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要:國家提出了實施大數據戰略,信息化技術大量普及并快速發展,大數據應用并轉化為決策力日趨廣泛,在這種趨勢下如何運用大數據創新審計技術方法,既是面臨的挑戰和考驗,又是長期的任務。大數據背景下的審計是一項新的課題,作為基層審計機關,審計工作量大面廣,責任重大。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做好審計工作,已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基層審計;技術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2-0289-01
一、大數據時代下基層審計機關開展計算機大數據審計的必要性
(一)大數據審計是實現審計全覆蓋的必由之路
審計部門作為綜合性的經濟管理和監督部門,實行大數據審計是公共財政和經濟運行管理工作的內在要求,而大數據思維在審計領域有效運用也成為時勢所需。目前基層審計機關,因受審計力量不足等各種原因的困擾,短期內能完成的審計項目也非常有限,審計監督的盲區現象無法避免。同時,由于審計接觸面狹窄,總體進行分析評價較難,也制約了審計監督職能的充分有效發揮。推進大數據審計,充分發揮其準確高效的優勢,是實現審計全覆蓋的唯一選擇。
(二)大數據審計是應對大數據時代發展要的重要利器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地發展,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可以為我們審計所用的數據。在儲存這些大數據的同時,我們還要進行收集、整理及分析這些數據,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及分析數據,就能精準的分析問題所在。大數據既為審計業務及觸角的延伸提供了可能,又對傳統審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數據審計是審計思維方式、技術手段的一次創新的改革,為取得將來審計的主動權,成功應對大數據時代對審計工作形成的挑戰提供堅實的基礎。
(三)大數據審計是能夠創新審計思路的重要手段
當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審計涉及的各個行業的新數據結構層出不窮。在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思維、數據采集及處理、審計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多改變。審計工作者既要能認識數據變化及處理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要有處理、分析及駕馭數據的能力,從龐大復雜的數據中篩選出有價值及需要的審計數據用于審計工作中,為大數據審計提供載體并實現數據集中,以便順利完成審計工作。
二、目前基層審計機關開展大數據審計面臨的問題
(一)數據方面的因素
第一,在開展審計工作中有時考慮到數據安全、管理權限等各種原因,取得數據時協調工作較難開展。此外數據復雜程度高,基層審計人員對數據分析起來比較難,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開展數據審計的效率性。第二,數據庫信息的不準確、系統的不兼容以及數據在傳輸上的丟失,產生了數據庫里的數據信息不全面、數據不關聯等,也影響了審計質量。第三,數據庫建立較滯后。在基層部門所產生的業務數據,目前還沒有通過數據庫系統進行全面管理,部門和單位之間還沒有完全做到數據的共享,基層審計機關采集到電子數據不能完整體現被審單位整個業務流程,致使數據分析深度受限,降低了大數據審計的分析效率和審計效果。
(二)審計人員方面的因素
第一,數據動態收集意識不強,對開展數據審計缺乏創新思路和方法。目前基層審計機關局限于審計項目收集財務方面數據,忽略了更需要從被審計單位外部獲取數據進行核對。此外能讓基層審計人員開展數據分析的工具非常少,無法對復雜的大數據進行有效挖掘。第二,審計力量明顯不足。計算機審計雖然也開展多年,也培養了一批掌握數據分析能力的人員,但仍存在缺乏戰略性思維、思路不開闊、工作經驗欠缺,不能多角度分析問題的困境,導致無法最大限度發揮數據價值。
(三)大數據審計平臺方面因素
大數據審計平臺建設普及性還未得到有效發展。基層審計機關目前的現實情況是與上一級審計機關的數據平臺進行連接較多,未能普遍與本級政府部門的財政及其他業務數據平臺進行銜接,很難實現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綜合分析,影響了數據中內涵信息的挖掘,影響審計職能發揮。
三、大數據環境下基層審計機關的應對策略
(一)積極創新審計思路
大數據背景下的基層審計機關要實現大數據環境下審計監督全覆蓋,審計人員要用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大數據背景下的審計工作,要充分采集各方面的數據,從數據挖掘中發現問題和線索,做到用數據來證明事實。此外提高對于電子數據安全高效的分析使用要求,審計人員有必要對電子數據的采集和提取、分析與判斷等方面加以研究,做出明確的界定。
(二)加強大數據審計人才的培養
大數據平臺的搭建、實施運行以及到后期的維護和更新等都需要具有大數據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數字化審計要求不僅要精通常規的審計業務,還要有大數據的審計思維來分析判斷事情的原委。所以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進行大數據審計技術知識培訓,提高對大數據審計技術的應用能力勢在必行。
(三)進一步加快和完善大數據平臺建設
實施大數據審計,要構建適應大數據的審計平臺?;鶎訉徲嫏C關在積極接入上級審計機關現有的數據平臺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有必要在一定的范圍內建立規范的綜合性審計數據庫,從海量數據中篩選與審計相關的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形成可供審計人員使用的電子數據,進而能審計分析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