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程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食品安全成為民生關注的一重大問題。近年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對食品加工企業監管的疏忽,導致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場從而損害了消費孝的健康。那么本文從政府對作為食品加工業經濟支柱的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監管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給予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食品加工;食品安全;政府監管
中圖分類號:R1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3-0112-01
食品安全的源頭在于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擁有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是社會中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企業的責任,但遺憾的是,部分食品加工企業違法、違規行為仍時有發生,食品質量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回顧以往所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消費者對某些食品很難從外觀上辨認出該食品質量的優劣,對于標識內容、宣傳內容及告知內容的真實性,往往需要通過運用科研知識或檢測設備進行檢驗。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對其生產加工源頭進行把控,只有這樣才能對企業施以有效的處罰措施,才能對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有效的監控,才能快速有效地彌補消費者的損失。
一、政府對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監管存在的問題
1.我國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現狀
近年來,我國食品加工業迅速發展,其經濟價值遠超工業經濟,其中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已成為產業經濟支柱。由于企業投入資金有限,企業間競爭壓力較大,導致部分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只重視產品數量而忽視質量安全。再加之生產技術含量低,加工工人生產技術水平有限,資金缺乏,生產效率低下,致使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其次,部分不良商家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以次充好、魚目混珠,致使很多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中從而嚴重危害消費者生命安全。
2.政府監管機構能力不足
由于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監管部門硬件設施設備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員有限難以快速有效地對所有企業進行監管,如辦公用房、執法車輛、人員編制、執法設備等未能完全落實到位,尤其是基層的食品安全監管力量更為薄弱,甚至很多村落都沒有建立相應的監管部門,再加之執法人員業務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執法工作需要。
3.各職能部門責權不清晰,缺乏聯動
由于我國采用政府、企業、消費者、行業協會及社會監督為主體的多方面、多層次的對食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管,但能夠對監管對象進行最直接、最有效的則是政府對食品質量的監管,若失去政府有效的監管那么食品市場將會混亂不堪。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到的政府職能部門較多,雖然大多數職能部門都單獨設立有自己的檢測機構,由于政府對食品安全法律等相關知識普及不足,各部門又缺乏統一高效的監管,在此過程中極易出現多重執法或是執法盲區,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多個部門相互推諉,難以追究。
4.網絡經營渠道監管困難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經營已經成為大多數商家重要的銷售渠道。然而,消費者僅依靠生產者所注明的標識、廣告宣傳或在進行交易時銷售者一方的告知對商品有所了解,對于食品是否含有違禁成分只能通過食用后才能做出判斷,對各種添加劑含量是否超標大多數消費者完全不知或略懂一二。再加之政府對網絡監管力度不足,各網絡推銷平臺為了追求最大利益,不惜虛假宣傳致使消費者盲目追求,從而導致大量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流入消費者口中。
二、解決對策及創新監管舉措
1.緊抓源頭,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食品質量是否安全大多是因企業資金投入有限引起的,政府加大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的扶持,減少企業稅收,增加對企業發展資金投入,為企業的運行提供平臺,同時,政府應對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宣傳,使企業通過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再生產過程中,企業增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政府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使得企業及員工都能轉變觀念,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作為企業發展的命脈。
2.完善政府監管機構,實現食品安全生產、銷售全程實時監控
整合現有的食品安全檢驗監測機構,充分挖掘現有設備和技術力量,引進一批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檢測設備,搭建統一的公共檢測平臺,構建覆蓋食品源頭、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的食品安全檢驗監測網絡。加大基層監管部門的投入,增配執法裝備、快檢設備以及加大培訓力度增強執法人員的工作能力。實現食品安全信息監測、通報、發布統一協調的網絡運行體系,確保消費者第一時間獲悉食品安全供給狀況,從而杜絕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3.明確各職能部門分工,責權清晰
由于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眾多,在政府責任的法律建設中,一方面要加強對監管責任的明晰化規定;另一方面,在相關責任建設中要真正做到權責相統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應制定責大于權的法律制度,使監管機構在實現責權明確的同時對違法失職等行為起到警示作用,也使在追究監管機構相關責任時做到有法可依。提高思想意識,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在核心位置,督促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協調配合,實現食品安全全程無縫監管。
4.嚴控線上銷售,穩抓線下生產
互聯網銷售作為新型的交易方式,政府監管部門應從銷售源頭生產企業抓起,確保食品生產安全。對于不符合要求的生產加工企業要嚴厲取締,并處以懲罰,堅決打擊違法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平臺銷售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其次,監管部門應對網絡銷售平臺進行監管,對于商家的準入必須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同時,對于違法的網絡銷售平臺給予處罰,確保食品安全。
三、結語
食品安全心系整個民生,關系著人類生存和發展。保障食品安全以維護人們的健康有賴于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及其法律制度體系。政府需要監管食品安全來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不要讓食品的監督流于形式。追溯食品源頭,保證食品生產高效、安全、有序,流通渠道清晰明了。同時,增強媒體透明度,嚴把產品質量關,確保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整個生產、加工、銷售全程透明化,從而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