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茗

摘要:企業的資產質量狀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是投資者進行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文章以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結合資產質量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于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近五年報表材料以及近年來公司多元化發展的對其的影響,重點研究該公司的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資產結構質量是否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根據圖表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希望能為我國其他具有相似狀況的上市公司提供強有力的借鑒與指導。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資產質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營運能力
一、引言
資產質量的概念分解為兩個部分,第一層便是“資產”,在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指出“資產是指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由此,良好的資產最終會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么,要達到這個“良好”,我們就要討論第二層含義 “質量”。按照質量大師克勞士比的話說,質量就是符合要求。那么所謂的要求要達到什么程度才能讓資產具有良好的質量?筆者認為要根據市場與企業本身的特點來決定。
良好的資產質量對于上市公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公司上市,意味著將要面臨更加廣闊并且動蕩不安的市場。企業進行資產質量分析,及時發現財務隱患,保持自身經營戰略實施的彈性,可以增強企業穩定性。時刻關注公司資產質量,及時改善并剔除不良資產,保證公司財務狀況穩定,實現公司的良性穩定的發展,從而使企業有余力去進行新的研發和新的投資經營,增加市場份額,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而吸引大量投資者。
對于資產質量的特征,張新民教授將其分為四點,即盈利性;變現性;周轉性;與其他資產組合的增值性。徐文學教授在其早年的論文中將資產質量的特征分為三點,即存在性,有效性,收益性。據此,筆者參考一定的書籍文獻,將資產質量的特征概括歸納為四點,即資產的存在性,資產的有效性(周轉性),資產的收益性和資產的變現性。本文就是從資產質量特征角度入手對維維集團進行質量分析。
二、資產質量分析
徐州維維集團組建于1992年10月,經過十多年創業,現已發展成為總資產47億元的跨行業、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豆奶企業,中國10家最大食品制造企業。
在新經濟時代下,許多企業紛紛轉型以謀求更好的發展,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員。維維集團在2000年于資本市場上市后開始謀求多元化發展,然而,維維集團貿然將企業的資金與資源投入過多從未涉足的副業,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維維股份主要控股參加公司除了維維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與維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凈利潤為正外,大部分酒業,茶葉,乳業公司的凈利潤皆為負數。因此在此時對維維集團進行資產質量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資產質量存在性分析
存在性,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資產是否客觀存在”,只有真實存在的資產,才能發揮其效用;從深層次考慮,便是資產賬實是否相符,資產結構是否合理。從這兩個層面,考慮企業中的資產是否為虛化的存在。本次對于資產存在性分析,重點便是對維維集團的資產結構進行研究,觀察分析維維集團的資產配置結構是否合理,資產結構配置的合理與否是之后該項資產質量發揮其有效性,收益性,變現性的基礎環節。
對于該項研究,筆者考察流動資產比率,流動資產比率,即流動資產與資產總額相除的百分比,流動資產代表企業短期可運用資金,比例越高,說明營運資金在企業總資產比重越大,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與變現能力越強。
流動資產比率在我國要求的標準不得低于25%,見圖1,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五年的流動資產比率都在25%之上,2013~2016年,流動資產率不斷提高,到2017年出現短暫下滑的趨勢。
(二)資產質量有效性分析
所謂有效性,即周轉性,是資產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被運用的效率。為了更好地分析維維集團的資產質量的有效性,本文重點考察三個內容: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1.流動資產周轉率
由圖2可知,維維集團的流動資產周轉率在2014年經歷短暫上升后,于2015~2017年持續下滑,流動資產的有效性逐漸降低。在固體飲料行業,維維集團的流動資產比率一直處于同業平均值以下。由此可以看出,維維集團的總體流動資產周轉性不高,這將降低企業的盈利性。
2.固定資產周轉率
由圖3可知,維維集團的固定資產周轉率雖然一直保持在1以上,但是在飲料行業,維維集團的固定資產周轉率一直偏低,這是由于近幾年維維集團營業水平持續性的下滑,營業收入降低,從而導致固定資產周轉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維維集團的結構性資產有效性在逐漸削弱。
3.總資產周轉率
由圖4可知,維維集團的總資產周轉率整體小于1,即使不看同行業,這樣的數據也是偏低的,而且一般企業會將總資產周轉率的標準值設在0.8左右,然而維維集團的總資產周轉率0.8不到,說明維維集團的總資產效用較弱。2013~2015年,其總資產周轉率持續降低,在2016~2017年集團轉變戰略后才緩慢改善,但是,對于第一主業,維維集團仍需要進一步改善。
(三)資產質量收益性分析
一個企業的最終目標就是使企業利益最大化。因此,使用資產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其發揮效用,從而使企業能夠獲得最大收益,資產收益性是評價資產質量的核心指標,總資產收益率是此次分析核心。
由圖5可知,維維集團在2014年的收益率達到5年來的最高點,然而在2015~2016年開始下降,2017年略微回升。根據收集資料,自從2012年,維維集團的酒類營收開始下降,在2013年,維維集團布局了茶類業務,并在2014年獲得了1.45億元的利潤,這就是當年資產收益率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好景不長,茶業營收也在一直下滑。在2016年之后,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資產止損,改變經營戰略的行為,使得企業經營狀況改善,資產收益率在2017年得到提高。但是在飲料行業,雖然維維集團屬于元老級企業,然而其資產收益率并不可觀。
(四)資產質量的變現性分析
企業的正常運營離不開完整的現金流,而要達到完整的現金流,就需要企業資產可以順利變現即轉變為現金的能力要強。
在進行資產質量的變現性分析時,我們習慣于將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相結合來對比觀看,但為了更進一步了解維維集團的資產變現性,筆者研究了近三年維維集團的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回收狀況,結合年度報告進行研究。
1. 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都是用來衡量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的常用指標。傳統經驗認為,流動比率的標準為2:1是正常的,即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2倍,而速動比率維持在1;1是正好的。由圖6可以看出,維維集團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都達不到正常標準,不僅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比例不斷降低,而且短期可變現資產的比例也不斷下降,變現能力不斷變差,隨時可能無法償還債務。
2. 研究賬款回收狀況以此側面反映維維集團資產變現性
近三年為了研究維維集團的賬款回收狀況,筆者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與預收賬款結合計算對比。
如表1、2、3所示,2015年與2016年雖然各少回款8.69千萬與15.44千萬,但是在其當年營業收入比重極小,所以可以被視為企業的正常現象,然而在2017年,企業突然回款多回了23.54千萬,按照以往的經驗,這表示了維維集團的收款能力強,然而在筆者翻閱近三年年報后發現,維維集團將大量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貼現與質押,以此來獲得大量現金,結合維維集團較低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不難看出,維維集團的資金流存在一定的問題,資產變現質量不足。
三、對策研究
(一)精簡機構,降低資產冗余度
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過于橫向肥大化,許多副業資產存在“瘦狗”狀態,此時的企業不應考慮將企業珍貴的資源浪費在這些無法帶給企業利潤的資產上,而是應該集中資源投向“明星”與具有發展潛力的“幼童”產業。將無法增值的不良資產剔除,保障現金流的順利運行,刺激其余的有收益潛力的資產發揮其效用。
(二)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資產的運營效率發映出企業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資產的運營效率和變化。在維維集團迷失在多元化布局忽視自身主業建設的這十幾年中,蒙牛、伊利卻在不斷搶占市場份額。維維集團應該發現自身與這些同類企業在資產利用上的差距,積極創收,發揮自身豆奶產品的品牌優勢,在豆奶的衍生品上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注重核心業務,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與資產利用效率,優化資產結構。
(三)發揮財務杠桿效應,嚴控經營風險
負債經營能發揮財務杠桿效應,給企業帶來效益,另外負債過高,對企業長期發展可能產生財務風險。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過高,為避免資不抵債的局面發生,維維集團應該在利用資產負債率制定借入資本決策時,充分估計預期的利潤和增加的風險,時刻監控,在二者之間做出最有力的決定。
(四)增強企業內部監督管理,管理者要更加理性的決策
維維集團管理者要加強投資管理,理性且合理的決定投資方向與投資規模,寧缺毋濫,杜絕盲目跟風跨界建設,同時維維集團要建立財務分析與評價制度,加強內部監督,評估各部門過去的經營業績,衡量現在的財務狀況,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Harris M,A Raviv. Capital Structure and he InformationRoleofDebt[J].Journalof Finance,1990(02).
[2]Nancy L Beneda. Valuing Operating Assets in Place andComputing Economic Value Added[J].CPA Journal,2012(06).
[3]徐文學,姚昕.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實證研究——以江蘇省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0(04).
[4]錢愛民,張新民.資產質量:概念界定與特征構建[J].財經問題研究,2009(12).
[5]張新民,錢愛民.財務報表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6]徐文學.資產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統計與決策,2009(15).
[7]劉小海.質量視角框架下企業財務狀況分析——以五糧液為例[J].財會通訊,2018(02).
[8]郭晉娟.食品,飲料行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財務分析[J].經濟師,2016(11).
[9]王宇平.資產質量內涵的研究綜述[J].時代金融,2015(04).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