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坤
【摘要】慢性心衰,即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從而導致心肌結構和功能的變化。而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內科常見的重癥類型之一,其特點就是致死致殘高、病情較危重等,這類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對于人類生命的剝奪也是非常令人畏懼,所以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管理的經驗分享,是非常重要的。筆者通過對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管理經驗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有此類疾病的患者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管理;經驗分享
【中圖分類號】R81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116-01
前言
據流行病研究顯示,很多的慢性心衰患者在出院后五年的生存率比較低,已經與惡性腫瘤的生存率系相接近,完全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而其中導致患者再次住院的主要原因,是藥物治療方案和飲食干預不依從性。患者對于健康管理不夠明確或者不夠絕對,是導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生命收到威脅的重要因素。
1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的現狀
目前,從世界的范圍來看,Riegel研究了美國、澳大利亞兩個發達國家和墨西哥以及泰國兩個發展中國家,一共208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對其進行自我健康管理的觀察和研究。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多數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對于自我的管理和控制是存在問題的,水平也參差不齊,但其中美國的患者對自身的護理和健康管理是最佳的,泰國地區的患者健康管理最差,無法分享其經驗。針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的現狀,可以分析出在發展中國家的病患對于自我管控還是比較薄弱,且效果不太理想,隨著出院時間加長,其護理水平也呈現下降的趨勢。
2 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管理的經驗分享
2.1 飲食管理
作為慢性心衰患者,首先需要在飲食上有一個嚴格的控制。為了防止液體的潴留、癥狀的惡化及再住院治療。眾多的心力衰竭指南都建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飲食上低鹽低脂,嚴重的患者還要求被限制液體的攝入量,以免對身體不利。但是目前很多的患者在出院后并不能積極的配合飲食的管理和控制,對于低鹽的飲食也完全不能做到全部依從。心力衰竭病患在出院以后要求三個月內飲食中,每天的鹽攝入兩不超過6克,但是很多患者在出院以后就會逐漸放縱自己,不會嚴格控制飲食,導致再次入院或者情況出現危急。甚至很多的病人擁有錯誤的飲食和健康的理念,認為攝入鹽量多的食物,可以通過多喝水來排解。其實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觀念,對于心力衰竭的病人來說完全不能這樣做。很多病患的家屬對此的監督也不是很到位,餐館、外賣飲食等,完全無法控制低鹽,這也是病人無法完全每一天執行低鹽飲食原因之一。
2.2 日常活動的管理
在傳統的醫學理念中,認為休息是對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有力的基礎治療方法,避免強力的體育活動對于心力衰竭病人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在以往的自我管理中,總是建議病人盡量不進行運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醫學的進步,許多的權威機構和心臟協會都建議慢性心力衰竭病患在后期治療和自我管理中,可以制定與身體相關的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其實只要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進入了穩定期,就能夠對一定程度的運動和鍛煉耐受。這種時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需要考慮運動鍛煉的,對其身體也有一定程度的積極影響。現在醫學認為,體育活動只要適應身體且適量,就能夠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加健康。所以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方面,運動鍛煉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指標。
2.3 藥物的管理 對于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其中藥物的管理是其中最核心的一環。不堅持服藥的心力衰竭患者還是不少的,這一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出院后的患者,隨著病情的消退,在按時服藥方面依從性也逐漸減退。住院期間,有護理人員和家屬監督,嚴格遵醫囑,服藥情況非常嚴格;但是后期隨著患者依從性減退,很多再次住院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2.4 情緒的管理 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來說,情緒低落,甚至抑郁或者焦慮的消極心態也是大概率存在的。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高患病率且與心血管的負面性事件相關。焦慮的心態不僅不利于患者的康復,低社會的支持、家屬的不理解也是導致心力衰竭患者心態不佳的重要因素,這又成為患者再次入院的誘因。這種時候,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積極生活,不被消極情緒影響了身體健康,家屬也要對病患多關心、多照顧、多理解。
3 結語
筆者通過對理論資料和相關實踐研究,發展心力衰竭患者生活的質量、心情的好壞以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健康管理的能力是生活質量的預測要素,所以這也是很多學者想要去分析、分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原因。
總而言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由于國內很多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能力和執行力欠缺,所以筆者對此進行經驗的分享,也為醫護工作者對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參考,從而幫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身體健康,生活輕松。
參考文獻:
[1] 嵇克剛, 徐慶會, 施翔. 全程中醫特色健康指導對慢性心衰患者血漿腦鈉肽前體及心力貯備的影響[J]. 濰坊醫學院學報, 2013(1):56-58.
[2] 邱小芩, 藍春晗. 移動健康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健康管理中的應用與展望[J]. 內科, 2017(6):776-779.
[3] 王怡君, 金園園, 郭海燕,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跨文化自我管理健康行為變化激勵目標框架的構建[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8, 24(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