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江 潘艷
摘? 要:民族傳統體育蘊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淀,具有顯著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當前,高校日益重視加強體育教學,并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相關課程進行了設置。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對高校學生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高校要高度重視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促進體育教學質量實現有效增強。本文簡述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含義和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意義,淺析了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對高校學生的影響,探究了高校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措施,以期為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208-02
當前,我國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并不斷對體育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豐富。多數高校均將民族傳統體育納入了體育教學的范疇,并對相關課程進行了設置。民族傳統體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傳統文化特征,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占據的地位日益重要。高校要充分認識到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對高校學生產生的重要影響,加強重視,并立足于體育教學實踐,積極探究有效措施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進行有效加強。
1? 民族傳統體育概述
1.1 民族傳統體育的含義
民族傳統體育,是指中華民族基于長期社會實踐,所創造發展而成的體育運動體系。民族傳統體育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滋養哺育,蘊含著我國各民族勞動人員的社會勞動實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同時,民族傳統體育蘊含了我國各民族的文化積淀。在長期的融合發展過程中,民族傳統體育體系日漸完善,涵蓋多種體育運動項目,諸如競賽體育項目、娛樂體育項目以及慶典體育項目等[1]。
1.2 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意義
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對高校體育教學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1)拓寬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增強了高校體育教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民族傳統體育不同于現代的競技體育,其民族特色極為鮮明,具有種類豐富的體育項目。將民族傳統體育納入高校體育教學,能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寬,并增設趣味性較強的體育教學項目[2]。(2)能激發高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當前,多數高校學生缺乏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對高校體育教學呈現出消極怠惰的學習態度。究其原因,是高校傳統體育教學缺乏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呈現出較強的枯燥性和單調性,難以激發高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種類豐富,且趣味性較強。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不僅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還能增強體育教學課程的趣味性,能激發學習興趣,轉變學生態度,使他們積極投入體育學習訓練之中[3]。(3)有助于加強德育教學滲透。當前,高校日益重視加強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民族傳統體育蘊含了民族文化的道德倫理、價值觀念等內容,以傳統武術為例,傳統武術極為重視武德。高校在開展傳統武術教學的過程中,勢必深入培養學生的武德,對于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開展民族體育教學,有助于加強德育教學滲透。
2?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2.1 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民族傳統體育蘊含了各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體現了共同的文化意識。民族傳統體育有助于對社會集體意識進行有效強化,還能有效凝聚社會群體的向心力。諸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例如賽龍舟、賽馬、摔跤、斗牛、武術等通常與各類傳統節日相互結合,在慶祝節日的過程中,開展相關傳統體育項目,能有效激發群眾對傳統體育項目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在下意識中融入民族群體中。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能激發參與者的競爭心理,還能有效激發參與者的集體榮譽感,增強民族群體人際關系的融洽性,進而有效增強民族群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2 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能有效增強高校學生的意志品質,并增強高校學生的心理素質,使高校學生具備適應各類復雜環境的能力。民族傳統體育包含諸多集體項目,諸如賽龍舟、舞獅子、武術表演等,此類集體項目在學習訓練過程中,需加強高校學生的相互溝通和協作配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有效增強高校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并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意志品質。
3? 高校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措施
3.1 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深入挖掘
高校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要深入挖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首先,要全面認識并系統掌握民族傳統體育包含的各類體育項目,深入探究并有效挖掘民族體育項目蘊含的文化內涵,擇優選擇適用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增設相關教學課程。同時,高校要深入考察自身的體育教學實際狀況,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課程進行科學設置和合理安排,充分展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備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3.2 準確把握相關教學項目
高校要準確把握相關教學項目,通過多樣化的競技途徑,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獨特魅力進行彰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雖然不同于現代各類競技性體育項目,但其同樣具備較強的競技性特征。在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項目的競技性特點,采取多樣化的途徑開展競技活動,培養高校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實現對自我的超越。在競技過程中有效加深高校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解和喜愛,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水平實現大幅度提高。
3.3 強化民族傳統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要強化民族傳統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構建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和綜合素質較強的教師隊伍,為教學提供師資力量的強有力保障。高校要對專業的體育人才進行大量招聘,有效充實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同時,要加強對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培訓,引導高校體育教師深入了解并熟練掌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技能。
4? 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傳統體育蘊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淀。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普遍將民族傳統體育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具體內容,并提高教學趣味,能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態度,積極投入體育學習訓練中,且有助于加強德育滲透。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對高校學生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能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的保健意識和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增強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和個人修養。高校要通過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深入挖掘、準確把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項目、強化民族傳統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晴云,成慶棟,龐杜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大學體育教育的應用研究[J].運動,2014(11):62-63.
[2] 鄭傳鋒,李永坤.關于高校體育教學中民族傳統體育的作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8).
[3] 葛鴻,魏麗輝,王帥.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