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惠瑄 周曉夏
(蘭溪市人民醫院 浙江 蘭溪 321100)
老年群體因自身生理健康水平下降,導致老年群體多伴有多種慢性疾病,經常住院治療[1]。對此,本研究給予老年住院患者予以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其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予以評估。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老年住院治療的患者66例,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實驗組(n=33)與參照組(n=33)。其中,男性老年住院患者45例,女性患者21例。最小年齡65周歲,最大年齡86周歲,中位年齡(75.84±8.03)周歲。有文盲6例、小學學歷6例、初中學歷20例、高中學歷30例、大學學歷4例。有工人職業9例、農民職業15例、干部28例、退休8例、其他職業6例。有內科住院28例、外科住院20例、婦產科住院8例、神經科住院1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學歷、職業、住院科室等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不具備顯著差異(P>0.05),分組方式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病情穩定的住院患者;(2)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本研究,自愿簽署相關協議。排除標準:(1)心、肺功能低下;(2)語言障礙;(3)精神類疾病或智力低下[2]。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形式,根據醫囑進行所有治療,對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實驗組行綜合心理護理干預模式,應用《醫院焦慮抑郁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予以評估,根據患者心理狀態實際情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掌握住院患者不良情緒及心理壓力產生原因[3]。酌患者心理狀態予以心理干預,安撫患者緊張、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緩解其心理壓力。耐心傾聽患者的想法,掌握其顧慮及懼怕原因,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及護理的認識水平,避免患者發生不良情緒。另外,重視患者親情支持,對患者家屬予以指導,使其掌握簡單的心理干預方式,促進患者與家屬間的交流,進而提升患者心理水平。
應用《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護理后生理機能、心理狀態、社會功能、活力等生活質量項目予以評估,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態分布;《醫院焦慮抑郁量表評分(HA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滿分21分,分數越高證明心理狀態越差。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及醫院焦慮抑郁量表數據,實驗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社會功能、活力等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參照組,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醫院焦慮抑郁量表評分較低,兩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老年住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及醫院焦慮抑郁量表比較(±s,分)

表 老年住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及醫院焦慮抑郁量表比較(±s,分)
組別例數生理機能心理狀態社會功能活力醫院焦慮抑郁量表實驗組3392.14±4.6494.45±4.8395.06±4.2693.41±4.396.45±1.07參照組3385.07±7.2284.16±8.384.63±8.1782.75±8.9210.38±1.96 t 4.73226.15546.50276.159510.1100 P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老年住院患者不良情緒發生比例較高,據悉,老年住院患者焦慮及予以發生率超過15.00%,對患者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危害[4]。對此,本研究予以老年住院患者實施綜合心理護理干預,能夠解決患者住院發生的負性情緒及心理壓力,在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社會功能、活力等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參照組,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醫院焦慮抑郁量表評分較低。護理人員需認識到患者自身病情及心理狀態實際情況,通過心理干預及疏導,進而保障患者護理效果。在實際護理工作中,應用多種方式對患者心理狀態加以全面干預,保持患者舒暢的心情,其應用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對老年住院患者予以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對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