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天
(臨沂市交通醫院 山東 臨沂 276000)
急性腦梗死疾病為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病變,在腦血管疾病中人數占比高達70%,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積極改善預后是此類患者的主要治療目的[1]。本文將重點分析通過聯合應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以及氯吡格雷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治療價值。
抽取院內自2017年1月-2018年8月診治的78例急性腦梗死病人,隨機分組。觀察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齡53~86歲,平均(62.6±1.2)歲。對照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齡52~87歲,平均(63.2±0.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之后采取急性腦梗死的常規治療方案,包括給于營養腦細胞和控制血壓等相關治療措施。對照組在該基礎上采取常規的抗血小板以及降脂等治療措施,即阿司匹林片口服,100mg/次,1次/天,阿托伐他汀鈣片,口服,20mg/次,1次/天。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需聯合應用氯吡格雷治療,口服75mg/次,1次/天。兩組患者需連續口服治療90天。
(1)根據患者NIHSS評分和病殘程度肚臍療效予以評估,分為基本痊愈:即NIHSS評分下降≥90%,病殘程度達到0級;顯效:即NIHSS評分下降46~89%,病殘程度達到1~3級;有效:即NIHSS評分下降18~45%;無效:即NIHSS評分下降<18%。(2)對比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況。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97.44%,對照組87.18%(P<0.05)。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兩組治療前TC、TG、LDL-C、HDL-C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TC、TG、LDL-C、HDL-C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s,mmol/L)

表2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s,mmol/L)
組別n時間TCTGLDL-CHDL-C觀察組39治療前4.52±0.871.81±0.763.77±0.801.21±0.20治療后2.87±0.611.06±0.521.34±0.651.37±0.39對照組39治療前4.58±0.741.80±0.793.76±0.811.26±0.21治療后3.02±0.721.36±0.611.76±0.731.30±0.26
腦卒中病人在其疾病進展期內血小板活化聚集,在其疾病產生及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積極調解其血脂水平并配合抗血小板治療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通過應用他汀類藥物有助于降低患者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并且可抑制患者全身性的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藥物阿托伐他汀為具有選擇性的還原酶抑制劑,有助于降低患者機體血清膽固醇水平,同時能夠改善血小板膜具有的流動性,能夠對血小板聚集產生良好抑制性作用。阿司匹林則是缺血性腦卒中病人治療中的常用抗血小板的藥物,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腦卒中以及相關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通過聯合應用氯吡格雷有助于進一步強化阿司匹林對于患者機體膠原誘導血小板聚集效果,通過聯合應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可發揮兩者協同作用,能夠有效避免血栓形成及擴展,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流變狀態,可緩解血小板聚集速度,避免梗死面積的繼續擴大[2-3]。從此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療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總體療效好于對照組,同時治療后血脂水平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該三聯藥物治療方案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治療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通過聯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以及氯吡格雷可提升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并顯著改善其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