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名堯 阮坤雄
摘 要:作為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林業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人類生產生活所需物質的正常循環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伴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林業資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過度的林業開發從而導致林業資源明顯減少,生態環境因此而遭受到了破壞,加劇了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之間的矛盾。文章就生態保護和林業開發之間的關系展開研究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的協調路徑。
關鍵詞:林業資源;林業開發;生態保護;關系
林業資源不僅人類開展各項活動的物質載體,同時還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合理進行林業開發,并同時做好生態保護工作,一直以來就是關乎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然而伴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林業資源總量及人均林業資源持續減少,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已經對我國生態保護工作及林業開發工作兩者都產生了不良影響。文章正是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試圖研究分析生態保護和林業開發之間的關系,并提出提出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的協調路徑。
一、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之間的關系
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之間其實是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以及相互促進的關系。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生態保護一方面制約著林業開發,而林業開發另一方面又制約著生態保護,從而使得兩者之間存在著短期矛盾,此時似乎就只有一種選擇,要么繼續進行林業開發而忽視生態保護,要么進行生態保護而不再進行林業開發,兩者之間的矛盾似乎非常尖銳,以至于難以調和。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之間似乎又并不存在矛盾,因為通過林業開發而將經濟發展起來以后,就能夠拿出更多資金用于生態保護,加大生態保護投入力度,有效提高林業資源數量,確保林業資源質量。而將生態保護工作做好,又能夠進一步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最終使兩者實現共贏,可見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之間其實還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事實上不論是生態保護還是林業開發,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夠給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改善人們賴以生存的空間,為民謀福祉,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所以在進行林業開發的過程中,正確認識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兩者之間的關系,將兩者之間的關系理順,并積極思考應采取怎樣的對策措施來實現兩者的協調發展,讓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這三者可以實現和諧統一,將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的協調路徑
1.提高農民生態保護意識
目前,我國保護林業資源的責任基本上是由各級政府所肩負,這種由政府肩負保護林業資源主要責任的方法在保護林業資源方面的確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是在全國各地都在尋求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背景下,不少地區的政府不得不向經濟發展方面妥協,從而使得政府既是執法主體,又是違法主體,這種既“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局面,無疑是非常不利于生態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的,并勢必會影響到生態保護成效。因此建議一方面出臺相關法律法規賦予農民一部分林業資源保護的主體責任,通過讓農民承擔一定保護責任來提高農民生態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各地應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的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認清當前階段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而提高他們保護林業資源的意識,使廣大農民群眾在保護林業資源的各項生態保護工作開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建立生態保護激勵機制
要想讓更多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到保護林業資源的生態保護工作中來,并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各地除了應積極采取相關舉措來有效提高他們的生態保護意識之外,還應當盡快構建相應的生態保護激勵機制,以農民群眾為主要激勵對象,以農民群眾的獲利為重點激勵目標。當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政府的誠意、感受到了生態保護的好處,才會產生保護林業資源的動力,才會自覺的投身到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中來。只有農民群眾樂于保護林業資源、積極保護林業資源,政府才能更好地開展后續各項保護林業資源的生態保護工作。如果對農民群眾的激勵程度不夠,必然會導致其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將會對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的阻礙。因此各地政府切不可等到農民出現了消極心理才加大激勵力度,而是要從一開始就重視生態保護激勵機制的貫徹落實,并深入一線確認農民群眾是否享受到了相關激勵措施。
3.科學合理進行林業開發
林業開發不能單純地砍伐林業資源這一途徑,而是應當積極探尋科學合理的開發途徑,既實現林業開發目的,又能夠同時減少對林業資源的砍伐,起到生態保護的目的。首先,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林地經營步伐。各地應當堅持長期得林、近期得利的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方針,充分利用現有的林業資源開展林地立體復合生產,大力推廣林菜、林藥、林菌、林禽、林畜、林游等產業模式,進一步加快林地經營步伐,不斷拓展林業生態功能和產業服務。其次,各地應當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積極創新林下經濟的產業組織形式,推進林下經濟產業化經營,并通過對利益聯結機制的不斷健全完善,促進林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圍繞市場需求對林業種養殖業結構予以針對性調整,大力生產適銷對路有著突出效益的林下產品,走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良性互動的綠色發展之路,讓農民通過林業經濟真正受益,提高收入水平,不再單純依賴于砍樹致富。
三、結語
總而言之,鑒于目前我國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兩者之間矛盾依然尖銳的問題,各地應充分認識到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兩者并不是絕對對立的,是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以及相互促進的關系。文章從提高農民生態保護意識、建立生態保護激勵機制、科學合理進行林業開發三個方面提出了生態保護與林業開發的協調路徑,希望能借此給予相關人員一定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馬雪亮,秦婷.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的平衡[J].現代園藝,2016(08):146-147.
[2]謝紅梅.淺談山區林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保護[J].農業與技術,2017,37(21):110-111.
[3]羅赟.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相關性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38(1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