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峰
(張家港市錦豐鎮(zhèn)人民醫(yī)院 江蘇 張家港 215625)
急性腦梗死是我國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急癥,主要是由于腦組織受到損傷,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腦供血不足或者供血障礙,這樣的病癥很容易出現(xiàn)致殘和死亡現(xiàn)象[1]。當發(fā)生腦梗死病癥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會隨著梗死面積的增大,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癱瘓、精神障礙、癡呆、失語等后遺癥,甚至是死亡等嚴重后果。本文就主要對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腦梗死中的臨床治療效果予以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9月-2018年3月急性腦梗死患者44例出來,隨機均分為兩組,觀察組中包含15例男性,女性患者占7例,年齡在42~85歲,平均年齡(62.8±9.21)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占16例,女性患者占6例,年齡45~82歲,平均年齡(61.68±8.31)歲。納入標準:(1)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且簽訂知情者同意書;(2)首次發(fā)病或者是入院時的發(fā)病時間沒有超過兩周;(3)經(jīng)過頭顱或者是磁共振成像確診;(4)滿足急性腦梗死的相關診斷標準。排出標準:(1)對阿托伐他汀有過敏現(xiàn)象出現(xiàn);(2)研究之前已經(jīng)開始使用阿托伐他汀;(3)有手術史;(4)心、肝、腎等功能不健全患者;(5)在妊娠期的患者。
所有患者開展治療都實施抗血小板、降壓、溶栓、抗凝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按照20mg/d進行服用。以1個月為治療時間。
對比兩組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并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情況、斑塊積分、NIHSS評分及CRP評分。其中NIHSS評分是從語言功能、運動功能、意識等方面開展評價。斑塊積分總分為4分,分值越高表示斑塊厚度或者是個數(shù)越多。
以SPSS19.0處理本文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卡方或t檢驗,P<0.05則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TC、LDL-C和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NIHSS評分和斑塊積分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水平、CRP、NIHSS評分、斑塊積分變化
兩組患者在開展治療過程中均出現(xiàn)了腸胃反應、過敏等不良反應,其中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占比4.54%,對照組患者中有1例,占比4.54%。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無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導致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加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炎癥,這也是導致頸動脈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差的一個重要因素[3]。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早期、進展期及預后整個過程當中都有可能會出現(xiàn)炎癥。
阿托伐他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他汀類藥物,作為一種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降血脂是其最主要的功效[4]。阿托伐他汀通常應用在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是一級預防藥物,其在急性腦梗死的預防中效果顯著,有利于降低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風險。通過本文研究結果也可以看出,將阿托伐他汀應用于進行腦梗死患者的治療及預防當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早期治療急性腦梗死提供很多可靠的療效。通過本文研究結果也可以看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腦梗死中的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藥物,效果顯著,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