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美玲
【摘要】目的:分析內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并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方法:以94例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47)和對照組(n=47),為對照組患者提供環境護理、病情觀察等常規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分析內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并為試驗組患者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對比2組患者跌倒發生率。結果:對照組8例患者跌倒,總發生率為17.02%,試驗組3例患者跌倒,總發生率為6.38%,試驗組患者跌倒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患者跌倒總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析內科住院患者跌倒相關危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其跌倒幾率,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 內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97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154-02
內科住院患者病情具有治療難度大、病情變化快等特點,患者身體素質較差且防護意識淡薄,發生跌倒的風險較高,病情輕微患者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擦傷等表現,病情嚴重患者出現腦震蕩、骨折等惡性事件的風險較高,不但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痛苦,還容易引發醫療糾紛,因此采取有效的跌倒防護措施具有很大的必要性[1]。此次研究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跌倒因素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94例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選患者均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合并多器官功能異常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精神模糊或者思維異常患者;惡性器質性病變患者[2]。入選對象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試驗組(n=47)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齡34-87周歲,平均(53.3±6.2)歲,對照組(n=47)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齡32-86周歲,平均(52.9±6.1)歲。比較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環境護理、病情觀察等常規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分析內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并為試驗組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如下:
1.2.1 加強疾病以及用藥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若心絞痛等病情發作需要立即向臨床醫生反饋并進行處理,同時告知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進行體位變換或者起臥時盡量放慢動作,防止意外發生。患者用藥后密切觀察其不良反應情況,避免由于藥物性低血壓或者四肢無力等因素導致跌倒[3]。
1.2.2 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在病床上安裝床欄,依照患者實際病情決定是否需要為其實施保護性約束,如使用安全防護帶等,對高危患者加強巡視力度。將患者常用物品放置在其拿取方便的地方,避免患者取物時跌倒。將防跌倒、防墜床標志張貼于患者床頭,隨時提醒患者并提高其自我防護意識以及防跌倒風險意識。規范擺放病房內設施,盡量消除危險因素,確保走道通暢,為行動不便患者提供輔助器以提高其行動時穩定性。
1.2.3 加強護理人員技能培訓 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防跌倒管理知識的學習,強化其安全意識和觀念,匯總和分析內科患者住院期間跌倒危險因素并及早采取預見性防范措施。
1.2.4 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活動能力和健康狀況,使其不愿麻煩別人的心理得到克服,能夠及時向別人求助。此外,還要幫助患者克服跌倒恐懼心理,適量活動,以防骨骼肌萎縮[4]。
1.3 評價指標 統計和對比2組患者跌倒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進行數據資料分析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包,x±s表示計量資料,(n,%)表示計數資料,以t、χ2檢驗比較組間差異,若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對照組8例患者跌倒,總發生率為17.02%,試驗組3例患者跌倒,總發生率為6.38%,試驗組患者跌倒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患者跌倒總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內科住院患者跌倒相關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患者自身因素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患者體質明顯衰退,營養不良、貧血等均容易造成患者跌倒。老年患者在進行體位變換、行走以及從事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時均容易發生跌倒;(2)疾病因素 內科住院患者病情進展迅速,血壓急劇變化、心絞痛、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頭暈、暈厥等表現,導致患者出現肢體運動受限和意識障礙等,進而造成患者站立不穩并出現跌倒等現象;(3)藥物因素 患者用藥后其血壓、心排量等均有可能受到影響,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并造成患者出現乏力、暈厥等表現,會加大跌倒發生率;(4)自我護理能力較差 部分患者對自身意識狀態以及行動能力估計過高,不愿麻煩陪護或者護理人員,容易加大跌倒風險;(5)護理人員因素 護理人員對神志不清患者、功能障礙患者、昏迷患者以及躁動不安患者重視程度不夠,未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跌倒預見性護理措施;(6)環境因素 地面濕滑、有障礙物或者室內光線不好,走廊、廁所無扶手以及鞋底不防滑等均有可能導致患者跌倒[5]。
及早根據跌倒風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能夠顯著降低患者跌倒發生率。此次研究中,對照組跌倒總發生率為17.02%,試驗組總發生率為6.38%, 2組患者跌倒總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根據內科住院患者跌倒相關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可使跌倒風險得到明顯抑制,同時還能夠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加快其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1] 曹娟.護理干預對心內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7,(33):136-137.
[2] 蘇慶文.綜合內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醫藥前沿,2018,8(22):354-355.
[3] 郁苗,萬麗.內科住院患者跌倒與墜床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飲食保健,2017,4(27):160.
[4] 孫藝玲,龍丹.探討血液內科患者跌倒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z2):172-173.
[5] 徐樹梅.內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研究[J].醫學信息,2017,30(2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