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華
摘要:“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在于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期望受教育的對象僅僅獲得知識,而是期望受教育的對象在除了接受到知識的傳達外,更發現并挖掘自身的做事能力與應用知識的能力。因此,能力本位教育是培養受教育對象達到預先設定的目的能力的一種教育系統。正是由于受教育對象個體能力的差異性,所以在進行能力本位教育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受教育對象的差異性調整教育內容的編排與設置。本篇文章所論述的內容就在于在能力本位教育的條件下,如何進行旅游管理專業項目教學模式的研究。
關鍵詞:能力本位;旅游管理;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2
一、我國旅游行業的具體現狀
(一)旅游行業規模急速增長,帶動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政策實施至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條件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人民的物質、精神追求也在不斷增加,這時,旅游才從日常的“出門”轉變為一種行業,俗話說“衣食足方能知榮辱”,旅游也可以稱為是經濟水平提高條件下的新型產物。
在2013年時,我國的旅游消費就達到了3萬億人民幣,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我國的旅游行業對全球經濟增加值達到全球GDP的10%,對全球經濟的貢獻高達3.1%,直接創造了1億多個相關的就業崗位,就業人數超過1350萬人,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旅市場。
因此,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因此帶動了旅游行業的發展;而旅游行業的蓬勃興起,同樣帶動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二)中等經濟承載能力的階層開始興起,帶來“旅游熱”
目前,我國的中產階層(中等經濟承載能力的階層,一下簡稱為“中產階層”)占總體就業人口的20%,如果每年按照1%速度增長,那么至少20年內,中產階層就可以達到我國總就業人口的40%。而現今的中等階層需求不再僅限于豪車、洋房,更是傾向于投資自身的精神狀態,看一看本國或是境外的美麗風景。
因此,中產階級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會群體,他們如何進行消費、著裝、挑選住所、教育孩子都會引領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方向與時代趨勢。
(三)出境游的消費、規模、質量同比上升
僅在2012年,中國的旅游支出已達到全國最高。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到了2020年,中國出境游的游客將由2012年的8300萬增長至2個億。在2013年,出境游的規模達到9819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8.0%。出境游的消費情況達到1287億美元,同比增長26.8%。中國旅游研究院的院長戴斌表示:“出境游正成為普通中產階層常態化的生活方式”
(四)旅游形式多樣化
在線旅游、自駕游、自由行等旅游方式的出現,使“跟著導游紅旗走,天南地北全都有”的畫面即將成為歷史,旅游的價格愈加透明、旅游團隊的建設更加規范與合理、旅游期間的時間掌握更加的自由,旅游者可以盡情享受旅游時光的愜意與旅游期間中旅游項目的自由選擇。
雖然我國的旅游行業總體正處于蓬勃發展的趨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不容樂觀。
二、我國旅游行業現存的具體問題
(一)旅游業規模化程度仍然較低,產品的供給不足與百姓的旅游需求所存在的矛盾
部分景區臨近,但由于彼此分散經營、沒有合作,導致雙方惡性競爭的情況的發生。現在我國的旅游業發展也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客戶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吃、游”而是向“吃、住、行、游、購”一條龍方向發展。
還有最為明顯的一點,相信很多有過團體旅游經歷的客戶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客戶當萌生旅游者想法時,卻無法想走就走,必須要等到某個團期的開始日期,很多游客在等到團期的時候已經并不想出行了,因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才會有特別的感受。這樣的團期等待十分影響客戶的旅游體驗,針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方式可以選擇整合旅游資源,保證每個團期的間隔時間為一周以內。
(二)旅游市場秩序依然混亂,旅游業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低
綜合多家官方的權威媒體報道,當前我國的旅游市場現象為普遍進行“零負團費”的經營模式、旅行社掛靠、旅行社承包,使各旅游公司的“低價競爭”繼續加劇。旅游購物點、旅游景點門票、旅游酒店住宿均有價格虛高的現象。
通俗來講就是你報名旅游團時費用極低,而在旅游的過程中各項消費加價嚴重,導游獲取高額的回扣,并且這種現象極其普遍,使百姓對于旅游公司失去信息,旅游行業口碑下降,影響旅游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旅游行業人才總量不夠,人才素質總體偏低
旅游服務行業的人才總數量還存在較大的缺口,由于旅游教育的資源支撐不足,人才保障機制和開發機制都相對滯后。旅游公司定位不明確、經營者沒有長遠的行業戰略而導致的惡性非正當競爭愈演愈烈。
(四)政府政策規劃不到位,監管機制不健全,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性
景區規劃不夠科學合理,沒有進行總體、統一的規劃,而且在實施過程中,也沒有做到較高的執行力度,外加管理部門對景區的規劃實施監督不夠重視,因此,導致旅游景區的開發失去宏觀控制。
景區設置多重管理,控制權利極為分散,導致景區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調,沒有指定或貫徹國家規定的統一開發建設規劃等問題,導致景區口碑普遍下降,影響該景區旅游業的良好發展。
三、在能力本位教育的前提下,進行旅游管理專業項目教育模式的研究
就如同“科學技術是國家的第一生產力”,“人才是行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上文中所提到旅游業的種種劣勢和弊端出現的源頭最后都是人才儲備不夠的原因,因此“教育從娃娃抓起”,“行業發展從教育人才抓起”。
而“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職業拓展能力,其中包括四個方面:與本工作職務相關的知識方面、經驗方面(活動的范圍與領域)、態度方面、反饋方面(評價、評估的領域)。四個方面共同構成了一種被稱作“專項能力”的能力,而專項能力等同于所謂的“綜合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職業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中有較為重要的五大要素,分別為:
(一)將職業能力作為教育過程中的基礎
職業能力不僅是教育過程中的基礎也是教育評價的標準與培養目標,通過針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職業規劃分析,來確定其綜合能力情況,編排設置學習的科目。再通過職業能力分析表所列出的專項能力情況,以由易到難的順序安排未來的教學任務以及學習方式和計劃。
(二)將個人能力作為教學的基礎
通過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的能力觀分析并且確定其能力的標準,將能力標準轉化為課程,采用模塊化教學方式會收效不小。
(三)增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
以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能力標準作為評價標準或參照物,評價學生多項能力的具體情況,采用標準的參照性質的參照評價進行。
(四)教學靈活,管理嚴格
由于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初始都有較大的惰性,因此,我們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增強受教育方與教育者的課堂互動,加強雙方的交流與溝通,有助于教學方式的優化與改進。在管理上我們選擇嚴格、科學的管理,在嚴格的課程設置編排后,受教育方應當按照課程編排及時復習和鞏固,達到最佳的師生關系與授課狀態。
(五)設置獎勵與榮譽
根據日常表現,潛力挖掘深度,期末成績授予相應的學分和獎勵。
由于旅游行業的發展還不夠科學和完善,因此,在該領域的教育上,我們依然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向該領域輸送大批的優質人才,完善領域缺口,引導旅游領域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媛媛.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基于荷蘭CBL模式的借鑒和應用[D].青島大學,2014.
[2]郝俊.基于能力本位的項目化教學模式下的項目課程的思考——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文教資料,2012,(11):175-176.
[3]成浩.基于CBE模式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4]郭嵐.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改革初探[J].南昌高專學報,2010,25(6):121-123.
[5]李洪濤.從能力本位視角探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J].科技創業家,2012,(21):163.
基金項目:2014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課題《基于能力本位教育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項目教學模式的研究》(2014JGB376)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