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蓉
(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外科門診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患者流動性強,病情較為多樣,并且就診時間不確定,一些患者由于等候時間較長容易出現厭煩情緒,從而降低對治療的滿意程度,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引發患者之間的糾紛[1-2]。外科門診是醫院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科室,就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加強重視程度,采用新型護理模式進行應用,更好的幫助患者提升治療效果以及滿意程度。
本文將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入院的100例外科門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探究,將以上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患者此采用優質護理方法進行應用,對照組則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應用。對照組中總人數50例,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在40歲~72歲,平均年齡(47.11±2.2 1)歲。觀察組中總人數50例,男女比例為26:24,年齡在41歲~72歲,平均年齡(46.98±2.1 6)歲。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不存在統計學差異。
以上患者納入組別前應確保患者交流方法不存在障礙,能夠在護理過程中進行配合,并且保證患者精神方面正常。滿足以上條件即可將患者納入組別展開探究。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對患者開展護理。患者入院后應首先組織患者掛號,掛號過后讓患者在候診區等候,等候醫護人員應該及時對患者講解相關的健康知識,加強患者對當前自身情況的了解,并且了解手術相關的注意事項,手術過后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按照醫生的醫囑對患者進行干預,并且出院前告知患者定期來醫院復診。觀察組則采用優質護理的方法進行應用,優質護理內容較為多樣,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容易出現焦慮、恐懼以及抑郁等情緒,部分情況下由于患者較多等待時間較長容易進一步加劇患者的不良情緒,因此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就診增強與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再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增強患者對自身情況以及治療方法的了解程度,增強治愈的信心。第二,優化就診流程。傳統掛號就診服務十分復雜,較長時間耽誤在排隊上,因此需要增強自助就診系統的使用(微信、自助機),通過自助就診系統直接進行掛號、治療以及取藥,縮短掛號時間,來提升就診的綜合效率。第三,加強門診醫護人員的培訓。醫護人員應該不斷進行繼續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進一步增強服務質量以及技能。
將患者的VAS評分情況、焦慮評分情況以及抑郁評分情況進行對比。以上評分均是通過本院問卷調查表所得出的。再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VAS評分、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評價指標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評價指標情況對比(±s,分)
組別例數時間VAS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觀察組50護理前3.49±1.4 348.35±3.8249.38±4.43護理后1.1 2±0.5445.84±2.1 145.31±3.31對照組50護理前3.34±1.2 149.73±3.5849.12±4.12護理后0.41±0.3238.23±1.2 139.74±1.3 4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n(%)]
外科門診是醫院較為重要的一個科室,該科室的人流量較大,病情十分多樣,等候時間不確定,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這一科室的重視程度,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人們在就醫過程中對護理的要求也進一步有所提升,因此本文結合外科門診中護理服務的應用展開探究,目的在于找出更為有效的護理方式在今后的外科門診中進行應用[3-4]。本文將常規護理以及優質護理方法展開探究,優質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并且將掛號就診服務進一步得以優化,有效的對患者的情緒進行了合理的疏導以及控制,通過探究得出結論為優質護理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VAS評分、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情況,還能夠較好的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以上指標均滿足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見優質護理方法的效果十分顯著,可提升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