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武漢市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陽街沌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56)
近年來,由于人們周圍環境質量惡化、開放二胎使高齡產婦數量增加、飲食結構調整、生活壓力加大等因素共同作用,高危妊娠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高危妊娠孕產婦若未獲得及時干預將嚴重危及母嬰安全,應引起相關醫務人員注意?;诖?,本文將選取我院中心于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追訪的80例高危妊娠孕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討高危妊娠孕婦孕期管理與監測方法及對孕產婦、圍生兒的臨床價值,為提高母嬰安全提供切實詳盡的參考依據,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80例高危妊娠孕婦均經超聲檢查確診為宮內單活胎,其中年齡22~41歲、平均(31.2 6±0.17)歲,孕周10~30周、平均(19.15±0.17)周,分娩次數:初產婦51例、經產婦29例,合并癥:糖尿病31例、高血壓49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高危妊娠孕婦均分為研究組、對照組,每組n=40例,兩組孕周、年齡、合并癥、例數、分娩次數等數據對比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高危妊娠孕婦僅提供常規孕期管理服務,即告知其定期來院根據高危評分分級到相應級別 醫院復查各項指標,根據其實際情況應用相應降壓或降糖藥物等。研究組高危妊娠孕婦于孕期接受全方位管理及監測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高危妊娠孕婦孕期檔案,內含病史、家族史、用藥史、本次妊娠情況等基本信息,詳細列出孕婦需來院 在醫院定期復查時間,跟蹤記錄其每次檢查結果;②針對孕婦實際情況給予相應健康教育,如不了解自身及胎兒情況者可通過簡單介紹高危妊娠的定義、對母嬰的危害等方面從而引起其足夠重視,若孕婦對孕期管理及監測措施依從性較差,醫務人員可通過例舉既往未能夠良好接受孕期管理與監測的高危妊娠孕婦所導致的不良妊娠結局,從而使其提高孕期監測及管理依從性;孕期于家中休養,醫務人員應定期通過電話、上門隨訪、微信群及微信平臺等形式掌握孕婦現階段自覺感受,告知其一旦自覺異常需立即來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妊娠結局:記錄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妊娠結局,如足月分娩率、分娩方式、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等;②滿意度:記錄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對本次孕期管理工作滿意度,即分娩完成后出院當天上門進行產后訪視時指導入人群獨立不記名填寫由本科室中心自擬孕期管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該量表涉及孕期管理及監測方法、服務態度等,量表總評分范圍0~100分,分數越高則滿意度越優(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妊娠結局相關數據、自擬孕期管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評分結果均輸入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9.0,SSPS.19)軟件并行相應統計學檢驗,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n(%)]
2.2 兩組圍生兒異常發生率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圍生兒異常情況分析[n(%)]
2.3 滿意度
研究組高危妊娠產婦對本次孕期管理與監測工作滿意度評價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孕期管理與監測工作滿意度評價結果對比(±s,分)

表3 兩組孕期管理與監測工作滿意度評價結果對比(±s,分)
注:*對照組與之對比P<0.05。
組別例數自擬孕期管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評分研究組4087.15±0.67*對照組4070.26±1.69
妊娠期是女性生理特殊時期之一,高危妊娠不僅影響母嬰健康,若程度較重或未及時干預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研究表明[1],高危妊娠是導致母嬰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危險因素涉及不良生活習慣、孕婦年齡、孕產史、家族史、病史、用藥史、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研究表明[2],于孕期積極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將對保障高危妊娠孕婦母嬰安全、降低圍產期孕產婦病死率及圍生兒病死率均具有重要價值。
近年來隨著臨床醫療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等因素共同作用,全方位管理及監測理念已逐漸于臨床推廣并取得顯著效果。研究表明,針對高危妊娠孕婦孕期予以全方位管理及監測措施,此舉有利于醫生實時掌握母兒狀態,對制定下一步干預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有利于改善高危妊娠孕婦接受孕期管理與監測積極性及依從性,并最終達到更為理想的妊娠結局。本文也已通過分組研究后認為,經全方位管理及監測的研究組自然分娩率高達62.50%,且該組孕婦圍產期、圍產兒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組對孕期管理與監測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此結論與徐晶[3]等人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應用全方位管理及監測有利于高危妊娠孕婦獲得更優妊娠結局,對維持良好的醫患關系也具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