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勝天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肺癌診斷中低劑量螺旋CT掃描技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63例早期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低劑量CT掃描檢查和常規劑量CT掃描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的肺癌檢出情況、不同征象的檢出情況及有效放射劑量。結果:低劑量CT掃描的肺癌檢出率為(92.06%),常規劑量為(95.24%),組間數據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低劑量和常規劑量CT掃描方式的肺癌空洞、鈣化、分葉、毛刺征檢出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低劑量CT檢查的有效放射劑量(0.62±0.04)mGy·cm明顯低于常規劑量檢查的(0.85±0.06)mGy·cm(P<0.05)。結論:應用低劑量螺旋CT掃描檢查能夠有效檢出早期肺癌病例,減少有效放射劑量,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CT;肺癌;CT;低劑量
【中圖分類號】R475.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251-01
肺癌是臨床高發惡性腫瘤疾病,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的顯著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早期肺癌經過積極治療后大多可達到延長生存時間的治療目標,而中晚期肺癌患者預后較差,死亡率較高,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環節[1]。為了探討更加科學、安全的檢查方式,本文就早期肺癌診斷中低劑量螺旋CT掃描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了下述探索。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63例。納入標準:①病理學檢查證實為肺癌;②TNM分期Ⅰ~Ⅱ期[2];③均行低劑量和常規劑量CT檢查。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腫瘤;②存活時間<3個月;③手術禁忌癥;④臨床資料缺失;⑤生存期<3個月;⑥腫瘤侵犯至遠處。患者男34例,女29例,年齡34~78歲;平均(59.35±3.57)歲。患者均獲知情權。
1.2 方法
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64排螺旋CT儀對全部患者行CT掃描檢查,檢查前指導患者去除掃描視野內的金屬異物,掌握屏氣技巧。使患者取仰臥位,以胸骨柄為定位中心,深吸氣屏氣后掃描。先行低劑量掃描,掃描范圍自肺尖以上起始直至腎上腺水平下方為止,管電壓110kV,管電流50mAs,矩陣512×512,層間距5mm,層厚5mm,掃描結束后重建圖像,傳入工作站處理數據。3d后行常規劑量掃描檢查,管電流100mAs,管電壓120kV,矩陣512×512,掃描后將檢查數據傳入至工作站處理。全部檢查工作和影像學資料分析工作均交由相同兩位資深醫師負責。
1.3 觀察指標
(1)比較低劑量和常規劑量CT掃描方式的肺癌檢出情況。(2)分析不同劑量CT掃描方式的分葉、空洞、毛刺、鈣化征象檢出情況。(3)比較兩種方式的放射劑量。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錄入至SPSS23.0,以X2檢驗無序分類資料(%、n),以t檢驗數值變量資料(x±s),P小于0.05,代表有差異。
2 結果
2.1 不同CT掃描方式診斷肺癌的檢出率比較
低劑量CT掃描肺癌檢出58例,檢出率為92.06%(58/63);常規劑量CT掃描肺癌檢出60例,檢出率為95.24%(60/63)。組間數據對比,X2=0.133,P=0.714。兩種掃描方式的肺癌檢出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2.2 不同劑量CT掃描方式的征象檢出情況對比
兩種方式的空洞、鈣化、毛刺、分葉的檢出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2.3 有效放射劑量對比
低劑量檢查的有效放射劑量低于常規劑量(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結合本文研究結果可知,低劑量和常規劑量CT檢查兩種方式的肺癌檢出率對比未見顯著性差異(92.06%VS95.24%),鈣化、空洞、毛刺和分葉征顯示情況比較未見明顯差異。證實低劑量CT掃描檢查可有效檢出肺癌病例,征象呈現效果與常規劑量相當。低劑量CT掃描檢查的有效放射劑量顯著低于常規劑量(t=25.316),提示采用低劑量掃描檢查可在有效檢出早期肺癌病例的基礎上,降低放射劑量,提高CT掃描檢查的安全性。分析后可知,臨床中檢查肺癌多采用X射線、CT檢查,其中CT檢查成像分辨率更高,但輻射劑量較大,短期內無法重復檢查,容易損傷人體。而低劑量CT掃描檢查可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基礎上有效降低掃描過程中的輻射劑量,清晰現象葉段支氣管局部特征,呈現鈣化、分葉、空洞等典型征象,為醫師臨床診療早期肺癌病例提供可靠依據。與上述分析結果相吻合,顏小艷等[3]對56例早期肺癌患者研究后發現,低劑量和常規劑量CT掃描檢查均可有效檢出早期肺癌病例,但前者的有效放射劑量(0.66±0.02)mGy·cm明顯低于后者的(0.89±0.03)mGy·cm,充分證明低劑量CT檢查可顯著降低患者檢查時的輻射量,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在早期肺癌的臨床診斷中應用低劑量螺旋CT掃描基礎可在降低放射劑量的同時,有效檢出肺癌病例,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羅海亮, 顧祿壽, 羅好曾, 等. 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門診機會性篩查中的應用[J]. 中國腫瘤, 2017,26(3):185-189.
[2] 索賓, 高斯伯德羅維茲, 等. 惡性腫瘤TNM分期[M].天津市: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2012:13.
[3] 顏小艷, 徐亮, 彭世秀, 等. 低劑量螺旋CT掃描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海南醫學, 2018,29(7):96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