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海燕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美術教育課程也面臨著新的轉型升級。從美術課程的具體實施上看,美術轉型課程的塑造意味著加強對美術教育的提檔升級,以更加優異的教學質量切實提升學生的美術修養。文章圍繞新課改下美術轉型課的價值意義、常見問題及存在的措施展開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美術教育;美術轉型課
當前形勢下,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優化為美術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如何與時俱進、全面發展已經成為了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從美術課程的實施規律上,加強對美術課程的應用需要從培養興趣、全面設計、創新教學等多個方面做起,才能夠使新課程改革遵循素質教育的發展需求,加速對現代美術教育的推動,以實踐性美術教育為載體,使學生能夠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全方位人才。
一、新課改下美術轉型課的價值意義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速推進對美術教學的轉型升級,通過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創造性使用美術技能和美術語言,使學生能夠在美術欣賞之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以此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形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拓展,教師在推進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美術轉型課的實施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為主,改變傳統的“被動教學”的模式,使學生能夠具備主動的教學體驗,自主支配自己的學習方式。在美術教學中,轉型課的升級要讓學生從“我要學”變成“我想學”,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具備自覺的意識和反應。而教師也要在美術轉型課程的設計中,確定現代美術教育的學習目的,通過制定完善健全的教學方法,實現對美術教育的自我指導和自我深化,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源動力。
二、新課改下美術轉型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句話也能體現出美術教育轉型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所顯示出來的種種反響。為了滿足各項教學改革任務,最大程度上實現各類教學目標,教師要在加強美術轉型的過程中,通過精心設計全面的教學方案,讓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體作用,把學習的時間和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美術課程之中。
(一)興趣教育轉型,提高學生創造力
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教育發展根基,圍繞“促興趣、助成長”的發展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往,在傳統的美術課堂上,教師好像除了教授學生畫畫的技藝,就沒有別的內容了,這種教育模式導致美術教學的推進既乏味又沉重,尤其是對于一些色彩搭配能力不足、造型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美術課程對他們來說意味著壓力和無趣。
因此,教師要圍繞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營造學生的學習環境。在具體的美術轉型課程上,教師要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發展理念,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美術,使學生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在學生個性發展的理念上,營造一個主動、寬松的教學環境,從而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在美術教育中感受到繪畫的自由和樂趣。為此,教師要在興趣轉型上,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努力之中探尋到深刻的藝術價值,獲得更大的成功。除了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述美術故事、分析范畫、欣賞音樂及動漫游戲等形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充分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思維創造力。
例如,在美術欣賞課程的轉型過程中,教師要本著“視覺認知、感性導入”的形式,改變單純的作品鑒賞的形式,從作品的背景、內在思想等方面入手,就大師畫作進行賞析,使學生能夠在作品的鑒賞中,探尋到多元化的藝術價值。例如,針對米勒的《拾穗》、馬蒂斯的《舞蹈》、張萱的《搗練圖》、徐悲鴻的《奔馬》,教師要展開不同形式的欣賞,以多媒體教學的形式播放作者生平圖片、背景及相關音樂,通過在黑板上繪制藝術具象語言的形勢,使美術作品能夠貼近生活,并且按照作品的內在實質進行分析。或者通過小組分析、合作教學等形式,對繪畫作品進行共同的總結和歸納,然后給不同的繪畫作品統一一個書面的概念,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視覺認知、感情導入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制作繪畫作品“微視頻”等形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實施興趣教育轉型,提高學生創造力。
(二)教學方法轉型,增進學生發展認知
在美術教育中,書本上的知識和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需要的知識,而教學方法的實施需要教師圍繞美術教育的靈活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學生掌握技巧的多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現代教育能夠通過靈活、多變的教育形式,圍繞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方法轉型。教師要進行大膽的教學,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以翻轉教學模式、合作教學等形式,使學生能夠在教學方法的轉型上,逐步形成有個性、有水準的教育發展認知。
教師作為現代教育的核心力量,在美術教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方法轉型,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繪畫技藝和審美能力。為此,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加速教育轉型,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使美術教學能夠獲得更加完善的發展導向。在教學上,教師要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教師要運用好教學方法,對于不同的學生要基于不同的教育方法,包括講解語言、教學結構、教學條例等形式,使學生能夠對美術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美術教學根基上,教師要圍繞“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發揮想象、創造出更加優秀的作品。教師要始終確保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具體性和明確性,使學生在實施創造的過程中具備明確的發展方向,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順利的發展進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他們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教師要把好的作品通過改一改、變一變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書中的范畫進行創意性的修改,通過顏色的“變調練習”,將暖色調的畫面改變為冷色調、冷色調改為暖色調,通過這種帶有發散性的色彩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改變傳統教學中,讓學生“依樣畫葫蘆”的繪畫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教學中來。除了采取主動加血方法,教師還可以借鑒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通過課件教學、圖文教學、聲情并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獲得逐步的提升。而在課件的錄制上,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利用龐大的信息含量和完備的知識存儲,使現代多媒體教學在美術教育轉型的過程中具備深刻的發展動力。
(三)學科融合轉型,提高美術教學深度
在美術教育轉型中,單純的教育拓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借助于學科和學科相互融合的辦法,教師能夠將音樂、美術、文學、思想和品德課程結合起來,達到深刻的情感共鳴。
例如,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可以將音樂融入到圖片欣賞課程中來,通過靜態、動態和聲音的結合,讓美術語言變得更富畫面感,其藝術效果更加生動和強烈。在美術和文學的轉型發展上,教師可以通過詩歌配合“大師名畫”的欣賞模式,對《向日葵》《蒙娜麗莎》《雅典學院》《盲女》等十大名畫作品進行別開生面的分析和欣賞。讓優美的文學作品成為美術課程的組成部分,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想象力、創新力和繪畫能力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在美術和思想教育的相互融合上,為了進一步激發美術教對學生所形成的“美育”作用,教師要將美術思想教育貫穿到教學的始終,不僅僅要提高學生對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藝術之美的欣賞,而且要根據畫面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進行多樣的滲透,逐步陶冶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體會到繪畫藝術所蘊含的高深造詣。這種學科融合轉型的方法,在提高美術教育深度的同時,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逐步提高他們的審美觀念和思想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美術教育過程中,新課程改革促使美術教育獲得全面的發展和優化。為了提高美術教育的發展成效,教師要從根本上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圍繞素質教育的發展核心,不斷擴大學生的美術視野,在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情趣,使學生能夠對美術作品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緊密圍繞美術課程的實施價值,建立“主動性”的教學課堂,讓教師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感受。尤其是要通過對美術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方法、教學知識的不斷轉型優化,打造一個更加融洽、開放、現代、高效、靈活的美術教學課堂,使美術教育獲得全面的發展和優化。
參考文獻:
[1]郭風巖.美術教學綜合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14(24).
[2]鄔亞云.轉型期學生美術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0(3).
作者單位:
興義市陽光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