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家司法救助是助力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檢察機關在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保障,最高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以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為平臺,將這項工作融入到脫貧攻堅戰中,綜合國家司法救助與精準扶貧,按照每個案件不同的情況,推動跨區域合作和多部門聯動,充分協調各部門力量,形成多維的救助工作格局,運用多種的救助方式,以達到效果優化和效能持續。本文以一基層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司法救助案為例,鮮明闡述了司法救助工作在脫貧攻堅領域的重要作用和貢獻。并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解讀,讓大家了解什么類型的案件符合司法救助的條件,以及最高檢和國務院一起發布的《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的出臺背景和具體落實原則。
關鍵詞 司法救助 脫貧 貧困戶
作者簡介:孫美麗,吉林師范大學經法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
中圖分類號:D9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080
近日,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緊密結合高檢院“深入推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專項工作部署,不斷加大對貧困戶、殘疾人等重點群體的救助力度,積極推進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2019年5月16日,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辦理首例貫徹落實最高檢與國務院一起發布的《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精神的案件。
積極作為,開啟救助通道。 2019年4月25日,劉某來到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反映其作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被告人楊某、徐某至今未賠償其經濟損失人民幣85868元,導致其現在生活困難,有病無錢醫治。該院控申部門在審查完相關材料后,主動告知劉某有申請國家司法救助的權利,并告知其準備相關文書和證明。
主動調查,夯實事實基礎。控申部門接收司法救助申請后,馬上進行情況核實。經查,2013年6月13日晚6時許,在公主嶺市黑林子鎮林楊某家,胡某因前妻與楊某某有男女關系,遂持刀闖入楊某家,將其家的摩托車等物品損壞,胡某持刀與楊某某的父親楊某、楊某某的母親許某發生撕打。許某與胡某撕扯同時倒地后,許某一手摟住胡某的脖子,一手搶胡某手里的刀,楊某將胡某手里的刀搶下來,用自家的刀將胡某扎傷,致胡某受傷死亡。經公主嶺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死者胡某系因左腿損傷致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申請人劉某是死者胡某的母親,案發至今,兩被告因無賠償能力,未實際履行民事賠償責任。申請人是殘疾人,一只眼睛失明。2017年劉某被確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三級聯動,彰顯檢察關懷。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按照《國家司法救助工作規定》《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中的相關條例,積極辦理劉某司法救助案,盡量縮短辦案期限,爭取司法救助金早日發放。吉林省檢察院第十檢察部也十分重視,當即表示申請人劉某的情況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給予其五萬元司法救助金。
2019年5月17日,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將五萬元的司法救助金送到劉某手中,從受理登記到救助金發放完畢僅用時19個工作日,實現了及時救助。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這起司法救助案件,是秉承司法為民和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也是踐行檢察服務和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對困難群眾實現更有力的幫扶,為脫貧攻堅貢獻檢察機關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國務院的扶貧開發部門一起發布了《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參與扶貧、貢獻扶貧的最好體現,是有力執行檢察職能,加強在司法過程中對貧困家庭的救助,強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大決心。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黨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制定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也是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一步。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國家在各層面實施精準扶貧,并作出很多重要的戰略決策與部署,力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又做出了全新的部署,強調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履行職能、主動服務群眾,是當今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國家治理的重要舉措,是檢察機關實現好自身價值的應有之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決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的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有關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并在此基礎上,切實執行黨中央發布的精準扶貧、脫貧的決策以及《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履行自己的職能,主動自覺地積極投入到脫貧、扶貧的偉大事業中。完善各級檢察機關的司法救助工作,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一份力量。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我們要貫徹主動救助的理念,作為一名檢察人員,要積極尋求那些符合救助條件、需要救助的貧困家庭,在當事人不知道可以申請司法救助時,檢察人員要依職權告知,并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同時,扶貧部門也可以將國家司法救助線索主動移送當地檢察機關;檢察機關應對扶貧機構發來的司法救助案件進行優先處理,以及那些貧困人員訴訟申請的司法救助案件也要加以關注并優先處理;我們秉持及時救助的理念,貧困家庭的生活艱難,我們要確保貧困人員能夠被及時有效地救助,尤其是那些急需救助的貧困家庭,檢察機關可以先行救助,而無需在案件辦理完成之后才救助;具體工作中,檢察機關與當地扶貧辦除了要幫助貧困家庭解決目前生活上的難題與困境,還要綜合救助工作和扶貧脫貧工作;此外,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建議檢察機關和扶貧部門要建立常態化溝通與信息共享機制,兩部門協同合作,一起指引并帶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有效地盡最大力量來救助貧困當事人。
最高檢與國務院一起發布的《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規定:刑事案件中受到侵害致死的被害人,主要依靠其收入生活的親屬或者其贍養、撫養的其他人,由于加害人死亡或者無法賠償,不能通過訴訟索賠,導致生活困難的,可以申請司法救助,本案的當事人符合本條規定。扶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有些貧困戶不是因為自身原因,而是因為意外導致生活困難或者沒有基本的生存能力,比如因為交通事故致殘,因為人身受到傷害等情況,帶來的后果是長期的、持續的、不固定的。這些情況下的能否作司法救助,并且于《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細則(試行)》這一文件中也明確指出了這一點,比如文件第七條作出如下規定: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獲得救助的人需要滿足下列條件之一:(一)刑事案件中受害者遭遇到侵犯后造成嚴重的受傷或是殘疾,因為加害者已經去世或是無法償還而沒有辦法借助于訴訟獲得相應的賠償而導致生活出現困境;(二)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遭遇侵犯甚至有了生命危險而必須盡快診治,無法付出醫療費用的情況;(三)刑事案件的受害者遭遇侵犯導致死亡,需要通過受害者的收入維持基本生活的近親屬或是被其撫養、贍養等的人,由于加害者的去世或是無法償還,沒有辦法借助于訴訟獲得相應的賠償而導致生活出現困境;(四)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遭遇侵犯,造成了財產的巨大損失,由于加害者的去世或是無法償還,沒有辦法借助于訴訟獲得相應的賠償而導致生活出現困境;(五)證明人、鑒定人以及舉報人由于其作證、接受司法鑒定或是舉報而帶來了加害者或其他人的嚴重打擊報復,造成了財產的損失或是人身傷害的,沒有辦法借助于訴訟獲得相應的賠償而導致生活出現困境;(六)由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的民事侵犯權利的行為導致的人身傷害,沒有辦法借助于訴訟獲得相應的賠償而導致生活出現困境;(七)由人民檢察院結合現實情況,認可的能被救助的其它狀況。
在基層中抓落實為司法救助工作的關注點。由于監察機關處于基層中的業務或是機構等數量達到了近80%,基層檢察院的優勢在于布局廣泛、親近廣大百姓以及便于為百姓提供各項服務,所以中國的司法救助工作認可的脫離貧困攻堅的重要的工作場所應該設置在基層。即對我們做出更高的要求:應當盡力整改一些基層院的司法救助工作對于脫貧攻堅的任務既不積極也不充分的情況,盡力使得基層院在救助工作上有所作為。上一級別的檢察院在對下級進行指導時,要及時糾正下級院坐視不管的情況,對其履行司法責任的情況實時監督,如果不予以重視和落實,要加以批評。為了更充分的做好這項工作,建議基層院利用專業人員創建出一個專業的機構來履行司法救助工作的職責,在支持脫貧攻堅的工作上更加的積極和充分。前文中的劉某司法救助就是突出基層的一個典型案例。
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刑事案件中,及時主動發現救助線索,并在辦理司法救助案件中,注意建立健全司法救助相關工作機制,探索創新救助方式,延伸服務觸角。始終將司法為民的理念貫穿司法救助工作始終,把司法救助作為扶危濟困、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式,用心、用情傳遞法律的溫度。辦理這種司法救助案時的時候,應堅決遵循公平公正、精準有效以及公開透明的原則,秉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宗旨,緊緊圍繞“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主題,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實現司法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