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琴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人工氣道患者管理工作中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方法: 隨機抽選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人工氣道患者80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抽簽法分組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中患者接受循證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意外脫管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人工氣道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率以及意外脫管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人工氣道;循證護理;肺部感染;氣管切開;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76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111-02
在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中建立和使用人工氣道為臨床廣泛使用,但在氣道管理中傳統(tǒng)護理的部分措施不但不起到幫助作用,相反會造成人工氣道創(chuàng)口的堵塞、感染,甚至肺部感染(包括VAP)等不利情況的發(fā)生[1]。最近幾年我院1CU患者應用人工氣道的人數(shù)顯著上升,因此,通過問題的提出尋找實證,將可信、有價值意義的科研成果作為證據(jù),實施最佳的科學管理以確保人工氣道通暢,有效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成為護理探究以及改革的重點。現(xiàn)對我院ICU病房在建立人工氣道患者運用循證理念,并實施循證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分析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人工氣道患者80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抽簽法分組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齡在27歲至58歲,平均年齡為(41.22±2.53)歲,經(jīng)口氣管插管的患者13例,經(jīng)鼻氣管插管的患者20例,氣管切開的患者7例,平均病程(4.16±2.08)天;觀察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齡在25歲至60歲,平均年齡為(43.61±3.52)歲,經(jīng)口氣管插管的患者11例,經(jīng)鼻氣管插管的患者21例,氣管切開的患者8例,平均病程(4.21±2.21)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人工氣道護理過程中對患者按照以往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護理,其中包括每2小時進行1次的傳統(tǒng)吸痰工作。觀察組是在護理實踐中對循證護理方法進行整合,再具體實施護理工作:(1)提出問題。以護士長、責任組長帶頭組建循證護理小組,護士參與其中。從臨床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中選取某一個作為循證題目。如人工氣道建立后患者會因無法溝通交流而產(chǎn)生孤獨感、不全面的治療頻繁發(fā)生,套管位置是否正確、套囊如何正確進行充氣、吸痰具體步驟、干濕程度是否影響氣道通暢、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規(guī)避VAP發(fā)生的注意事項等[2]。(2)根據(jù)問題制訂全面可行的具體方案,小組所有成員積極參與,進行查房觀察、展開會診、對疑難病例進行研討,搜集查閱有關資料和數(shù)據(jù)庫文獻。采用系統(tǒng)評價對方案進行綜合全面的評估,在臨床實踐中結合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和具體情況,糾正完善,使護理干預方案具有針對性。(3)具體實施。責任組長每天提前20分鐘到達崗位,在病床旁對患者進行觀察和全面評估,根據(jù)已經(jīng)制定的干預方案對當日的護理計劃有規(guī)劃地執(zhí)行,不僅要叮囑本組護士具體落實當日計劃,進行全天候交替性的輪查,對本組所提出的難點問題循證解決,還要及時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有利于患者負面情緒的緩解和消除[3]。循證所采用的方法為氣管套囊測壓表法,控制套囊壓力處于理想的水平,可有效減少對氣管黏膜帶來的損傷,避免誤吸現(xiàn)象的發(fā)生,分泌物的清除依賴于機械胸部震動排痰配合2 h的翻身,合理把握吸痰時機,適時進行吸痰操作。選用加溫濕化氧療,保持患者吸入的氣體相對濕度為100%、溫度處于33—36℃水平,因為干冷氣體會對患者呼吸道黏膜造成嚴重刺激,加溫濕化氧療可讓患者更加舒適,治療效果也更好。對吸痰方法選用 密閉式,氣道分泌物得以清除,若患者采用機械通氣的人工氣道,則進行集束干預的方式。通過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和護理的開展與實施,早期給予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經(jīng)口進食以及靜脈營養(yǎng)和管喂飲食對VAP的預防有很大作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意外脫管率以及護理滿意度。肺部感染標準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醫(y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 案)》,輕度肺部感染:體溫正常或低熱,呼吸道癥狀不明顯,X線顯示輕微斑片狀陰影,炎癥細胞輕度升高;中度肺部感染:體溫中低熱,呼吸道癥狀較明顯X線顯示斑片狀陰影,炎癥細胞明顯升高;重度肺部 感染:體溫高熱,呼吸道癥狀嚴重,X線顯示明顯斑片狀陰影,炎癥細胞嚴重升高。通過我院自制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該表為百分制,分為滿意(90分及以上)、一般滿意(介于60~90分)、不滿意(60分以下)三個等級,滿意率+一般滿意率=總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研究中的兩組數(shù)據(jù)使用SPSS15.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發(fā)生率(%)、平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x2、t檢驗,當P<0.05時,說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顯示觀察組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意外脫管率以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循證護理的開展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循證護理的應用可以使護士自發(fā)進行學習探究,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學會了如何對問題進行確認、分析和自我解決,有利于今后實踐中融入新思維,護理技術的創(chuàng)新以及工作方法的改進。在循證理念引領下,護理的學習研究與臨床實踐工作有機相結合,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尋找存在的問題,對大量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參考,反復研究之后得出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并加以實施。在精心的護理工作開展下對氣道進行嚴格管理,觀察組患者沒有發(fā)生氣道阻塞或者窒息的情況,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綜上所述,實施循證護理應用于建立人工氣道患者顯著提高了治療效果,降低了肺部感染率以及意外脫管率,患者的滿意度大大提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薛玉蕾. 循證護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氣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探究[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8, v.18(59):235-236.
[2] 陳曉潔,. 自制導引器應用于建立人工氣道患者難置胃管的循證實踐[J].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7(9).
[3] 汪涓,人工鼻對預防人工氣道患者肺部感染的Meta分析[J]. 中國護理管理,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