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麗 李彬
營造林技術是指通過區域內的防護林種植,解決該區域風沙大、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一直自然災害的發展,對自然環境予以一定的保護,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應當把握品種選擇、方案設計、種植規劃等方面的有效性,以此提高營造林的整體成活率,推動林業資源的良好發展。
一、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不同跡地林業發展中的應用
1、病蟲害跡地
病蟲害跡地的營造林技術應用是指對遭受病蟲害較為嚴重的區域內的林業進行管理,運用營造林技術對該區域的林業進行處理,保障該區域林業的正常生長,營造林技術在病蟲害跡地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其一,對該林業區域內受到病蟲害影響較為嚴重的樹木進行處理,砍伐病枝、清理病葉,并將清理后的病枝病葉進行統一的焚燒處理,盡可能大量的消除病蟲害的生長源頭,以此降低病蟲害對該林業區域的影響;其二,林業區域的其他植株同樣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蝕,不利于樹木的生長,必須對林業區域內的雜草進行清理,嚴禁雜草中的病蟲害發展對林木帶來影響,為接下來的營造林技術開展提供安全保障;其三,對病蟲害林業跡地進行大面積的清理后,需要對該區域的林木進行補種,由于該區域蓋有許多隱藏的病蟲害沒有被完全清理,由此,營造林技術在應用時應盡可能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樹種作為補植的重要樹種,提高林木補種、補植的存活率,進而提高病蟲害跡地營造林技術應用的有效性,推動病蟲害跡地林業資源的妥善發展。
2、火燒跡地
火燒跡地即林業區域在發生火災后植株燒毀而裸露在外界的土地,營造林技術在該類林業區域的應用,應當把握火燒跡地的具體林木種植特點與需求,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等進行針對性較強的樹種選擇與種植措施的開展,使得林木生長的存活率不斷提升。首先,應當對火燒跡地的地面環境進行清理,如一些經過火燒較為嚴重的區域,該類區域在焚燒過后留有大量的焦化、腐化的灌木、樹木殘骸等,需要將該類殘骸進行清除,為恢復造林提供便利;其次,加強對營造林技術在火燒跡地的應用規劃,其中包括樹種的選擇、種植的具體措施、種植養護等,安排該區域的林業管理人員配合完成具體的營造林活動,并把握各個環境的有效性;如樹種的選擇方面,火燒地的土壤環境很可能收到了一定的破壞,盡可能采用適應能力較強的樹種進行種植,如青檀、木荷等樹種,在具體的種植方面具有加強的生命力,確保火災跡地營造林的健康、完善生長。最后,營造林技術的應用不能停留在對樹木的種植階段,還要加強后期對新種植林木的管理,做好幼林的撫育工作,確保火燒跡地新種植林木的茁壯成長。
3、采伐跡地
營造林技術在采伐跡地的應用則需要考慮該林業區域林木生長的具體情況,針對采伐跡地的林木密度進行調查,確保營造林技術在采伐跡地應用的合理性。采伐跡地的林木種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為木質材料的生產提供原材料,合理的營造林技術應用能夠滿足采伐跡地的平衡性,為我國林木業生產與種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一方面,技術人員應當根據采伐的具體情況選擇補植樹苗的區域,當發現伐樁之間的距離較大時,需要在該區域進行合理的補種,通過現場環境的調查,選擇合適的補種樹種,如樟樹、楓香闊葉樹等,該類樹種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與更新能力,在實際的采伐與種植中,更新能力越快的樹種重新生長發育的速度也會更快,能夠有效供應采伐的數量需求,營造林技術在采伐跡地的應用,應當加強具體的營造林規劃,制定詳細的樹木種植、補種計劃,加強對營造林技術應用的進度管理、驗收管理等,確保采伐跡地營造林技術應用在林業資源供應方面的有效性,促進采伐跡地林木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應用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強營造林技術應用方案設計
營造林技術的應用應當加強對營造林方案的具體設計與規劃,根據營造林技術實施的不同跡地、實際的種植情況等進行詳細的營造林工作開展的規劃,對樹種的選擇、種植技術、補植范圍、林業管理等進行詳細的總結,為今后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提供科學的、規范的、具體的應用方案。
2、提高營造林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
營造林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術水平決定了營造林技術開展的有效性,必須加強對技術人員的管理與技術培訓,一方面要求技術人員能夠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相關營造林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加強技術人員的操作水準,促進林業區域的保護、管理、補值等工作的有效性不斷提升。
總而言之,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病蟲害跡地、火燒跡地、采伐跡地等區域的應用,需要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并加強對當地環境的清理與應用過程的規劃,確保營造林技術應用的有效性,并通過加強營造林技術應用方案設計、提高營造林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等策略的開展,促進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應用的有效性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067000河北省承德市獅子溝國有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