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萍
近年來,股骨頸骨折越來越常見,這種疾病的出現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數量激增緩慢上升,在生活中或許因為意外導致這樣的傷殘,對于股骨頸骨折大家了解多少呢?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能夠大致理解了。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股骨頸骨折,正確的斷詞方法是股骨頸/骨折,什么是股骨頸呢?股骨頸就是股骨頭是上端一部分,拿樂高的玩具小人舉個例子,每個小人的身子和腿是可以拆開的,拆下的“腿”最上面,就是人類的“股骨頸”,在我們看來,這個地方就是大腿的根部,人們經常說的腰胯,就是這個地方。從人體骨骼的角度來看,股骨頸就是股骨頭的上端,上面承載了整個上半身的重量,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想到一點,那是不是肥胖會導致股骨頸骨折呢,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事實上股骨是人體最粗大的骨骼,其能承載的重量超過體重的3倍,這種病癥常見于老年人,我們經常看見很多老人被撞了之后,扶著腰起不來,除去故意訛人的情形,剩下的,很大可能就是股骨頸骨折。因為老人的骨質疏松,髖部的肌肉松弛,能承載的重量大大下降,不需要非常大的外力,就能導致股骨頸骨折;如果青壯年了罹患這樣的病痛,多半是車禍,高處跌落等巨大沖力造成的,患者最明顯的癥狀就是不能獨立行走,嚴重的無法站立,甚至出現畸形。
一番簡單的科普,相信各位都已經大致了解了股骨頸骨折的一些基本情況,這里來談談如何對患者進行舒適護理,以提高術后的療效和促進患者的康復。
臨床上會先根據患者的病情做四類分型,最嚴重就是完全骨折完全移位,到這種程度,患者將會失去行走直立的能力,西醫的治療方法以手術和術后并發癥的護理為主,很多人都會覺得西醫在自己身上手術,打上鋼板并且用釘子,總覺得自己骨頭里嵌進去了東西,心理上抵觸的感覺,其實打釘子是為了促進愈合,增加骨頭的強度。釘子和鋼板兩年后取出來,在骨頭上的釘洞十二周就能長實愈合。回到正題上,醫院會根據分型和患者的年齡,劃分出兩種治療方式。
如果傷者還年輕,一般就會施行股骨頸內固定手術,切開大粗窿位置的皮肉,露出骨頭來,用電鉆將三根帶螺紋的鈦合金空心釘向斜上方打入股骨頸,這樣就把斷開的兩段重新“鉚”在了一起,讓它自己生長愈合吧。手術過程中,由于對傷者施行了腰部麻醉,所以一點也不會感覺到疼痛,如果意識清醒,還能聽到電鉆的聲音,不過為了減輕傷者的恐懼感,一般都會在術前給你注射催眠藥劑,讓你在睡夢中完成手術。需要注意的是,手術結束后,還會有術后康復的護理,主要是預防并發癥。
而傷者年齡超過65歲,醫生一般就直接建議做股骨頭置換術了,也就是換人工股骨頭,這樣的下地時間會縮短,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的可能,聽上去好像很不錯,可為什么不能給年輕人也換一個呢?這與人工股骨頭的壽命有關。目前國產的人工股骨頭壽命在10-15年左右,如果給一個20歲的年輕人換上,豈不是下半生都是醫院的“常客”況且,人工制作的臟器和骨骼都需要和自身整個身體的系統契合,萬一出現排異情況,那反而會拖延患者的治療情況,基于上述原因,醫院對年輕的股骨頸骨折病號采取的治療原則就是,盡量留用“原裝”的股骨頭。倘若傷勢比較嚴重,粉碎了,或者已經壞死了,到不得已的時候才換。
事實上,股骨頸的骨折算是常見的骨折疾病,不少患者做了手術,也依舊被病痛困擾,究其原因,還是術后的康復護理做的不夠到位,目前國內外對于股骨頸骨折后的康復是意見不甚統一,是有爭議的。不少人認為國內對于術后病人的康復流程管理并不完善,這里不得不提及一點,術后三月內下床是股骨頭壞死的危險因素,可見術后康復護理的重要性,近年來臨床醫學提倡舒適護理,這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里面有非常多的護理知識,簡單來說,其核心的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提供舒適的服務,讓患者從生理,心理,精神等多個層面上感覺到滿足,具體的做法如下:
前期的心理干預,在入院初始通過熱情的接待,來讓患者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溫馨,護理工作人員會主動自我介紹,聽取患者的情況,通過和患者交談,獲取其病情深淺,家庭境況等有用的信息,不冷漠不突兀,熱情洋溢地服務每一位患者,每一位患者最關心,無非就是病癥的嚴重程度和所需要花費的金額,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言語撫慰,平靜患者焦躁的心情,讓其走出焦慮,通過講解之前出院痊愈的病例,來提高就診人員的信心,時刻與患者保持友好的陪護關系,用生動明了的語言來簡述患者的病情,幫助患者共同對抗疾病,早日康復。
做好環境清潔工作,保障醫院室內環境的整潔,做到無異味,經常開窗通風,讓空氣暢通,一個優秀的環境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就診人員煩悶情緒,在一開始就能以一個良好的心態來應付接下來正式治療,除開打掃和通風這兩點外,要時刻提防光污染以及噪音污染
后期的康復工作也很重要,可以為患者準備一個質量好的便盆。質量好一些的垃圾袋。嬰兒濕巾、護理隔尿墊等。大便的時候用垃圾袋套住便盆,會讓陪護者刷洗便盆的工作輕松很多,只需要將垃圾袋中穢物沖進廁所,扔掉袋子就可以了。注意保持臀部干凈、清爽不要濕乎乎的,防止長褥瘡。準備很多柔軟的墊子,墊頭、腰、膝蓋下等。用男士襪子裝米,系緊襪口,用米袋墊住膝蓋下部及腳后跟,能舒服很多,防止在床上壓久了長褥瘡。可用一個頸枕用來墊屁股,會很舒服。因為臀部久壓會增大長褥瘡的概率。對于長期躺床上的病人,一個吸管杯能方便很多。不會把水灑在床上,能很順利的自己喝水。
另外舒適護理中可融入中醫藥護理,具體的方法可以分成三大方法,骨頭牽引復位,使用牽引帶操作;中藥調理,也就是食補與藥補,食物上,會選擇瘦肉,動物肝臟,紅棗等,起到一個接骨續筋補骨生新的作用;最后就是局部熱敷和理療,達到軟化纖維組織,讓肌肉放松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關曉芳. 股骨頸骨折舒適護理干預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 2014,(5):46-47.
[2] 馮小菊. 股骨頸骨折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效果評價[J]. 心理醫生, 2016, 22(15):199-200.
[3] 吳計俠. 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 醫學信息, 2015,(16):95-95.
[4] 劉映, 陳菊秀, 李惠梅. 股骨頸骨折患者應用舒適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1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