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超
相關研究指出,我國妊娠糖尿病發病率大約為1%—5%。妊娠糖尿病病情較為復雜,孕期感染、流產、羊水過多、早產、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產生風險較大,直接造成胎兒畸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胎兒宮內窘迫等,病情嚴重者會導致母嬰死亡。實施針對性有效的飲食指導,對于血糖控制、妊娠結局優化等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重點探究了妊娠糖尿病飲食干預現狀,并提出了有效的飲食指導方法,現總結如下:
1 妊娠糖尿病的飲食指導
1.1 飲食調查
采用24h膳食回顧調查的方法對患者三天之內的膳食予以調查分析,并予以科學分類。同時,如實記錄食品重量,了解每天瘦肉及熱量攝入量。通過了解患者的具體飲食情況,予以全面科學的飲食評價,并基于患者病情予以針對性飲食干預。
1.2 飲食知識宣教
醫務人員采取觀看教育視頻、課堂講座、發放飲食知識宣傳手冊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飲食知識宣教,促使患者掌握科學的飲食方法,養成合理的飲食順序習慣。進餐前,先使用少量的新鮮蔬菜,然后再攝入主食,食用時應細嚼慢咽,不得狼吞虎咽。告知患者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堅持少葷多素、少細多粗、少吃多餐的原則,不得使用大量油膩的食物,形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對于食物類型而言,不得食用大量的高淀粉食物,進食時應對主食攝入量予以合理控制,多食用粗糧以及雜糧等。
1.3 針對性飲食調整
通過調查,對患者的日飲食總熱量予以明確,基于患者身高確定標準體質量,對每天總熱量攝入量予以科學合理的調整。對于從事輕體力勞作的患者,應結合其具體體質量狀態,結合同體力勞作熱量需求相適宜的資料,對總熱量攝入量予以合理調整,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保持在60—70%范圍中,脂肪攝入量控制在20%—25%范圍中,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10%—15%范圍中。同時,對豆制品、主食等主要食品的特征進行全面分析,結合患者所需熱量,科學調換各種食物,對其進行針對性飲食干預指導。對于住院化療的患者,應確保飲食的多樣化,盡量清淡,補充一定的維生素及蛋白質。同時,告知患者應少食多餐,多攝入白開水,利于代謝物的順利排出,從而避免損傷腎臟。通過飲食的調整,還可縮短化療藥物在人體中的停留時間,軟化糞便,避免出現便秘癥狀。同時,餐后2h內,可指導患者進食酸奶,以此來優化胃液分泌狀況,提高食欲,加快消化。進食前后應用溫水對口腔進行全面清潔,避免滋生大量的細菌。
2 妊娠糖尿病飲食干預注意事項
目前,對于妊娠糖尿病孕婦而言,我國普遍采用以營養師為主、助產士或專科護士為輔的聯合模式,重點對孕婦的因素予以干預。其中,營養師以研討會、咨詢會等方式參與到飲食指導工作中,助產士或專科護士則重點對孕婦的資料進行廣泛收集,主要采取電話隨訪的方式。這一種多學科合作模式,可有效提高回訪的準確性,對孕婦予以持續性、專業的飲食干預,進而有效提高孕婦飲食行為的依從性。然而,具體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因專業營養知識的匱乏、職責的不統一,難以獨自完成高水平的飲食指導,對于營養師的依賴較大。隨著糖尿病專科護士的迅速發展,對于專科護士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怎樣獨立為孕婦提高科學、合理、準確的飲食指導是糖尿病專科護士重點面臨的挑戰。飲食指導是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基礎性機能,需加強專科護士營養知識的培訓,合理分工,促使專業護士職能的有效發揮,以此來為孕婦提供專業性、針對性的飲食指導。
對于農村或偏遠地區的衛生保健服務中心,因經濟水平、醫療條件、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妊娠糖尿病孕婦往往難以獲取有效的指導與管理,更別提飲食指導,需引起專業醫務人員的重視。相關研究指出,每周同偏遠地區或農村妊娠糖尿病孕婦進行5min的電話隨訪或郵件聯系,能夠對飲食方面予以一定的管理,引導孕婦改變不良行為胡習慣。由此得知,持續有效的院外隨訪可加強孕婦飲食的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基層醫務人員對于妊娠糖尿病孕婦的管理能力較低,所以應注重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尤其是血糖監測、飲食營養指導等知識,以此來促使偏遠地區或農村地區的妊娠糖尿病孕婦獲得科學的指導,以此來有效預防并發癥的出現。
另外,飲食干預過程中,醫務人員極易忽視妊娠糖尿病孕婦的心理狀況。相關研究指出,強迫病人改變飲食習慣會促使其產生強烈的焦慮情緒,因對其自己的飲食缺乏自主權,一時之間難以接受飲食方面的干預。所以,飲食指導過程中醫務人員應積極征求妊娠糖尿病孕婦的意見,對其飲食習慣予以尊重。基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婦,嘗試采用針對性的飲食知識傳授方法,同孕婦一起制定針對性健康食譜。親朋好友的支持對于孕婦的作用應引起重視,孕婦希望獲取他們的幫助與支持,在飲食指導過程中,應鼓勵親朋好友積極參與其中,為孕婦提供心理支持與安慰。相關研究指出,在妊娠糖尿病孕婦實施飲食指導時,可采取同伴咨詢干預方法,針對以前具有糖尿病病史的女性,應告知其飲食控制的必要性,充分掌握各種飲食知識,采取電話的方式開展咨詢活動。以這種同伴咨詢師為切入點,激發孕婦自信心的建立,逐步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3 結語
對于妊娠糖尿病孕婦而啞巴呢,血糖持續增長,加大了高危妊娠的發生率,嚴重危害到母嬰的健康。如果不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導致胎兒畸形、妊娠高血壓、早產、新生兒窒息等各種母嬰綜合征,臨床上應予以高度關注。對于這一疾病,臨床上應對其進行有效治療,主要治療方法為藥物、運動、飲食等,其中飲食干預的作用不可忽視,可有效確保孕婦的康復,強化治療效果。同時,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還有利于孕婦體重的控制,確保母嬰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對血糖予以有效控制。對于這一類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干預,可引導患者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掌握飲食食用原則及順序,吸收多樣性營養,從而逐漸增強對化療的耐受力,確保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