004.
[5]李金蘭,郭亮.仡佬風存〔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