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全 郭彩華

【摘要】目的:了解低位切開高位虛掛線術在高位肛瘺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9例高位肛瘺患者作對照組,采用低位切開高位實掛線術治療;另選取29例高位肛瘺患者作研究組,采用低位切開高位虛掛線術治療,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手術方案治療后結局展開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Wexner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虛掛線術與實掛線術均可應用于高位肛瘺治療中,但虛掛線術對肛門括約肌功能保護更有利,可減少肛門失禁的發生,有更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低位切開高位虛掛線術;高位肛瘺;效果
【中圖分類號】R821.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223-01
肛瘺多是因直腸肛管附近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所致、肛門附近肉芽腫行管道,為肛腸外科的一種常見疾病,青年男性更易發病,發病率僅次于痔瘡。高位肛瘺即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上的肛瘺,具備一個或多個瘺管,病情反復發作,治愈困難,為病患正常工作與生活帶來=影響,引起了肛腸外科醫師的高度重視[1]。手術是高位肛瘺治療的可行方法,但低位切開高位實掛線術會為患者肛門括約肌功能帶來損傷,對后續康復不利,故而在臨床的應用受限,而近兩年我院將低位切開高位虛掛線術應用于高位肛瘺治療中,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手術治療過程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并作如下匯報: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本衛生院接診的高位肛瘺患者中選取58例分作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9例),其中研究組患者中男15例、女14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0.3)年,對照組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病程0.8-4年,平均病程(2.1±0.4)年,兩組患者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均和本次調查要求相符。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低位切開高位實掛線術治療,即取折刀位,進行常規消毒,無菌巾鋪設,明確肛瘺有無支管與死腔,把內口與其附近約0.2cm黏膜完全切除,將內口與瘺管均適當擴大,把瘺管與附近炎性壞死組織剔除,找出瘺管外口并取放射狀切口,局部切開、擴創。于肛管直腸環下緣順瘺道外口朝上導入橡皮筋,一端從內口穿出,將橡皮筋扎緊,來維持對肛管直腸環的張力,再經慢性切割作用,把高位肛瘺與肛管直腸環均切除。
研究組:采用低位切開高位虛掛線術治療。局麻后,協助病患取側臥位,明確患者瘺道位置,查看瘺管深淺與走向,確定內口數量、位置、瘺管與括約肌關系,保持手術切口與外口方向相同,對病患作放射狀切開,取一長度約4cm的主切口,內口處感染灶充分引流。于感染間隙頂部,直腸壁作人工內口,把單股橡皮筋穿進內口里,經腸腔,牽出肛管。將橡皮筋斷端結扎,保持橡皮筋處于松弛狀態,完成虛掛,又在病患肛瘺外口位置取一放射狀切口,切除外口,于人工外口、主切口與外口間,做一對口引流,結合間隙大小,穿入單股橡皮筋,引流。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各自治療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的疼痛評分以及術后第一天、術后3個月的肛門功能分值進行比較。其中疼痛值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即在線上劃一長10cm橫線,橫線一端代表0,另一端代表10,根據患者自身主觀感受進行分值評定,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感越明顯。肛門功能分值采用Wexner失禁評分表進行評定,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失禁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調查記錄值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疼痛評分與肛門功能分值指標均采取(x±s)表示,經t檢驗,P<0.05代表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由下表1里所統計的數據值能夠看出,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患者術后Wexner評分更低,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高位肛瘺由于管道彎曲復雜,病變位置偏高,增加了治療難度,故而也有“難治性肛瘺”之稱,手術屬于現今高位肛瘺治療的可行方法。現今,高位肛瘺手術與括約肌保留術被廣泛應用于高位肛瘺手術治療中,而括約肌保留術能達到保護括約肌的效果,使肛門功能得到維持,主要包括低切高掛法、通氣多側掛線法等多種。低位切開高位掛線術屬于一種將外科手術和中醫學結合的治療方法,是將低位瘺道作低位切開,括創治療,高位瘺道作掛線的處理,行持續暢通的高位引流,達到治療高位肛瘺的目的。高位掛線的作用即使尖頂袢損傷得到緩解,促肛門括約肌功能作用得以維持[2]。早在《古今醫統大全》中就有提到肛瘺掛線術,即借助橡皮筋緊縮的力量進行括約肌的慢性機械性勒割,達到預防斷端回縮,從而與附近組織粘連的作用,使肛門功能得到維持。
傳統低位切開高位實掛線術的慢性勒割作用會引起肛管直腸環缺損,對括約功能造成影響,也使排氣排便控制能力降低,為患者帶來負性情緒。因外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手術治療提出了高要求,肛門括約肌保護也成為臨床醫師思索與重視的問題。而高位虛掛線術主要是依靠橡皮筋的異物刺激與引流功能,不切割、勒斷括約肌,使肛門括約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使括約肌完整性得到維持,不會引起肛門失禁、術后漏氣、漏液等,且無需緊線,疼痛感小,更利于術后換藥,在臨床的應用更受到醫護工作者以及患者認同。故而在本文中高位肛瘺患者采用低位切開高位虛掛線術治療,疼痛評分與Wexner失禁評分更低,相較于低位切開高位實掛線術更具優勢,利于肛門功能與形態的維持,在基層醫院也可推廣開展,故而我們認為低位切開高位虛掛線術可作為高位肛瘺治療的首選方案,但究竟選擇哪種手術療法還需臨床醫師根據患者病情以及身體情況作出最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李香瓊.虛掛線治療高位肛瘺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3):35-36.
[2] 張楠.低位切開高位掛線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臨床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8(1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