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永文
(玉溪市紅塔區研和中心衛生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作為臨床慢性活動性胃潰瘍與胃炎的發病主要機制,對于幽門螺桿菌(HP)的有效清除不僅可有助于潰瘍的康復,同時對于治療后患者復發率的降低可發揮顯著的作用。而在當前以常規的方式治療主要是以實現短期的療效為目的,因此對于降低HP陽性率在提升該癥臨床療效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以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幽門螺桿菌呈陽性的消化道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四聯方式對于該癥HP清除與胃潰瘍恢復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以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消化道潰瘍患者,采用單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1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15例,年齡為29~67歲,平均為(46.75±5.92)歲,病程為0.4~5年、平均為(2.75±0.36)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18例,年齡為28~71歲,平均為(47.79±6.23)歲,病程為0.5~6年、平均為(3.17±0.54)歲。兩組患者均經胃鏡檢查其HP呈陽性;排除患有其他器質性障礙等疾病的患者,以及近4周使用質子泵抑制劑與抗生素等藥物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其中對照組主要以包括:1g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20mg的奧美拉唑與0.25g的克拉霉素予以2次/d三聯方式的治療;而觀察組則以100mg的果膠鉍、10mg的雷貝拉唑、0.25g的克拉霉素與1g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予以2次/d四聯方式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均予以持續4周為1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者經1個療程治療后幽門螺桿菌陽性率與臨床有效率。其療效評價指標包括:痊愈是指采用胃鏡檢查顯示患者潰瘍完全愈合,其HP檢測呈陰性;有效是指患者潰瘍面積減少50%以上,HP檢測或仍呈陽性;無效則是指患者均為達到上述的指標要求,或仍趨向嚴重跡象發展[1]。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4.8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08%,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5%,比較結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情況[n(%)]
隨著目前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期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均會造成消化道潰瘍癥狀的發生,從而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生活質量。而作為消化內科中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該癥的發生具有較高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與復發率等特征。通常則主要以胃酸分泌過剩與幽門螺桿菌呈陽性為的表現癥狀,對此,在該癥治療則應以胃酸的有效抑制,以及HP轉陰為治療目的。
依據對HP的臨床研究發現,HP可經多種方式在胃黏膜或黏液中游離,以及附著在胃表面上,并嚴重影響消化系統功能正常運行。因此在此次研究中,作為一種有效的H+ -K+ -ATP酶和酸分泌抑制劑,雷貝拉唑可在活化酸性胃壁細胞及胃酸分泌抑制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有助于對三磷酸腺苷酶合成的有效抑制[2]。而該藥則主要以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的代謝,在其生活利用度不受任何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可具備較強的安全性。另外,雷貝拉唑對于患者消化道pH的快速提升與酶敏感抗生素的穩定可發揮顯著的作用,從而為阿莫西林與克拉霉素的同時應用提供良好的pH環境。另一方面,阿莫西林則主要是以細菌細胞壁合成的抑制,并在較低酸度的狀況下起到迅速殺菌的效果;而作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克拉霉素則以細胞核蛋白50S亞基聯結的阻滯起到抑制蛋白質與殺菌的作用。但同時任何單一抗生素的應用均可增強細菌的耐藥性。對此,以四聯療法的應用可有效促使雷貝拉唑提升患者消化道的酸堿度,從而有助于抗菌藥物作用的發揮。同時由于具有較強的膠體特性,果膠鉍在酸性介質中可在胃黏膜形成一層有效的保護膜,因此聯合雷貝拉唑的應用可獲得理想的臨床效果[3]。而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為4.8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08%,以及其臨床有效率為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5%。
綜上所述,以臨床四聯療法對于消化道潰瘍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有效降低患者幽門螺桿菌的陽性率,同時可有助于患者潰瘍癥狀的消失,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