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要:迫于新醫改給予醫院的壓力,為了生存和發展,公立醫院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其中財務管理是改革中的重點,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醫院的管理效率,促進醫院價值的提升,而實施業財融合無疑是一味催化劑。與此同時,業財融合又有助于強化醫院管理會計建設及實踐。文章首先闡述了業財融合的背景,其次分析了業財融合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如何才能實現業財融合。
關鍵詞:公立醫院;業財融合;管理策略
一、公立醫院實施業財融合的背景
新醫改政策的運行,促使公立醫院把 “醫院加強精細化管理” 放作重點。公立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事業單位,在經營過程中它需要同時兼顧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來促進公立醫院的穩定發展。但是,新醫改政策的發布使公立醫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運營困難。公立醫院改革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否則將難以在社會中持續健康發展。在業財分離的管理模式之下,財務仍在事后的報銷、做賬和報表的死循環中無法自拔,更不能為業務提供良性服務,這不僅不利于財務人員去發揮監管職能,與此同時也不利于財務人員對自身進行提升。這就對財務人員做出了要求,他們必須快速擺脫傳統的會計思維模式,脫離職業去看會計,為自己的工作賦予更多的價值,把自身和業務融合,最終轉型成為復合型的人才。此外,因為業務與財務的長時間脫節,產生了溝通障礙,業務不理解財務的要求,往往會導致業務決策與財務要求背道而馳,這樣可能會產生財務風險,從而去增加醫院的運營成本。因此,公立醫院業財融合是必然的趨勢,通過流程重造,資源重新整合,加強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形成有效的內控體系,提高公立醫院的資產利用效率,增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樣不僅可以給管理層提供更高質量的信息, 還能更完善地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服務。
二、公立醫院業財融合現狀困難重重
(一)部門間信息不對稱,制約業財一體化的建設進程
公立醫院為了更好地開展各部門的工作,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一套獨立信息系統,他們各成一套體系,系統間缺乏有效的連接,業務部和財務部之間數據共享的程度低,不能對業財融合產生很好的作用,如果這些系統之間不進行串聯,現代醫院中的業務活動會變得更加難以開展。雖然大多數的醫院高層管理人員已經充分意識到業務財務融合在公立醫院的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信息化建設的滯后拖了業務財務一體化的后腿,導致其進程緩慢。
(二)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目標存在差異,兩者融合缺乏熱情
醫院的業務部門把“把蛋糕做大,把招牌打響”作為重要目標,它們并不在乎單純的追求收入增加而隨之帶來的成本增加這一不良后果。與此同時,其他的職能部門為了完成各自想要達到的工作目標,往往也會選擇跨越財務的警戒線,他們不遺余力地去達到自己的目標,這些部門都只看重自身的目標,而忽視了醫院整體的利益。然而財務部門相比之下,在關心利潤、結余,以及在關注收入的同時,也更加地把精力投入到控制支出上。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標,財務部門雖然嘗試著和業務部門共同商討業務,但這樣的做法讓業務部門認為自己的決策遭到了束縛,決策失去了自由,從而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不愿與財務部門合作。財務部門在業務部門處碰壁后,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導致雙方融合失敗。
(三)思想認識欠缺,人員綜合素質較弱
公立醫院自身的公益性,決定著用于醫療服務和經營管理的資金主要來自于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大多數我國的公立醫院對于醫院的資產管理以及財務管理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近些年來,公立醫院明確提出要提高資產利用效率、控制醫院的各種成本,但其做出的努力都是浮光掠影。可是隨著大多數公立醫院的轉型升級以及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醫院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也必須要隨之提升。在現階段,財務部門仍延續了傳統的財務架構設置,在會計核算方面配備的工作人員素質遠高于負責管理會計方面的人員。一般來講,就是公立醫院的會計人員只注重處理財務方面的問題,但卻對自己處理醫院業務的能力不加以提升。
三、公立醫院業務財務融合的管理策略分析
(一)加強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深化業財融合
信息化手段促進管理逐漸成為我國公立醫院進行運營管理的重要途徑。然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醫院經營過程中突顯的愈發嚴重,單純由財務部門提供的報表和相關信息已經無法滿足醫院經營管理的需求,為了獲得高質量的信息,公立醫院迫切需要進行財務轉型,從傳統的事后核算轉變成為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新型財務分析模式。通過建立信息一體化平臺,實現信息傳遞流程的再造,從而完善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最終提升管理質量。同時,也實現了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業財深度融合,給予具有高質量的決策支持。并且借助信息工具優化組織流程,消除醫院業務活動開展的不必要的流程,提升公立醫院的整體工作效率。
(二)良性溝通深化醫院業財融合
財務方面的的專業性,非財務人員難以理解,財務數據在業務人員眼里僅僅是一堆阿拉伯數字,他們沒有體會到這些阿拉伯數字有著深刻的意義。于是,這要求財務人員不能只是被動地報賬、做賬,要懂得與業務部門和管理層進行溝通,從會計思維中跳出來,將生硬的報表數據轉化成其他人也可以理解的生動的語言,學會將單純的會計信息轉化為各部門所需的信息,以此來最大限度的利用實現財務數據,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單是財務部門做出努力是不夠的,業務部門這邊也要積極主動地和財務部門進行溝通,在處理業務中遇到不懂的財務問題時,要學會尋求財務部門的幫助,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同樣,管理層也要和財務人員溝通,明確表達自身的信息訴求,這有利于財務部門為管理層提供更完善的信息,以及提供更好的信息決策服務。
(三)強化公立醫院成本管理
公立醫院的成本控制一直是醫院轉型升級的難點和重點,在強化成本控制的同時,也要防止降低醫院的服務水準,通過找準成本控制的重心,以此來實現醫院成本的精準化控制。第一、醫院應加強預算管理,采用全面預算的管理模式,加強成本的控制。公立醫院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成本控制預算在運營過程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在醫院自上而下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從而顯著提升預算管理制度。第二、強化能源消耗的控制。在公立醫院的總成本中,水電氣料耗費占有很大比例,所以醫院必須節能降耗作為一項緊要任務,對于醫院用水用電的各個環節進行改善。對于電梯的開放時間和數量,以及層數的合理安排,都有助于實現電梯用電成本的控制。最后,可以在成本控制中加上與成本管控相關的考核指標,以實現最大化限度的降低公立醫院的運營成本。
(四)突破固有思路,提升各部門人員的綜合素質
業財融合是對于一個企業管理層人員素質的嚴峻考驗,管理層更需要沖破固有思維的局限性,意識到業財融合在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當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公立醫院要使全員都意識到業務和財務融合的必然性,醫護人員雖然與財務部門聯系并不密切,但是積極配合財務部門的人員開展業財融合的工作仍在他們的職責范圍內,以此來確保相關的財務制度和財務管理規則落到實處 。當財務部門在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制定時,同樣要考慮實際工作中業務的開展情況,和各部門積極主動地進行溝通交流,切勿讓財務管理制度的設立淪為空殼。再次,醫院要加強綜合人才的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財務部門要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配置進行優化,管理會計既有對財務基礎數據整理加工的職責,同樣也應該輔助醫院的管理者規劃與控制醫院的各項業務活動。由此來說,公立醫院要促進業務融合財務的綜合型人才隊伍的建設,為財務人員和醫護人員的良好溝通交流提供一個方便的平臺,使財務人員能夠接觸臨床部門人員的工作,了解其業務內容,對醫療相關主體的業務知識進行學習。 那么,醫務人員也應該理解財務人員的工作,意識到財務管理工具對他們展開業務活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從而熟悉財務管理的流程。
參考文獻:
[1]徐劍鋒.企業業財融合若干基本問題探討[J].新會計,2017(04).
[2]徐劍鋒,呂強.業務財務融合研究概述[J].新會計,2016(12).
[3]徐劍鋒.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理念[J].新會計,2018(06).
(作者單位:廣東揭西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