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羅格列酮對小鼠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的影響。方法:從2017.8月~2018.8月這個時間段當中,選擇實驗用的小鼠60只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其平均分為組1、組2和組3。對組1的小鼠僅采取氣管切開處理,組2和組3的小鼠進行機械通氣,通氣的頻率設置為每分鐘80次,通氣的時間為4個小時;組3在進行機械通氣前的半個小時,使用劑量為39mg/kg的羅格列酮讓其口服。在完成實驗之后將小鼠處死,然后對小鼠的左側支氣管肺泡進行灌洗,觀察3組小鼠中性粒細胞的計數,肺損傷的情況以及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數值。結果:組2和組1相比,肺損傷的評分相對較高;在中性粒細胞計數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含量的對比上,組2的數值較高(P<0.05)。組3和組2相比,組3肺損傷的評分相對較低(P<0.05);在中性粒細胞計數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含量的對比上,組2的數值相對較低(P<0.05)。結論:使用羅格列酮能夠有效降低小鼠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的程度。
【關鍵詞】羅格列酮;小鼠機械通氣;肺損傷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222-02
在臨床的治療上,機械通氣是對呼吸支持以及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機械通氣也會成為一種肺損傷的誘發因素甚至會加重肺損傷的程度 [1]。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病理的生理機制比較復雜,需要采用相關的藥物來對病患肺損傷的情況進行控制。本文研究探討羅格列酮對小鼠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的影響,相關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8月~2018.8月這個時間段當中,選擇實驗用的小鼠60只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其平均分為組1、組2和組3。所選取的小鼠體重在20克到25克之間,年齡為6周齡到7.5周齡,由本市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2 方法
在對小鼠成功麻醉之后,將其保持仰臥位進行固定,在小鼠的頸部正中進行切口,讓氣管進行充分的暴露。在對小鼠的氣管進行切開處理之后,放入型號為20G的聚乙烯導管并將導管固定,使用小動物呼吸機來進行機械通氣,通氣的頻率設置在每分鐘80次,持續通氣的時間為4個小時。對組1的小鼠僅采取氣管切開處理,組2和組3的小鼠進行機械通氣,組3在進行機械通氣前的半個小時,使用劑量為39mg/kg的羅格列酮讓其口服。在完成實驗之后將小鼠處死,然后對小鼠的左側支氣管肺泡進行灌洗,觀察3組小鼠中性粒細胞的計數,肺損傷的情況以及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數值。
1.3 觀察指標
在本文的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對比項目為中性粒細胞的計數、肺損傷的情況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數值。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x±s),計數資料表示為%。P<0.05表示數據之間的對比,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2 結果
2.1 中性粒細胞計數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數值
在中性粒細胞計數的對比上,組1的數值為(0.69±0.16)*105/ml,組2的數值為(6.21±1.23)*105/ml,組3的數值為(2.11±0.33)*105/ml。組2和組1相比,組2中性粒細胞計數的數值相對較高(P<0.05),組3和組2相比,組3的數值相對較低(P<0.05)。
在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對比上,組1的數值為(6.7±1.6)mg/ml,組2的數值為(57.4±8.9)mg/ml,組3的數值為(11.9±1.5)mg/ml。組2和組1相比,組2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數值相對較高(P<0.05);組3和組2相比,組3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數值相對較低(P<0.05),數據展示如下。
2.2 肺損傷的評分對比
在肺損傷評分的對比上,組1的評分數值為(3.1±0.4)分,組2的評分數值為(13.8±2.1)分,組3的評分數值為(4.3±0.8)分。組2和組1相比,組2的肺損傷程度較為嚴重(P<0.05);組3和組2相比,組3的肺損傷程度相對較輕(P<0.05)。
3 討論
機械通氣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但是在帶來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會誘發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對病患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2]。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的病理機制比較復雜,目前研究所表明的病理機制主要包括氣道屏障的破壞、細胞的凋亡、炎癥以及肺泡水腫等。當發生急性的肺損傷時,肺組織中的中性粒細胞的計數以及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的含量都會有明顯的升高,這些因素含量的升高和病患死亡發生的概率有著明顯的關聯,并且會導致肺細胞中炎癥因子的產生以及釋放[3]。在本文的研究當中,在對小鼠進行機械通氣之后,其肺部的組織結構被嚴重破壞,小鼠肺泡壁出現增厚和斷裂的現象,肺部的毛細血管出現充血,大量的炎癥細胞浸潤并出現血性的滲出。目前在臨床上對于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主要采用藥物的方法來對病患的病情進行控制,在本文的研究當中,所選用的藥物為羅格列酮,該種藥物屬于噻唑烷二酮類中的一種,屬于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中的特異性激動劑,使用該種藥物對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進行治療,能夠對多種促炎介質的基因表達進行抑制,并能夠有效降低肺部的炎癥所導致的急性肺損傷現象。
在本文的研究中,組2和組1相比,肺損傷的評分相對較高;在中性粒細胞計數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含量的對比上,組2的數值較高(P<0.05)。組3和組2相比,組3肺損傷的評分相對較低(P<0.05);在中性粒細胞計數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含量的對比上,組2的數值相對較低(P<0.05)。
由此可見,使用羅格列酮能夠有效降低小鼠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的程度。
參考文獻:
[1] 陸肖嫻. 羅格列酮干預急性肺損傷療效研究[D].南京醫科大學,2018.
[2] 靳希成,秦海東,孫才智,沈華,張錚.羅格列酮對膿毒癥大鼠急性肺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實用老年醫學,2017,31(09):816-820.
[3] 丁燦,卿國忠.羅格列酮對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3,33(06):53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