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常發生骨病,其主要表現為骨骼密度下降,患者腰酸背痛、身長縮短、駝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目前隨之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骨質疏松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根據部分研究顯示,骨質疏松除了與年齡關系最為密切之外,女性的經絕后與易導致其出現骨質疏松。由于骨質疏松患者易出現骨折、骨骼疼痛等現象,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水平,為避免老年人或將步入老年的中老人產生不必要的焦爐,本文將科普骨質疏松與常見的體育運動、激素、補鈣之間的聯系,為廣大中老年人提供一定防治骨質疏松的意見。
骨質疏松與補鈣的聯系,鈣作為骨骼中最主要的營養元素,缺鈣是導致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與青壯年相比,中老年人鈣吸收能力下降,導致鈣攝入不足,引發骨質疏松,因而補鈣在骨質疏松的預防及治療中至關重要,除通過食物補鈣、藥物補鈣,一般運動也可以間接補鈣,其原理是運動可提高需鈣閾值,促進人體鈣的吸收,運動不僅可以增加骨質,還能夠增加人體對鈣的需要量,而補鈣作為骨質疏松防止骨質疏松的主要手段,目前也是最無需成本的防止骨質疏松的手段。很多專家指出,經常鍛煉的人每日鈣攝入量最低為1000mg,否則其運動對其骨質的影響較小,因而中老年人在參見鍛煉只有需多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或服用一些鈣片保持鈣攝入量達到需求標準,而部分絕經女性運動后每日攝入量應當在1500mg左右,18~50歲的成人則每日需1200mg,青少年每日1300mg。
激素與骨質疏松的關系,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激素與人體的骨健康有關系,不同激素對骨組織的形成及代謝影響不同,經證明與骨組織有直接關系的激素有、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性激素,其中性激素對人體骨骼密度影響最為常見,一般磁性激素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是骨皮質增厚,促進鈣的保留及沉積,讓長骨骨骺及骨干融合加快,而絕經之后女性的雌性激素迅速減低,導致其每年都會丟失一定骨質,因此對于已經絕經的女性想要防止骨質疏松可用一定激素針劑或藥劑,補充體內磁性激素。同理,雄性激素也對骨質有一定影響,如果男性體內雄性激素減少,其骨質也會發生丟失,而隨年齡增長男性雄性激素下降,也會導致骨質疏松,因而男性在骨質疏松的防治上也可參照女性,補充雄性激素。
骨質疏松與運動。有研究表明,運動可以維護及提高骨礦物質的密度,由于運動產生的肌肉張張力和機械例作用在骨骼上,使骨內壓力改變,繼而刺激了成骨細胞生成,促進顧骨的形成和重建,繼而使骨密度增加。因而在骨質疏松的防治上運動可選為首要方法,其不僅可從補鈣角度提高人體鈣需求量,還可直接刺激骨骼形成和重建。不過對于中老年患者而言,運動的選擇和運動的類型至關重要,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以免在運動過程中受傷或者骨折,不僅未起到防治骨質疏松的效果,還為自身帶來困擾和麻煩,經研究發現,一般中老年人進行一些基本跑步、體操等運動,即可滿足刺激骨質,提高鈣需求量的條件。而青少年等則需一定程度的劇烈運動促進其骨質增長速度。
骨質疏松由于是常見的骨病,骨折后對患者影響較大,因此知曉骨質疏松相關知識,提高對骨質疏松的認知來有效進行防治對中老年人,乃至青少年都至關重要,一般有規律的體育運動、足量的鈣攝入、良好的激素水平可有效降低骨質疏松發生率,而運動需要根據個人自身年齡情況適當調整,激素補充也許在相關換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防止盲目補鈣和盲目激素補充,就鈣攝入方面而言,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一般每日需1000mg,且最好從豆制品中獲取,防止骨質疏松最主要的途徑應還是以運動和補鈣為主,其無需高成本,只要適當改變生活習慣,增加運動量,合理控制飲食即可達到有效控制骨質疏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