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婷
【摘要】目的:探究延續性護理干預運用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風險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40例,對A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B組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對比兩組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幸福指數。結果: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具有顯著差異,B組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明顯低于A組,B組患者的依從性以及社會參與度明顯高于A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干預運用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風險中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干預;糖尿病足合并感染;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821.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065-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與此同時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增加,糖尿病的是其中主要的疾病之一,在糖尿病中糖尿病足最為嚴重,且治療費用最高,糖尿病足屬于慢性疾病,在其最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導致患者患肢功能的喪失,進而提高致殘率。近些年醫學界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即延續性護理干預,也就是從醫院護理延伸到家庭以及社區護理中,延續性護理干預在代謝疾病的應用已經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就探究延續性護理干預運用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風險中的臨床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40例,其中A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39~71歲,平均年齡(42.30±3.65)歲;B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42.62±3.75)歲。兩組資料比較后差異性小,符合研究要求(P>0.05)。本次研究的內容已經向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告知,并簽訂了同意書。
1.2 方法
對A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即對患者進行常規的住院護理以及出院指導。對B組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首先,對患者足部進行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足部的色澤、溫度、脈搏進行觀察,若患者足部顏色為白色、暗紅色、暗紫、黑紫,足部動脈搏動較弱或消失,則表明患者足部嚴重缺血缺氧,將會導致患者出現潰瘍或壞疽;其次,對患者的皮膚進行護理,在護理期間,要保證患者足部的干凈以及干燥,讓患者每天使用39~42℃的熱水泡腳,每次浸泡時間15至20分鐘為宜,以此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泡腳結束后,最好使用白色柔軟、吸水性強的毛巾將足部搽拭干凈,便于及時發現足部是否出現血跡或者膿跡,如若患者屬于汗腳,可以讓患者在足部擦抹適量的爽身粉,防止出汗,對于足部干燥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讓患者在足部表面擦抹適量的護膚品,切記擦抹在腳趾間。再次,對于患者的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以及病情,指導其進行合理的進食。最后,在患者結束住院治療后,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出院,并做好患者出院后其體重、血糖方面的控制,指導患者及時進行復查。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幸福指數,幸福指數主要包括患者的依從性以及社會參與度,每個調查項目的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就代表幸福指數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利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利用%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組間差異,當P<0.05時,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較 經過對比,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無明顯差異,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具有顯著差異,B組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明顯低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幸福指數的比較
經過對比,B組患者的依從性以及社會參與度明顯高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足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患者患肢出現疼痛、麻木,足部動脈博動逐漸減弱,甚至喪失搏動,從而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通常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多種因素引發的壞疽或潰瘍,所以,為了更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足,護理人員應在按照醫生囑托指導患者服用藥物基礎之上,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以及病情,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而提高治療效果[2]。
經過此次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缺乏有關糖尿病知識的認知,從而導致自身管理能力的缺乏,降低治療效果。在糖尿病足的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采取延續性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正確認識糖尿病,從而提高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向患者傳授有關疾病的知識,同時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干預,以此減少患者不良情緒的出現,促進患者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3]。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干預運用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風險中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利霞. 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15):228-229.
[2] 宋美茹. 分析延續性護理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風險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 v.9(09):208-210.
[3] 呂斌. 醫院-社區延續性護理干預模式對中高危糖尿病足患者自護行為的影響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39):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