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雅 張慧
【摘要】目的探討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技術在子宮腺肌癥的臨床應用。方法: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某院收治的子宮腺肌癥患者中選取60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對其治療前后病灶大小變化情況、治療效果、癥狀變化情況、痛經評分進行分析。結果:痛經癥狀總緩解率為86.6%;與術前對比,患者術后痛經評分有所降低,病灶體積縮小,組內差異明顯(P<0.05)。結論:子宮腺肌癥在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下的療效顯著,有利于減小病灶體積,緩解患者的痛經癥狀,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高強度聚焦超聲;子宮腺肌癥;療效
【中圖分類號】R81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089-01
子宮腺肌癥(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壁層的疾病,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特殊型。高強度聚焦超聲是一種新型無創治療方法,具有副作用小、有效、安全等特點,因此,可以為子宮腺肌癥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途徑。該文就某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子宮腺肌癥患者60例應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臨床效果展開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子宮腺肌癥患者中選取60例,年齡在36歲—4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8歲。納入標準:(1)自愿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2)不存在相關手術禁忌癥。(3)術前經盆腔MRI與臨床檢查確診為子宮腺肌癥。(4)近期不存在生育要求,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出現痛經癥狀。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系統疾病。(2)增強MRI顯示病灶彌漫性分布。(3)病灶體積難以測量。(4)有金屬類置入物存在于聲通道上,且難以取出。(5)存在生殖道或盆腔急性炎癥。(5)合并嚴重重要器官器質性病變。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所用儀器包括JC200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治療頻率設置為0.94MHz,采用機載超聲系統,焦距控制在138mm,超聲造影過程中采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劑。
具體手術操作方式:指導患者在治療床上取仰臥位,將其下腹部放置在脫氣水中,子宮前方腸道采用脫氣水囊進行壓迫,并采用機載超聲顯像對其進行定位監測,以此來確保聲通道避開腸道,防止腸道等非靶區組織受到損傷;開始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前以及結束治療時,均選擇采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劑對其行超聲造影,造影劑推入10min之后,開始對其行消融治療,治療功率控制在300W-400W之間,對病灶進行超聲逐層定位處理,在病灶中央置焦點,采用點照射方式對其行逐層掃描治療,采用機載超聲進行監控,發現靶區有明顯灰度增加現象出現時,便可以換下一個點治療,擬治療區域基本被灰度覆蓋之后,整個治療過程結束;完成整個治療過程后,將無造影劑充盈的體積作為依據,對治療效果進行判斷。手術過程中將患者反應情況作為依據,對輻射功率、部位、間隔時間、輻照時間進行合理調整。治療強度控制在(550.98±150.36)s/h之間,超聲輻照時間在(582.69±265.98)s之間。手術過程中,進行全過程鎮痛、鎮靜處理,以此來促使患者處于清醒、安靜狀態,完成手術后,對其加強對癥支持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治療前后病灶大小變化情況、治療效果、癥狀變化情況、痛經評分進行分析。
(1)病灶大小:將超聲圖像變化情況作為依據,病灶體積(cm3)=abcπ/6,其中a表示病灶橫徑,b表示縱徑,c表示前后徑,體積平均縮小率=總縮小率/總例數×100%。
(2)痛經評分:采用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對患者痛經癥狀進行評分,總分在0分-10分之間,其中7分-10分表示重度疼痛,4分-6分表示中度疼痛,1分-3分表示輕度疼痛。
(3)痛經癥狀緩解療效評定:經治療,痛經癥狀評分提高,則為加重;經資料,癥狀評分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則為無效;經治療,癥狀評分降低1分左右,但痛經癥狀并未消失,則為部分緩解;經治療,痛經癥狀評分降低2分以上,痛經癥狀并未完全消失,則為明顯緩解;痛經癥狀完全消失,則為完全緩解。總緩解=部分緩解+明顯緩解+完全緩解。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處理數據,若P<0.05,則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術后均接受隨訪,隨訪時間在1個月-1年半之間,治療效果為加重、無效、部分緩解、明顯緩解、完全緩解的患者分別有0例、8例、5例、35例、12例,痛經癥狀總緩解率為86.6%。且術后隨訪過程中了解到,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3 討論
子宮腺肌癥屬于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痛經與月經量過多為其常見的臨床癥狀。臨床上通常認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原因在于缺乏子宮黏膜下層,子宮內膜基底層細胞增生,對子宮肌層進行侵襲,并伴有周圍基層細胞增生、代謝性肥大的一種病變。現階段,該疾病發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對廣大女性身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
本研究中,痛經癥狀總緩解率為86.6%;與術前對比,患者術后痛經評分有所降低,病灶體積縮小,提示子宮腺肌癥采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痛經癥狀,縮小病灶體積。究其原因,高強度聚焦超聲屬于非介入性無創技術的一種,通過體外治療探頭能促使低頻高能量的超聲波從被覆組織穿過,在靶區組織聚焦超聲波,在生物體內病變組織中聚焦體外發生的超聲波,通過對超聲的空化效應、機械效應以及熱效應進行利用,促使焦點組織出現不可逆損傷與變性現象,周圍組織對其進行吸收。本研究中子宮腺肌癥患者采用該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后,術后痛經癥狀沒有加重,且得到有效緩解,病灶體積也明顯縮小,充分證明了該治療方式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子宮腺肌癥在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下的療效顯著,有利于減小病灶體積,緩解患者的痛經癥狀,安全性高,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欣,王曉娜,胡美麗,等.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子宮腺肌癥48例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6,37(1)
[2] 楊秀梅,朱麗華,時玲玲,等.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治療宮腺肌癥時病灶出現不同灰度圖像變化的意義探討[J].重慶醫學,2017(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