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
摘要: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我國的旅游產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會,同時催生了鄉村生態旅游行業。在這樣的條件下,文章將分析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深入探究鄉村生態旅游開發管理及運行機制。基于文章的分析,其目的就是加深相關人員對鄉村生態旅游開發的認識,同時為其優化管理方式、運行機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以期推動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
關鍵詞: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旅游開發;旅游管理
實際上,鄉村生態旅游就是將鄉村的生態環境作為基礎,將鄉村中獨特的民俗風情、生產形態、鄉村風光、生活形式、鄉村居所、鄉村文化作為對象,憑借城鄉之間的差異,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進而形成集休閑、娛樂、游覽、觀光、購物、度假為一體的旅游模式。而這樣的旅游模式,能夠吸引很多長期生活在鋼筋混凝土中的城市居民,以此來刺激農村經濟的發展,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一、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重要性分析
對鄉村生態旅游進行開發、運行,其對于鄉村經濟的提升、城市化的發展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改善生態環境,并能夠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鄉村生態旅游的開發,離不開鄉村中良好的生態環境,而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能夠實現生態產業、農業產業之間的緊密結合。積極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可以有效推動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也能夠將生態保護落實在其中,進而保證旅游行業的穩定發展。
(二)調整產業結構,促進鄉村經濟穩定增長
積極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激發農民開發農業資源的積極性,逐漸形成鄉村的第三產業,進而保證鄉村經濟穩定增長。
(三)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新型的社會環境
就鄉村生態旅游而言,其屬于城鄉的交匯點,以利于加深城鄉居民之間的了解、認識,并能夠有效拓寬鄉村中經濟發展的渠道,對于構建新鄉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豐富旅游內容,提高鄉村的綜合實力
在現代的旅游產業中,鄉村生態旅游是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所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旅游內容,刺激鄉村經濟的發展,為其日后的綜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鄉村生態旅游開發管理及運行機制
為了能夠推動鄉村生態旅游穩定發展,相關人員就應該重視開發管理及運行機制等相關工作。在具體的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結合鄉村的實際,完成鄉村生態旅游的開發,并以此來制定管理機制、運行機制,充分發揮鄉村生態旅游的效用,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并為廣大的游客提供舒適的鄉村生態旅游環境。對此,工作人員就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完善鄉村生態旅游開發管理及運行機制,保證該產業能夠穩定發展。
(一)結合鄉村特點
在開發鄉村生態旅游的過程中,要想優化管理及運行機制,最為重要的就是結合鄉村自身的特點,并將其凸顯出來,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實現提高鄉村經濟水平的目的。具體來說,鄉村生態旅游的負責人,需要對鄉村的實際進行綜合、系統的調查與分析,掌握其最大的特色,然后將其作為鄉村生態旅游的“賣點”。而這樣的方式,還能夠增強鄉村居民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信心,激發其投身開發、管理、運行的工作中,實現解決農村勞動力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掌握鄉村特點的基礎上,還能夠確定鄉村生態旅游的開發方向、發展方向,為后續的工作奠定基礎。
例如,在某鄉村中,有著山地、丘陵的地理特征,所以在鄉村生態旅游的開發管理與運行中,應該將這一特點凸顯出來,將其與森林旅游相結合,并積極組織爬山、登高等旅游活動。同時,還可以組織游客,體驗鄉村居民的田園生活,以此來豐富旅游的內容,滿足更多游客的不同需求,進而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為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另外,鄉村生態旅游還可以組織游客進行植樹,在進行體力活動的基礎上,還陶冶了游客的情操,深化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進而增強鄉村生態旅游的生態效益,促進其更加穩定、長久的發展。
(二)分散自主經營
在鄉村生態旅游的管理經營中,存在很多不同的模式,其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分散自主經營。具體而言,分散自主經營就是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過程中,鄉村的居民各自為主體開展活動,并且結合民主管理、自愿互利的基本原則,以各個單位、業戶基本的經營主體,各自經營各自盈利。基于這種鄉村生態旅游運行模式,不會以租賃的方式進行企業模式的經營,從而實現經營權、旅游權的統一,但是其只能向游客提供“農戶型”的服務、產品。
在鄉村生態旅游的運行中,分散自主經營模式最容易被大家接受,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鄉村生態旅游的規模,阻礙其未來發展的步伐。具體來說,在經營鄉村生態旅游的過程中,由于農戶的整體素質不高,常常以短期的經濟效益為重點,加之服務模式、生產模式、旅游內容單一,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鄉村生態旅游失去趣味性。因此,在管理、運行鄉村生態旅游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進行宏觀調控,積極對農戶進行教育、宣傳,提高其整體的綜合素質、能力水平,進而為游客提供豐富的、優質的服務,推動鄉村生態旅游更加穩定的發展。
(三)“公司+農戶”經營方式
在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中,“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就是政府部門通過優惠政策等,吸引大型的、具有能力的企業,進駐鄉村之中,鼓勵其對鄉村的旅游資源進行開發、管理。同時,在企業綜合能力的保護下,要求其與鄉村當地的農戶合作,積極開展餐飲服務、住宿服務等,同時帶動鄉村居民共同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的行列之中,進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在這一基礎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市場營銷模式,并有利于招攬更多的游客,從而構建最具特色的鄉村生態旅游環境。
通過這樣的經營模式,公司可以投入資本、技術,而鄉村則投入人力,二者進行優勢互補,并在經營層面上為“共同體”關系,可以齊心協力推動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但實際上,由于公司在組織、資金、技術等方面相對強勢,所以公司、農戶的地位并不能實現平等。因此,政府應該作為“中間者”,參與到合約的簽訂環節中,避免公司侵犯農戶的合法權益,以此來保證二者的“共同體”關系,促進鄉村生態旅游更好的發展。
(四)“社區+公司+農戶”經營方式
“社區+公司+農戶”的管理運行方式,就是由大型公司、村委會建立合作關系,然后由村委會發動鄉村中的農戶,積極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事業中。為了保證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穩定性,村委會、公司應該對農戶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旅游的相關知識,同時具備旅游服務的能力,以此來保證相關工作的質量、效率。不僅如此,村委會還應該建立詳細的鄉村生態旅游運行機制,指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基于這樣的方式,可以對農戶的服務行為、經營行為進行規范,滿足游客的實際需求,進而優化鄉村生態旅游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在這種多主體的運行模式下,村委會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對公司、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協調,最大程度的增強當地鄉村生態旅游的實力,甚至搶占更多的旅游市場。長期以這種模式進行管理、運行,能夠凸顯鄉村生態旅游的特色,并且還可以推動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鄉村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其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但是需要采用恰當的方式對其進行管理、運行,以此來發揮鄉村生態旅游的積極作用。在這一基礎上,充分發揮了鄉村中的旅游優勢,優化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在豐富旅游內容的同時,能夠推動鄉村城市化的步伐。因此,結合本文的分析發現,文中所提及的策略、方式,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郝丹璞.我國鄉村生態旅游開發與體驗經濟模式分析——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茶店鎮櫻桃溝村為例[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6).
[2]孫志遠.生態旅游視角下的鄉村景觀開發與保護研究——以廣西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08).
[3]鄭璐.鄉村生態旅游規劃設計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7.
(作者單位: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