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活動的基本目標,就是讓大學生通過黨組織的學習活動,不斷增強思想上的本領、理論上的本領、實踐上的本領。針對傳統學習方式存在單一、單調、單薄的問題,需要以此作為問題導向來探索和構建充滿活力、吸引力的創新學習方式。“高能模式”是根據黨員學習的主要內容、構建層層通關的情景設置、分派團隊協作的共同任務、開展爭先創優的競賽評比的全新學習方式,是由一系列學習活動的具體環節所構成的實踐過程。
關鍵詞 學習型黨組織 大學生 學習方式 創新 “高能模式”
基金項目:課題項目:2018年度廣東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實踐研究——基于‘高能模式的大學生黨員學習活動創新”(2018BK011)。
作者簡介:盧文忠,廣東警官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D2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208
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加強學習,增強本領,提升綜合素質,是新時代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題中之義。為了進一步推動高校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以及大學生黨員在學習型黨組織中的學習,需要我們明確學習活動的基本目標,樹立學習方式的問題意識,探索學習方式的創新路徑,積極嘗試“高能模式”的學習方式來提高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本領和綜合素質。
一、大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活動的基本目標
大學生學習型黨組織是在高校教學和管理的范疇中開展黨員學習和教育實踐活動的團隊,其實踐要求和價值內涵充分體現了黨的建設與高等教育的有機統一,既要促進大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又要促進大學生黨員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學習型政黨建設的要求,大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活動的基本目標,是讓大學生通過黨組織的學習活動,不斷增強思想上的本領、理論上的本領、實踐上的本領,提高思想覺悟、提高理論水平、提高實踐能力。這些目標同時也決定了學習活動的主要內容。
(一)增強思想上的本領
思想上的本領是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本領和綜合素質的核心內容,是開展學習活動的首要目標。增強思想上的本領,實質上就是高校通過學習型黨組織的學習活動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思想意識的層面上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在思想意識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意識上提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偉大成就的認同感、自豪感,自覺抵制和批判各種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錯誤思潮,同時能夠自覺地用黨的紀律來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增強理論上的本領
理論上的本領是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本領和綜合素質的基本內容,是開展學習活動的基本目標。增強理論上的本領,實質上就是從知識文化的層面上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從黨的建設來看,就是讓大學生黨員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最新理論成果,學習和了解黨的理論和歷史;同時,從高等教育來看,大學生黨員學習和掌握自身所在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和掌握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所需要的科學知識和文化。
(三)增強實踐上的本領
實踐上的本領是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本領和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是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目標。增強實踐上的本領,實質上就是從行為表現的層面上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社會實踐能力,是思想上、理論上的本領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和體現。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就是要堅持思想與行為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正確的思想信念指導下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學習和掌握面向社會、團結協作、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大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方式的存在問題
開展黨員學習活動,提高黨員學習本領,向來是高校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上的常態工作,并不斷創新黨員學習方式。但隨著社會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的新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存在著諸多不適應進一步實現學習目標的問題,這為我們創新學習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問題導向。
(一)單一、單調、單薄的傳統學習方式
一直以來,高校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開展的黨員學習活動,努力更新學習內容,創新學習載體,翻新學習形式,力求不斷為黨員的整個學習過程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吸引力,但總體上仍然受限于通過傳統的學習方式來開展學習活動。根據相關研究指出:“高校在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過程中,仍然使用單調落后的學習方式,因而缺乏足夠吸引力。” 在一般情況下,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活動局限在讀文件、聽報告、開座談、寫心得的傳統方式上,這種傳統學習方式固然是開展學習活動的必要形式,但不利于充分調動青年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有些只是形式上和程序化的學習方式。實際上,這種帶有強制性、灌輸性、機械性特點的學習教育方式易于造成學習過程枯燥乏味的局面,單純依靠這種傳統方式,整個學習過程不免會出現風格上單一、形式上單調、內容上單薄的問題。因此,對于這些問題,應該在堅持傳統學習方式的基礎上創新學習方式,以新的學習模式來對傳統學習方式進行拓展、延伸和補充。
(二)充滿活力、吸引力的創新學習方式
針對傳統學習方式的存在問題,為我們創新學習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問題導向,那就是探索和構建創造充滿活力、吸引力的黨員學習方式,能夠讓大學生黨員積極參與、主動學習、自覺提高。所謂創新學習方式,就是根據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活動的基本目標,以新的思路來設計一種新的具體模式并運用于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活動之中。“高校黨組織的創新不一定是整個系統的創新,它可以是整體工作思路的調整,也可以是黨建工作中具體方法的改變。” 從提高學習效果的實際需要上說,就是把同樣的學習內容置于新的學習方式之中從而使整個學習活動過程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其中,本研究所提出的“高能模式”,就是旨在增強黨員教育和學習過程的活力、吸引力而設計和運用的創新學習方式,是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一種具體創新路徑。
三、大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方式的創新路徑
“高能模式”是根據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活動的基本目標及存在問題所嘗試和新建的一種具體學習方式。“高能”是一個網絡熱詞,意指高超的能力、過人的才干,也意指迎難而上、闖關奪隘的能人。倘若以此作為觀照,對于大學生黨員而言,“高能”實際上就是具備思想上的本領、理論上的本領、實踐上的本領。“高能模式”正是以此為立意來設計和運用的創新學習方式。
(一)“高能模式”學習活動的基本特點
“高能模式”是根據黨員學習的主要內容、構建層層通關的情景教育、分派團隊協作的共同任務、開展爭先創優的競賽評比的全新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特別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個體學習與團隊學習相結合、思想教育與專業學習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風格更加時尚,形式更加新穎,內容更加豐富,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的學習過程有利于每一個大學生黨員融入到學習的情景和任務之中,共同完成團隊所接受的通關任務,共同面對和克服各種難題的考驗,使參與者能夠更好地體驗到學習的趣味性、互動性、創造性、自主性、智慧性,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滿足青年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在基本需要基礎上的一種高級需要,主要傾向于主體提升精神自我和實現全面發展的需要,本質上就是‘自我實現需要的特殊形式和具體表現。” 正是如此,“高能模式”有助于大大地調動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
(二)“高能模式”學習活動的實踐過程
“高能模式”是由一系列學習活動的具體環節所構成的實踐過程。總的來說,
第一,明確目標,設置情景。這一環節由黨組織(支部)負責人根據學習目標(內容)、擬定學習主題來設計整個活動的流程以及各層通關的問題,包括思想政治的問題、理論知識的問題、實踐考察的問題。
第二,組建團隊,下達任務。這一環節就是讓黨員自主成立不多于10人的團隊,向其發放學習“攻略”,至此開啟學習進程。
第三,層層通關,邊過邊學。這一環節就是參與學習的黨員團隊根據學習“攻略”的指引迎接每一個通關考驗,每一關的問題都需要經過相應的學習才能解答,每一次的通關實際上就是對某一內容的學習,這就需要黨員學生充分發揮認真思考、團隊協作、實踐拓展、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但凡成功解答上一關的問題方可獲得進入下一關的提示,繼續解答下一關的問題,其具體流程如:“第一關:黨的理論”(完成后獲取提示)→“第二關:專業知識”(提示)→“第三關:外出參觀”(提示)→“第四關:忠誠測試”(提示)→“第五關:座談交流”(評比),最后根據完成通關任務的前后名次來實施活動評比,并進行學習心得體會的總結交流。其中,黨組織可以通過通關數量的設置來控制學習周期,各個通關中的題目、題量、題型、提示以及通關的流程,可以根據各高校的辦學特色和實際需要來進行設置,旨在彰顯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特色的同時使整個學習活動更加貼近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行為特點和學習生活需要。
由此可見,在整個“高能模式”的學習實踐過程中,特別需要每一個黨員學生都融入情景,深入研討,展現智慧,團結互助,力爭上游,共同完成通關任務,共同實現學習目標。
這樣一來整個學習活動過程將充滿活力和吸引力,從方法論意義上拓寬和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間,“超越原有的教育學習場域,全方位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在“全空間”的學習過程中,以“高能”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和展現“高能”的黨員學生,不斷提高黨員學生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實踐能力。“高能模式”無疑是大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學習方式創新的一種具體、有效的探索和嘗試。
注釋:
黃建軍.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66.
張成龍.高校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99.
盧文忠.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層次理論研究[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
盧文忠,鐘文苑.空間教育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創新[J].高教學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