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芳
(安慶市市立醫院神經內科 安徽 安慶 246000)
傳統護理管理方法不能適用于當代護理需要以及發展,本次研究內容為精細化管理應用于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進行本次研究的是在我院2018年4月上旬-2018年4月下旬進行后期護理恢復的64例神經內科患者。兩組研究方法中男性患者為37例,女性患者為27例。對照組32例患者的年齡維持在57歲~68歲,平均年齡為(61.0±7.0歲);患病時間在7月~2年,平均為(16.0±0.5)月;觀察組32例患者年齡56歲~69歲,平均年齡在(62.0±7.0)歲;患病時間在6月~2年,平均為(15.0±0.6)月;排除標準:(1)患者對臨床護理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具有過敏反應。(2)患者臨床數據不全或者是全部丟失。(3)不符合以下納入標準的患者。納入標準:(1)所選取的患者都是在我院神經內科相關部門進行相關護理的。(2)患者都是閱讀我院知情書情況下自愿參與研究的。
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常規護理管理方法,觀察組則是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進一步實施精細化管理方法,即護理過程中的精細化管理。(1)心理方面護理:患者在進行護理以及治療之前會出現恐懼、憂慮以及緊張等情緒,相關護理人員應該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患者的面部表情以及肢體語言等詳細了解其具體心理活動,同時在護理過程中應該對患者保持相對和藹的態度,盡可能滿足患者的疑惑。(2)環境方面護理:我院相關護理管理人員應該將患者的病房及時進行通風換氣,保證病房環境的整潔度。(3)細化工作流程:將對患者進行身體監測的時間調整到上午的九點到十點以及下午三點到四點,盡量避免影響到患者正常休息。同時對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的教育,告訴患者在日常身體恢復的飲食等事宜。環節質量控制方面的精細化管理:當患者入住我院后應該做好相關細節管理問題,加強患者皮膚方面護理,防止在護理過程中出現褥瘡。護理管理人員應該定時定期為患者進行翻身擦背等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輸液之前應該反復對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審核,避免出現輸液差錯等不良事件。建立較為細化的管理制度:管理過程中采用分層管理方法,主要是由護士長進行日常相關護理管理工作的監督,責任組長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指導以及評估,相關護理人員主要負責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對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燙傷、跌倒、墜床)發生以及護理滿意度指標進行對比。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n(%)]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滿意度對比[n(%)]
我院神經內科所收治的病患大多數年齡比較大并且部分患者會出現神志不清等臨床癥狀,因此對護理工作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1-2]。
臨床常規護理的方法對于神經內科患者治療后出現的消極情緒以及生活質量。在臨床常規護理基礎上繼續實施精細化管理方法能夠加強患者與相關護理人員的溝通,讓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患病時生理以及心理狀況,進一步加快患者恢復進度[3-4]。
綜上,將精細化管理方法運用于神經內科患者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