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產后出血疾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分娩并發癥,在我國產婦死亡影響疾病中處于首位,一般產后出血疾病都會發生在孕婦在生產之后的兩個小時之內,如果醫護人員不能對產婦在分娩之后進行有效的護理操作,或者是由于處理不當、稍有疏忽而造成產婦出現腦出血癥狀,那么產婦則有可能直接死亡。所以醫院必須要積極的引導產婦參與長期保健的活動,并在保健活動的過程當中對產婦進行健康知識、注意事項以及住院分娩過程的知識宣講。在對產婦進行圍產期保健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需要將產婦的自我檢測水平進行提高,這樣才能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的概率。
1 預防護理的內容
產婦在分娩結束之后的24個小時之內總共的出血量超過500毫升,在分娩兩個小時之內出現的產后出血癥狀的概率相對較高。如果是在分娩24小時之后出現產后出血的癥狀,那么我們可以將該類型的產后出血癥狀定為晚期產后出血。為了避免產道出血癥狀對產婦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產婦必須要對該疾病進行積極的預防。首先在孕期保健方面,醫護人員可以對產婦的健康癥狀,血液系統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的疾病進行及時的糾正,如果產婦在生產之前就患有其他類型的妊娠合并癥,那么產婦應該在生產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在醫院進行住院待產。在心理護理方面為了避免產婦出現恐懼心理和思想的顧慮,醫護人員可以向她們介紹分娩的過程以及成功分娩的案例,讓她們打消對分娩的恐懼。為了避免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體力過度消耗的情況,醫護人員需要叮囑產婦在待產期間多臥床休息。產婦在進行分娩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需要積極的進行輸血準備,預防產婦在分娩過程出現的各種不良癥狀。在分娩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需要做好輸血的準備,積極防治子宮收縮乏力現象,避免分娩過程操作粗暴現象的出現,嚴格地執行各項分娩手術。如果產婦在分娩結束之后具有出血的征兆,我以后永遠就需要使用縮宮素對產婦進行積極的治療,如果產婦在分娩之后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出現持續出血的癥狀,那么醫護人員需要仔細地測量和評估產婦的出血量,以避免產后出血疾病的延誤。
2 配合急救的過程
產婦在生產之后,醫護人員發現產婦具有產后出血的征兆,為了防止產婦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醫護人員需要立即為產婦建立起有效的靜脈通路,以防止患者在出現產后出血現象之后,進行及時的輸血操作。為了保證產后出血治療的過程能夠得到有效的血液循環治療,護理人員必須要按照醫生規定的要求進行具體的輸血操作和輸液操作,這樣才能在早期對產婦的休克早期癥狀進行發現。護理人員需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對產婦使用適量的補充劑以及止血藥物,同時還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對產婦的產后大出血原因進行分析。在日常護理方面,為了能夠讓產婦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穩定,護理人員需要保證產婦在護理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支持和睡眠支持,在保證產婦得到大量營養補充的前提下注意少食多餐。
3 防止失血性休克
為了防止存在產后出血疾病的產婦出現失血性休克的現象,產婦在疾病治療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采取臥位治療,并進行持續的吸氧保暖輔助護理,并對酸中毒等一系列休克癥狀進行糾正。除此之外,醫護人員還需要對產婦的呼吸量流量,血壓,脈搏,皮膚顏色等各項指標進行密切的監測記錄以及分析,避免產婦出現大出血癥狀之后存在體質虛弱以及感染的現象,最終導致失血性休克的出現。產婦在結束分娩之后必須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時定量的攝入足夠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并為后期的疾病康復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給予產婦以及產婦家屬,適當的心理支持
在對產婦以及產婦家屬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當中,醫務人員必須要對產婦和產婦家屬提供的意見進行耐心的聽取,而且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針對他們提出的意見進行滿足,這樣不僅可以為產婦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還能增加她們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對護理人員的依賴感和信任感,以此讓其獲得更多的安全感。為了減輕產婦對病情發展的關注,醫務人員可以使用放松療法或者其他方式對產婦的注意力進行分散。醫務人員在為產婦進行診斷和護理的過程當中,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樣才能為產婦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將病情發展情況告知產婦。當然,在該過程中醫護人員還需要將一些疾病治療的注意事項進行傳授。
5 結語
為了降低孕婦的產后出血發生率以及促進胎兒的健康成長,本文主要針對產后出血的護理過程提出有效的措施,并根據產婦在生產之前具有的產后出血疾病的影響因素進行記錄和分析,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產后出血癥狀進行有效的預防。
在孕婦生產結束之后,如果護理人員發現,產婦具有產后出血的征兆,那么醫護人員必須要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要求婦產科的工作人員對生產之后的孕婦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以及對其分娩之后的各項激素水平進行實時的監測,而且醫護人員在完成各項護理任務時,必須要秉持認真負責,科學嚴謹的態度和原則。如果對于孕婦產后出血癥狀存在發現不及時的情況,那么產婦將會在一段時間內,因為流血過多而出現死亡的現象。為了避免以上現象的出現,婦產科的醫護人員在為產婦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認真負責,同時為了能夠在發現產婦出現道出血癥狀時馬上使用專業技能為產婦存在的疾病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必須要具有超高的專業操作技能。這就要求醫院需要定時定期的對婦產科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當然,護理人員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也必須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將自己原本不了解的知識點進行熟悉的掌握,這樣才能將自身的技術水平不斷的提高,以確保在為產婦進行護理時,能夠做到萬無一失。產婦在分娩之前,醫護人員也需要,對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進行及時的發現,這樣才能給予產婦適當的預防措施以及治療措施并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概率。合理的為產婦日常飲食過程中的營養物質進行安排,并引導他們進行適當的運動,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性。當然在為孕婦進行營養物質提供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防止孕婦在懷孕的過程當中,引起胎兒變成巨大兒的情況,以增加產后出血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