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林
【摘要】目的:評估應用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對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擇取92例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接診的甲狀腺腫瘤患者,患者均行手術治療,按手術方式的不同劃分參照組(傳統開放手術)與觀察組(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各46例。對比兩組的手術相關指標與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術后疼痛和美容效果評分均優于參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6.52%)低于參照組(23.91%),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對甲狀腺腫瘤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術后疼痛感低,美容效果良好,且并發癥少,安全性高。
【關鍵詞】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甲狀腺腫瘤
【中圖分類號】R17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245-01
前言
甲狀腺腫瘤屬于較常見的腫瘤類型,高發于中青年女性群體中,在全身腫瘤發病率中約占1%[1]。臨床通常采用外科手術方式治療甲狀腺腫瘤,通過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甲狀腺組織,達到清除腫瘤細胞的作用,其療效較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2]。近年來,微創技術不斷發展成熟,在臨床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可有效減輕手術創傷,促進患者恢復。本文旨在評估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對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報告以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92例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接診的甲狀腺腫瘤患者,患者均行手術治療,按手術方式都不同劃分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納入標準:經病理診斷確診甲狀腺腫瘤,有手術指征,對麻醉耐受。排除標準:合并甲亢、甲減等其他甲狀腺疾病者;合并臟器功能異常者;精神異常、智力障礙者。參照組男女比例30:16,年齡22至58歲,平均38.89±2.11歲;病灶位置:左側25例,右側21例;病灶直徑2.25至4.69cm,平均3.21±0.45cm。觀察組男女比例28:18,年齡21至59歲,平均38.24±2.05歲;病灶位置:左側22例,右側24例;病灶直徑2.11至4.80cm,平均3.12±0.53cm。通過對比可見,兩組一般資料間的差異較?。≒>0.05)。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行氣管插管全麻,參照組應用傳統開放手術,在胸骨切跡上方作長約8cm的切口并逐層分離皮下組織,充分暴露甲狀腺,依據患者病情切除腫瘤組織和部分甲狀腺組織,進行分離和切除操作時應注意避免損傷神經。
觀察組行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患側手臂外展,于腋下作長約2cm的小切口,應用電凝刀在腋下切口與頸前間隙之間建立皮下隧道,充入二氧化碳,壓力約為0.798kPa,置入單孔腔鏡和操作器械。在腔鏡視野下分離甲狀腺周圍組織,充分暴露腫瘤部位,離斷上下部位的動靜脈血管,并應用超聲刀進行分離切除,常規止血縫合,留置引流管在腋下切口處固定。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患者出血量、術后疼痛感、切口美容效果等,術后24h應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疼痛感,總分10分,得分與疼痛程度呈正比;應用數字評分(NSS)評估患者對切口美容效果的滿意度,總分10分,得分與美容效果呈正比[3]。記錄兩組聲音嘶啞、吞咽不適、皮下氣腫、低血鈣等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x±s)以t比較,計數資料以x2比較,P<0.05,則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相關指標的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差異較小(P>0.05),觀察組患者出血量少于參照組,術后疼痛和美容效果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6.52%)低于參照組(23.91%),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是甲狀腺腫瘤的主要治療方式,但傳統開放性手術切口較大,術中出血多,患者術后恢復較慢,且易損傷甲狀腺周圍組織和神經,導致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影響療效,且手術切口可形成較長的瘢痕,影響美觀[4]。
隨著醫療技術與器械的不斷更新,微創手術在甲狀腺腫瘤治療中逐漸代替傳統開放手術[5]。本文對甲狀腺腫瘤患者應用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取得了良好療效,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疼痛感均少于參照組,且患者對于切口美容效果的評分高于參照組。由此可見,該手術方式相比傳統開放手術的術中出血量少,手術創傷更小,可減輕患者不適感,有利于術后恢復。甲狀腺腫瘤患者多為中青年女性,對于身體美觀具有較高要求,該手術方式自患側腋下入路,手術切口較小,形成的瘢痕位置較為隱蔽,對患者的身體美觀無明顯影響。此外,自腋下建立通道至頸前間隙的直線距離較短,可減少建立通道帶來的創傷,且能較好地顯露甲狀腺體,在腔鏡輔助下可獲得良好的手術視野,便于手術操作,有效減少手術操作對甲狀腺周圍組織和神經的損傷,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此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術后聲音嘶啞、吞咽不適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可見應用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的安全性高于開放手術。
綜上所述,甲狀腺腫瘤患者應用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的效果較好,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疼痛感低,并發癥發生率低,更有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且手術瘢痕位置隱蔽,符合患者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 羅義,李陽敏,魏成剛,等.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手術對甲狀腺腫瘤患者應激代謝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1):32-33.
[2] 顧朱彤.經腋窩乳暈入路腔鏡下切除術治療甲狀腺腺瘤的療效及美學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16,40(7):730-731.
[3] 唐志強,單遠洲.經腋窩入路單孔腔鏡甲狀腺手術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8,22(01):24-27.
[4] 傅錦波,羅曄哲,洪曉泉,等.經腋窩入路與經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7,17(8):688-690.
[5] 張思遠,卿伯華,段群歡.單孔腋下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疾病的觀察研究[J].微創醫學,2017,12(3):40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