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建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患者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兒童糖尿病患者80例,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兒童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在此基礎上把所有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40例,針對患者的臨床特點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分析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兒童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與護理時,要對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下降,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兒童糖尿病患者護理措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糖尿病;兒童;護理干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with diabetes.Selection methods:from January 2016 - January 2018 treated 80 cases of diabetes in children patients,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es in children,on the basis of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40 cases,adopt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mplement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analysis the nursing effect.Results: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mprove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hildren,to th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full,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can get better care effect,the pati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levels,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is an ideal of children with diabetes care measures,has high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Children;Nursing intervention
【中圖分類號】R821.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036-01
近年來,我國的肥胖兒童在不斷增多,患有糖尿病的兒童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進行兒童糖尿病治療的過程中,不僅要開展有效的治療工作,同時也要針對糖尿病患兒的心理狀況和健康狀況進行深入和細致的護理,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恢復效果。因此對護理干預在兒童糖尿病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更好地提升糖尿病患兒的恢復質量,促進其健康成長,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兒童糖尿病患者80例,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兒童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在此基礎上把所有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4~16歲,平均年齡(8.1±1.3)歲,病程1~4.5年,平均病程為(3.2±0.6)年,采取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5~15歲,平均年齡(7.9±1.4)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為(3.4±0.5)年,針對患者的臨床特點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經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所有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
1.2.1 嚴格控制兒童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影響叮囑家長注重孩子的日常飲食,糾正家長的溺愛心理,在進行日常飲食搭配的過程中應當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在日常的正餐之外不再加餐,減少兒童的身體負擔,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控制飲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要和患兒及家屬講解其重要性與具體做法,使之自覺遵守;每周測體重1次,待病情穩定后根據患兒年齡定期測體重與身高,因生長速度可作為小兒糖尿病代謝障礙得到控制的1個指標;遵醫囑給予低糖飲食。在兒童運動之后可以給予少量的食物來加餐,這樣能夠保證兒童正常的生理機能,能夠讓兒童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達到更好地效果。同時應當對兒童的血糖含量進行定期的檢測,根據血糖的相應檢測數據來進行飲食搭配。
1.2.2 加強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由于糖尿病患兒在體征上會表現為肥胖,因此這類兒童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學校生活中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和排擠,這會對患兒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長期心理的作用下會對兒童的正常恢復和治療產生影響。針對這一情況,醫護人員除了保持善意和親切感外,還要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鼓勵患兒按照醫囑,進行治療,激發他們治療的信心和欲望。
1.2.3 注重對低血糖患者的護理。針對于低血糖患兒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這主要是指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針對低血糖患兒進行葡萄糖液輸入,以保證其自身正常的生理機能。低血糖會導致患兒出現突發饑餓感、心慌、軟弱、脈速、多汗,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的現象。在針對患兒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應當叮囑其對低血糖現象進行及時的處理,同時教會家長識別低血糖反應和低血糖的處理方法。
1.2.4 加強對排尿異常與感染糖尿病患兒的護理。在出現排尿異常的糖尿病患兒應當進行特別的護理,應當對這類患兒的排尿狀況進行記錄,同時要幫助患兒排尿。在針對患兒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患兒自身的清潔,這樣能夠減少在恢復和治療過程中的感染,要對兒童的指甲進行定期的修剪,對頭發要進行定期的清洗,減少感染的發生。
1.3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糖尿病是目前十分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形式,在對兒童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一定要注意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根據兒童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制定科學的糖尿病護理計劃,把胰島素注射、飲食干預和運動治療結合起來對患者進行護理,只有把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與護理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治療,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在對兒童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與護理時,要對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下降,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兒童糖尿病患者護理措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桂香,武姣.護理干預應用于兒童糖尿病患兒中的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5)
[2] 胡燕,李琳.探討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