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孫永紅 蘇建萍 崔莉青 彭青 王慧慧 馬麗麗
(1 新疆醫科大學 護理學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2 新疆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安寧療護臨床又稱其為姑息治療和臨床關懷,英國是其發源地,主要面向無痊愈可能患者的積極性和全面性的照護[1]。安寧療護通過醫護人員為患者實施優質的護理和照顧,能夠最大限度的減輕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改善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2]。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我院從治療的臨終患者中選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在平均分組后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現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根據患者住院號先后順序從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臨終患者中選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奇、偶數方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其中接受常規治療和護理干預措施的5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和安寧療護措施的5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包括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9例和21例;患者年齡(60~90)歲,平均(65.3±8.5)歲;疾病類型:呼吸循環衰竭和惡性腫瘤患者各為23例,其他4例。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包括男、女性患者分別為30例和20例;患者年齡(58~91)歲,平均(65.4±8.4)歲;疾病類型:呼吸循環衰竭和惡性腫瘤患者各為24例,其他2例。此次研究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且患者和家屬對護理措施無異議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和護理措施,具體為:及時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加強心理輔導,告知患者和家屬疾病發展至終末階段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對于疼痛嚴重的患者可應用一定劑量的鎮痛藥物,做好保暖措施,及時糾正營養不良。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安寧療護,具體為:(1)形成組織框架,對各崗位職責進行細化:①成立安寧療護工作小組,院領導擔任組成,其他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組長,臨床科室主任以及護士長、護理人員擔任組員。②安寧療護工作小組的主要任務是進行人力資源調配,同時組織各種重大決策問題或者疑難病例的討論,把好質量監控關,讓安寧療護各種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2)加強知識培訓,提高醫護人員臨床實踐技能:擬定系統化安寧療護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內容包括服務的宗旨、服務理念和特色、服務倫理以及當下國內外現狀和服務最新發展等。定期組織核心成員外出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家屬的家屬心理應激水平通過RSS (心理應激采用家屬應激量表)進行評估,共包含15個問題、3個因子(負性情感、生活被擾亂及心理痛苦),評分包括0-2分三個級別,心理應激水平和分值呈正比。從專業知識、服務意識、溝通技巧、團隊精神、科研能力5個方面對醫護人員整體能力進行評價,每項賦值1-5分,分值和能力呈正比。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數據顯示,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心理應激水平各指標(RSS、負性情感、生活被擾亂及心理痛苦)評分明顯降低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應激水平比較(±s,分)

表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應激水平比較(±s,分)
項目對照組(n=50)觀察組(n=50)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RSS13.9±4.315.4±3.012.2 ±4.710.4±3.6心理痛苦5.7±2.56.4±1.95.5±2.54.6±1.4負性情感1.6±1.2 1.8±1.01.7±1.3 1.1 ±0.9生活被打攪6.4±1.87.6±1.55.3±2.55.6±2.4
安寧療護是近年來臨床常用的醫療護理模式之一,與以往的養護模式(以治療為主)存有一定的差異,其更加注重對疾病終末期患者采取姑息治療,在充分尊重患者生命尊嚴的同時,給患者和家屬以精神鼓勵,盡可能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受眾多因素的影響,每位患者和家屬對死亡的認識都不同,而且臨床絕大多數家屬不主張告知患者病情,這樣很容易造成患者在知道病情后情緒起伏,引發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此次研究顯示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心理應激水平各指標(RSS、負性情感、生活被擾亂及心理痛苦)評分明顯降低 (P<0.05),說明構建安寧療護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有臨床應用價值。終末期患者對于整個家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應激源,很容易導致患者家屬產生各種負面情緒。
綜上,構建安寧療護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可以明顯提高患者滿意度,還能夠提高醫務人員整體工作能力,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