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婷婷
摘要:我國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煤炭能源行業激烈競爭。而我國對于煤炭的市場需求量不斷的下降,煤炭能源行業產能過剩,煤炭行業的市場競爭導致了價格下降,新興清潔能源逐步搶占市場。面對這一新形勢,煤炭企業由于行業對資源的依賴性,必須推進經濟管理的創新,提升經濟效益、改善煤炭行業的未來發展。基于此,煤炭企業需要結合當前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的現狀,提出針對性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煤炭企業;改革;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3-0035-02
煤炭行業作為曾經占據能源市場大部分的能源產業現如今正處于風口浪尖,承受著國際金融危機及能源市場發展的淘汰。行業的發展使得煤炭能源行業市場處于持續的低迷狀態,在經營不善以及市場競爭壓力大的雙重打擊下,煤炭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以及價格下跌等現象,這也直接導致了部分國有企業經營形勢不樂觀,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等一系列問題。隨著全球變暖現象范圍的擴大、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及新興清潔能源的使用,煤炭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只能釜底抽薪,將劣質的煤企和煤炭產能有秩序的引退市場,通過控制煤炭產量的方式減少煤炭燃燒所造成的大氣污染,緩解產能過剩的現象。當前能源市場,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因其能源使用率高及對環境影響小的特征迅速占領市場,其對市場的影響力是煤炭企業所不能忽視的。基于此,煤炭行業需要改變傳統的投資拉動的增長方式,切實提高質量來增強其核心競爭力。此外,為了提高煤炭企業的收益,需要著重創新發展,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高效發展。
一、國有煤炭企業經濟管理現狀
(一)經營管理模式滯后
我國煤炭行業長期形成了固有的經濟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生產經營粗放,煤炭產業鏈條短,深加工能力不足,原煤入洗率不高,行業競爭力不強。供給側產品質量不高,產業和產品仍處在低端。產銷銜接不緊密,集中銷售的精細化不夠深入。部分煤炭企業站位不高,市場意識、成本意識不強,自封于傳統粗放的生產模式,跑冒滴漏現象仍然很多。部分煤炭企業全局意識差,重產量輕成本,生產過程中成本管控差距還很大,集中采購、節支降耗、契約化管理等工作力度欠缺,精益化管理的推進深度不足。
(二)現有的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國國有煤炭企業管理一直在進行經濟管理的創新,但是粗放型的管理局面依然非常突顯,職責不清、流程不明的情況普遍存在,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的現象時有發生,總體上可概括為管理界面仍不清晰、管理制度仍不到位、管理體系仍不完善、管理成效仍不明顯。除此之外,國有企業人員憑借自身的職業性質而對工作產生懈怠的心理,部分企業內部的經濟管理制度執行的力度不夠,導致工作中存在隱患,積少成多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難以忽視的影響。
(三)財務管理缺乏監管
嚴格的財務管理是穩定的內部管理的首要條件,而企業專業的內部管理人員的缺乏體現出了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的缺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的培訓等現象,直接對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變革產生影響,內部資金不能夠進行合理有效的使用,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更有可能制約企業在其它工作的發展。
(四)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經營成本較高
國有企業受到國家的全力支持,無論是政策還是資金都保持強大的支持力,這也使得煤炭企業能夠引進最先進的煤炭生產器械及技術,煤炭生產力水平穩步提升。但是,進一步研究發現,煤炭企業所購進的設備和技術并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人才的匱乏使得專業技術沒有發揮應有的效力,引入技術后的生產效益并沒有使得其提升到生產效率的高水平狀態。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重點領域專業人才嚴重匱乏。對于一些專業技術領域,缺乏專業人才,很多重要崗位都虛位以待。
二、新形勢下的國有煤炭企業的改革創新發展
(一)國有煤炭企業應認清形勢,迎難而上,實現企業轉型新發展
現階段,國有煤炭企業需正確認識煤炭市場發展現狀,改變以往傳統的經營理念,加快對傳統產業結構的改革轉型,以改革創新謀求發展。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通過提升管理質量提高效率,力求企業在當前煤炭市場逆流中順勢而為、借勢而上,保障企業能夠在能源行業中進行穩步的可持續發展。密切關注國家對于煤炭企業政策的變化以及市場經濟變動的風向,找準時機。把握信號,進行合理有效的經營策略的制定,切實改善企業虧損這一現狀。深入研究國家以及市場有關政策和措施的改變,利用扶持政策扭轉現狀,幫助煤炭企業擺脫這一困境。
(二)加快國有煤炭企業傳統產業結構改革轉型,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煤炭是傳統的基礎能源,此前,煤炭企業生產的能源占據我國能源市場消費的70%以上。清潔能源逐步發展之后,煤炭能源的銷售份額被逐漸的搶占,而長期的生產規律不能夠在短期內得以改變,造成了產能過剩以及價格下降。基于國家對于環保的重視以及市場對于清潔能源的大力倡導,煤炭企業應該將煤炭作為根基,多元化應用到企業改革發展的途徑中,通過增加產業鏈條達到循環經濟的效果。結合煤炭企業的扶持政策,實現煤電、煤焦以及煤化和煤機聯營的綠色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煤炭屬于非清潔能源的問題,將煤炭能源實現綠色清潔化的利用。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節能減排的新標準,制定新的發展模式,將節能減排的步驟進行細化、精化,做好能源的分解工作,將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的任務全面實施并且完成。
(三)簡政放權,通過制定寬松的政策扶持國有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煤炭企業正處于傳統產業結構改革的關鍵時期,為了加快其轉換的速度,實現其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中央政府以及各個地方政府需要進行適當的簡政放權,為其發展鋪橋修路。部分煤炭企業由于資金周轉的問題,出現降薪減員以及拖欠工資等問題,政府除了增加相關的扶持政策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增強政企合作的強度,這對于改變當今的市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為了緩解資金困難的情況以及降低其后期出現類似問題的風險,煤炭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融資性擔保機構以及機構的監管部門,提高其擔保的能力以及實力,進而加快其轉型的步伐。
(四)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改變傳統商業模式
當前,“互聯網+”已逐步應用于煤炭行業中,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與煤炭行業的融合發展,打破傳統的發展思維,以互聯網應用推動國有煤炭企業的產業結構轉型發展。“互聯網+”的應用不應僅僅局限于當前的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應實現與傳統行業的滲透與融合。以互聯網思維掀起煤炭開采技術的革命,如:煤礦井下綜采工作面無人自動化開采,通過地面調度指揮中心以互聯網為紐帶實現對煤礦井下的生產全動態監測,通過對礦井各項數據信息的收集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大數據智能分析支持。同時,傳統國有煤炭企業以此為契機推動企業的管理模式創新發展,不斷提升國有煤炭企業的精益化管理水平,積極推動企業改革生產管理、物資采購、財務管理領域的改革創新發展,推廣利用云技術來實現煤炭能源消費市場的供需平衡。以互聯網技術實現國有煤炭企業降本增效與精準營銷,也為產能監督、產量調控、運銷監管和稅費征收等提供數據支持,依靠“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的國有煤炭企業煤炭銷售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實現國有煤炭企業資產化管理、減員增效、降低銷售成本的經營目標。
(五)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改革,提高國有企業的科技發展質量
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國有煤炭企業需要將科學技術創新作為生產力改革重要措施,不僅要加快創新驅動生產效率的步伐,還要加強其力度,逐漸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將工人的勞動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爭取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提高煤炭能源生產的質量。除此之外,要重視綠色煤炭技術的應用等相關工作的推廣,深刻意識到煤炭采集新技術對于減輕人員勞動強度的重要意義,做好新型采煤技術的實施以及推廣工作,使得新型的采煤技術落實。為了提高采煤技術以及煤炭的加工生產技術.煤炭食業需要加強與高校以及其他研究工作室的合作,需要增強與其產學研結合的力度。此外,為響應國家和生產對于能源綠色利用的重視以及環境保護的需要,煤炭企業需要進行一定的煤炭綠色利用范疇的拓展。基于此,煤炭企業需要適當的推進煤炭深加工,并且對于相關產業鏈在保證其生產質量進行適當的延長。就目前所掌握的綠色煤炭技術產業鏈來說,具體實施策略是積極推動煤電材或煤電鋁等產業園區的建設及發展,爭取追上國際上的先進腳步。
三、結語
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國內煤炭能源市場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發展形勢十分嚴峻。基于多方面的壓力,國有煤炭企業加快在供給側結構性方面的改革,同時積極落實國家提供的各項產業優惠政策,積極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迎合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生產鏈的增加及產業結構的改革。在企業發展嚴峻的環境下,針對國有煤炭企業經營管理及新項目開發等方面進行積極的創新發展,并且積極落實創新改革項目。通過優化煤炭產品結構、增加煤炭產品產業鏈等方式來適應市場及用戶對能源產品的需求,切實提高煤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